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向對待信仰那樣來明智理財
本周一,奧巴馬總統的青少年理財能力谘詢委員會提出建議,在學校,包括學前班的課程中加入財務管理教育。佛羅裏達州正在跟隨其他17個州,把財務管理引入所有高中學生的課程。這些方案無疑將對青少年的理財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的影響。然而,即使有這些努力,要想減輕美國社會泛濫成災的家庭理財危機,我們仍然麵臨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在金融危機期間,2008年,40%美國家庭的入不敷出、超前消費。
六年後,雖然經過這麽多次的慘痛教訓,美國在個人和家庭財務狀況依然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2013年6月, ??Bankrate.com在其一份調查結果中指出:“大約四分之三的美國人(76%)生活基本依靠每個月的工資度日,幾乎沒有應急儲蓄。 ”其中,受訪者中50 %的人的應急儲蓄不能支撐三個月,以彌補失去工作,醫療緊急情況或其他突發事件, 27 %的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積蓄。 2013年10月,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大多數(五分之三)美國人的債務累積速度比他們為退休金儲蓄的積累速度還要快。 ”
有幾個原因導致了在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這種不負責任、隨億借款的超前消費行為。首先,我們數學教育的失敗應該對此負責,因為太多的成年人無法理解他們借債之後利滾利給他們家庭經濟所帶來的嚴重後果。第二個是我們的消費主義所引導的文化。製造商經常推出新一代的酷東西和新的時尚產品,以吸引消費者。我們的零售商經常通過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買的越多,你省得越多。”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社會充斥了一種追求即時滿足的心裏疾病,正如最近的“虎媽”蔡美兒在她的新書《三重包裝》中所指出那樣。我曾親自目睹許多家庭誰失去了他們的住房,就因為他們把所有他們每個月收入通通花光,並毫不顧忌地為眼前消費舉下高息債務。
去年五月,商業評論作家米歇爾·勒納報道了我20年前我留學生生活的故事。那時,為了節省錢,把我的妻子接到美國,我不得不住在一個地下室,在超級市場買最便宜的食物。一位讀者留下這樣的評論:“要這麽節儉對自己是很可悲的。我們在人世隻有很短的時間。我們應該在離開這個世界時,應該有美好的經曆和回憶。”
這位讀者可能沒有意識到,許多華裔/亞裔美國人遵循儒家的智慧,明智地管理自己的錢財,取得了出類拔萃的成效。在錢不多的時候他們精於節儉,由此養成在將來(錢多時)也不亂花錢在的好習慣。通過避免高息債務,他們把自己絕大部分收入用到了家裏,而不是貢獻給了華爾街的銀行家。
由於在理財管理有從長計議的眼光,他們有更多的儲蓄用於家庭的緊急情況,退休和子女教育。因為有儲蓄和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許多工薪階層的華裔和亞裔能夠在金融危機中房地產投資和積累更多的財富。2013年6月4日,富國銀行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就證明美籍華人比一般美國家庭具有更好的理財能力,對他們當前和未來的財務狀況更有信心。
為何在美的華人能夠抵製消費主義的影響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文化把節儉和省錢作為一種宗教來對待。舉例來說,中國新年除夕,華人的家庭的年夜飯總要擺上一盤魚的。這不是因為魚是健康的或更美味,但因為它是家庭明智理財的象征。魚的中國讀音與“盈餘”的“餘”是相同的。在除夕夜晚的餐桌有一盤魚,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員在新的一年到來時“年年有魚(餘)”,經常節蓄,持有盈餘。
為了贏得美國社會個人和家庭理財這一場艱巨的戰鬥,對孩子普及理財知識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管我們把它稱為儒家理財智慧或是美國新教倫理中的傳統美德,整個社會需要重視節約和儲蓄,並把它們作為一種宗教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