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例子一一(轉)一一孫慶餘專欄:蔡英文像梅克爾,還是潘多拉?

(2017-07-20 07:35:22) 下一個

孫慶餘專欄:蔡英文像梅克爾,還是潘多拉?

 2017年07月10日 07:10 風傳媒
反年改團體抗議蔡英文已成如影隨形之勢。圖為反年改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抗議,並舉起「蔡英文下台」標語。(顏麟宇攝)

反年改團體抗議蔡英文已成如影隨形之勢。圖為反年改團體於立法院群賢樓外抗議,並舉起「蔡英文下台」標語。(顏麟宇攝)

年改三法通過,被譽為新政府「執政一年來最大亮點」。但蔡英文民調未見起色。她日常行程中還多了一批如影隨形的陳抗人潮,使她不得不「假裝感冒」,取消部分行程。她官邸外的拒馬更是陣仗龐大,形成固定景觀。當年被用來形容阿扁的「圍城中的總統」,如今同樣適用於蔡英文。

何以致此?蔡政府一幹人一定說有改革一定有反改革,這隻是短暫現象。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陳抗,豈能稱為短暫現象。最重要原因恐怕還在蔡英文像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她的如意算盤形成惡性循環的「想討好所有人反而不易討好人,怕得罪人反而得罪更多人」。

蔡英文既想改革,又不想真改革(所以搞「共識決」且內容極盡妥協);既想把改革當學生課業搶快推出,又「遇難則退」、「髪夾彎」;既鼔勵抗爭,又不知如何收拾殘局;既巴結軍方,又不懲罰失職。這些「正正得負」的如意算盤,出現在一個眾所矚目的總統身上,結果就像希臘神話的潘多拉,打開盒子,讓所有憤怒、抗議、背叛(軍中共諜、退將媚共尤其嚴重)、貪婪到處流竄。連全民對她最早的信心及希望也逐日消逝。

而可悲的是,潘多拉蔡闖了禍,還自認立了大功,自我感覺極度良好,堅拒認錯改過。「一例一休」是最好的例子,一定要到拖垮台灣競爭力、逼迫更多企業(包括外資)出走、物價狂漲(呈現「滯漲」)、勞工低薪淪為常態為止。至於她在立院表決前夕對「前瞻計劃」展現難得彈性,與「一例一休」的鐵板一塊截然不同,其一是前瞻尙未通過,一例一休已經通過,已通過的法案事涉總統威信(「權力傲慢」),不能認錯;其二是「前瞻計劃」為「綁樁計劃」,事涉2018選舉,2018成敗又關係她2020連任成敗,綁樁不容失敗。

20170703反對前瞻計劃民眾在國民黨立委帶領下遊行立院周邊,民眾持鞋怒砸蔡英文、林全看板
反對前瞻計劃民眾遊行立院周邊,民眾持鞋怒砸蔡英文、林全看板。(曾原信攝)
 

自我感覺極度良好的潘多拉蔡,就靠身邊幾個親信(其他聲音她都聽不進去)及親自指揮部會「改革」,把她多麵討好的如意算盤發揮到極致,也把自己與全民隔開,一如拒馬把她和官邸外麵隔成「兩個世界」。

蔡英文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是潘多拉蔡,她還認為自己更像「台灣梅克爾」,說自己「寧做梅克爾,不做柴契爾」,說她「想效法厲行財政緊縮、放棄核能、有時採用反對黨政策、嚴肅樸素卻笨拙得討人喜歡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而非擁抱新自由主義、出兵福克蘭島、領袖魅力四射的英國鐵娘子柴契爾。」

蔡英文身為華人世界第一位女總統。由於大多數華人都不認同民主(台灣是唯一奇蹟),遑論選出女總統,因此美國財星雜誌三月公布2017年全球最傑出領袖,蔡英文名列第8(超過全球最有權勢女性梅克爾的名列第10)並不意外。但這表示蔡可以和梅並駕齊驅了嗎?絕非如此!第八名其實是在恭維台灣「奇蹟」,而非針對蔡。(不要忘了,二月份台灣內部政治人物聲望民調,蔡英文就已跌到第十一名!)

 

蔡常被批評猶豫不決。梅克爾亦被德國人稱為「猶豫藝術家」,一本描寫她的著作就以此為名。但與其說梅克爾是猶豫,不如說她是「充分準備、不打沒把握的仗」,一旦時機成熟,她出手比誰都快。著名思想史家且與梅克爾夫婦熟識的穆克勒就說:「她對出手時機有種本能性的敏鋭」。

相較之下,蔡的莽撞推出多種改革,造成錯誤如一例一休又「擇惡固執」不改,她的「髮夾彎」及「遇難則退」也完全出於自保性格,不惜搞到兩麵不討好、民進黨受連累而人人自危,這如何與梅克爾相提並論?

而且梅克爾是被得罪得起的人,蔡卻是得罪不起的人。過去無論對蔡多好、多有恩,隻要得罪了她,就被視同寇仇或永不錄用(看看蘇貞昌及一批民進黨大老的下場!看看膽敢違抗蔡英文命令、聽從人民聲音的段宜康下場!)。反之,前總理施若德得罪梅克爾,十年後梅克爾卻對他說「十分感激他」(別人越是看不起她能當總理,越是給了她鴨子劃水的機會。所以媒體先以「灰姑娘」、後以「被低估的可怕對手」形容她)。

 

川普今年兩次得罪梅克爾,近日二十國峰會上,梅克爾對反對巴黎氣候協定的川普也極其友善,不見此前兩人兩次見麵的氣氛緊張,梅克爾還公開說:「我們不會粉飾太平,不和就不和,在一些重要問題上,本來就會有不同意見,唯有我們準備達成妥協,才能找到解決方案。」

美國總統川普在女企業家財政會議上誇讚德國總理梅克爾(AP)
美國總統川普在女企業家財政會議上誇讚德國總理梅克爾(AP)

事實上,2007年麵對地球暖化減碳問題,也是梅克爾說服了小布希總統,改變美國反對態度。而且梅克爾在關乎人類生存及人道(如收容難民)的議題上,從來都是「勇往直前,毫不動搖」,與其他次要議題的猶豫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穆克勒說「她領導下的德國不會讓人感到害怕。與其說梅克爾是領導者,不如說她是穿針引線者(意思是偉大的溝通者)。」

相較之下,以溝通者及溝通政府自居的蔡英文,溝通在哪裡?信賴在哪裡?基本價值在哪裡?李明哲莫名其妙被抓,蔡政府有為國民人權大聲疾呼嗎?劉曉波出國就醫,蔡政府有像美國及一百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仗義直言嗎?2007年,梅克爾在總理官邸會見達賴喇嘛,引發中共強烈反彈,梅克爾回應道「我自己決定我可以見誰」。蔡英文敢這樣會見達賴喇嘛嗎?

 

出生於東德無神論共黨政權統治下,本身是牧師女兒及基督新教徒的梅克爾,對自由及民主價值有堅定的信念。2009年柏林圍牆倒塌廿年,她應邀訪美,在參眾兩院聯席會發表演講,說鐵幕曾讓她與自由世界隔絕,直到廿年前圍牆打開,她看到改變機會來到,決心投入政壇。她自許歐洲「新一代政治人物」的任務,是「打破圍牆」「不能再走回頭路」。她並在演說中提到二十多次「自由」,說「我的一生沒有什麼比自由的力量更令我感到振奮」。她引用希臘賢君伯裏克裏斯的話「自由的祕密在勇氣」強調,自由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它隨時可能不保,必要時自己必須有勇氣站出來爭取及捍衛。

蔡英文不是「新一代政治人物」,她是民主時代誕生後的「第二代民進黨」,是從「順民」直接躍身統治階級。她的政治性格及行為使人想到賀佛爾《群眾運動》一段話:「最初參與運動的人(即「第一代人物」)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無私獻身。一種正在興起的群眾運動,其活力與成長有待於自我否定的力量(即「不做舊人,成為新人)。當一個運動隻能吸引對個人事業有興趣者時,該運動即已過了全盛期,它不再從事於締造新世界,隻求掌握和保全現狀。此時它已不是一種運動,而變成了企業。」

梅克爾讓人想到運動,蔡英文則讓人想到企業。梅克爾被德國人稱為「老媽」,年齢相差無幾的蔡英文卻被台灣人稱為「小英」。蔡英文更像梅克爾,還是更像潘多拉,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加入Line好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