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123

搞個博克,跟上時代。
個人資料
正文

敘利亞,中國是輸家,石油進口國都是輸家【原創】

(2013-09-16 01:25:08) 下一個
  (圖:圍堵與突圍形勢圖:紅線為圍堵,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黑線為突圍,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亞歐陸橋大鐵路。紅點為波斯語係國家,包括伊朗,阿富汗,塔吉克,等,淺藍點為突厥語國家與地區,包括土耳其,亞塞拜然,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地區。)

 中東的核心價值在“石油議價權”。   帝國主義百年經營,累積的最大資本就是美國領導擁有“石油議價權”。外資公司,或者至少對半開的內外合資公司,簽下主要油田,配合國際政治軍事實力,掌握石油議價權。    如果議價權多些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個國家不想稍稍多賺一些。
   敘利亞現在形勢,美國失分,影響力下降,也就是石油議價影響力下降,石油進口國全都跟著吃虧,包括中國。石油出口國得分,尤其俄國,伊朗大為得分。普京得分,俄國影響力上升,俄國還是出口國。美國民眾厭戰,伊朗被美國出兵攻擊的危機警報得以相對緩解,伊朗得分。但是以色列看到美國躑躅,單自出兵,很快出兵的幾率增加,卻是伊朗要擔心的事。
    中國與伊朗是不是同一戰線?是,也不是。石油方麵,伊朗影響力增加,距離自主油價又走近了一步,對中國沒好處,反而不如讓美國維持油價。這就是中東形勢的複雜性,是敵是友很難分得清,中國與美國的利益在某些方麵,其實是捆綁的,凡事想清楚才搞反美同盟。美國端掉薩達姆,造成伊拉克以前收歸國有的油田,重新對外資招標,美國讓中國資本簽了一部分油田,那不是中國有所得?端掉利比亞,也會是一樣,中國也會買到部分油田合約。反而伊朗油田全歸國有,又不像會給折扣,中國占不到便宜。
   中國與伊朗在合作建設第二條歐亞鐵路項目上,利益是一致的。上圖顯示亞歐路橋大鐵路網之部分。北線走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海參威到莫斯科,再西行接入歐洲鐵路網,有三條支線入中國:從滿洲裏入東北,經蒙古國入中國北京方向,經哈薩克國入中國新疆。
   第二條亞歐大鐵路路線(見圖)如此:新疆喀什,走中國-伊朗鐵路(經過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到伊朗德黑蘭),接伊朗-土耳其鐵路至伊斯坦堡海底隧道入歐洲鐵路網。西伯利亞鐵路線是舊有路線,運行幾十年,最近有渝新歐物流公司開通集裝箱貨運,中國,哈薩克,俄羅斯,與德國公司共同經營,打通途經各國通關換鐵軌等手續,重慶到德國隻需14天,比海運省20天。可惜路線經過俄羅斯境內那一段被俄羅斯抬價,造成重慶到德國的總運費高過海運,以致生意清淡,隻有運送過85集裝箱的高價位電子器材。
   第三條亞歐大鐵路路線(見圖)如此:從新疆烏魯木齊至新疆客什,接中伊鐵路走吉爾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入伊朗。再接伊朗-土耳其鐵路到伊斯坦堡,鑽進伊斯坦堡新建的跨亞洲歐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隧道,入歐洲接入歐洲鐵路網。博斯普魯斯海峽隧道是混和用途隧道,白天運行地鐵車廂,接送都市乘客,晚上非繁忙時段行走貨運。中伊鐵路剛剛簽約,待建,還要許多年。其他線段都是已有路線。

 
**順便補充小知識:中東中亞主要三大種族(見本文最上圖):
(1)波斯語係國家(圖中紅點地區):包括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庫德族。,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除了庫德族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2)突厥語係國家(圖中藍點地區):包括土耳其,中亞其他四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亞賽拜然,大格斯坦(波士頓炸彈客的故鄉),與中國新疆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3)阿拉伯語係國家:中東北非各國,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例外包括:伊拉克多數信奉什葉派,敘利亞執政少數信奉教什葉派。
   所以伊朗對阿富汗,塔吉克有同文同種同教派吸引力,對庫德族有同文同種吸引力,對伊拉克,敘利亞有同教派吸引力。
   土耳其曾經嚐試以壓注兄弟會來增加對阿拉伯語係世界的影響力,最近兄弟會在各國失勢,外媒說土耳其已經退出影響阿拉伯語係圈,轉與庫德族媾和。
   帝國主義媒體落力宣傳中東中亞種族複雜,其實對中國人來說並不複雜。原來中國曆史上的老對手老朋友,突厥,打跑西去稱霸中亞土耳其,我們可以重拾舊歡,再來邊境“互市”,就像一千年前一樣。波斯?也是老相識。

   有人問到:中伊鐵路經過阿富汗,美軍同塔利班悍匪正在打仗,你要從兩軍中間子彈紛飛其中鋪設鐵路,腦子灌水?其實沒那麽難。阿富汗90+%與伊朗同文同種,塔利班,與其他阿富汗各派力量,其實都是伊朗的小弟,大哥發話,要建一條鐵路通到中國,為大家福利,小弟們應聲放乖,馬上簽約。美國非常吃味,偉大美軍搞不定的,中國軟實力通過伊朗合作輕鬆辦成。
     第三條亞歐大鐵路路線的重要性在於可以降低運費。第一條與第二條亞歐大鐵路都必需經過俄羅斯境內,被抬價。有了中伊鐵路,提供不經過俄羅斯的路線,價格就會下來了。那時候鐵路運輸比海運便宜,還比它快,亞歐大鐵路就會生意滾滾而來。現在世界海運超90%,鐵路運輸少於1%,發展空間廣闊。鐵路比海運更加節省能源消耗,也是其他一個優點。
  
   最後要說的是,亞歐大陸橋是中國對付美國危堵的重要戰略反製。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60%,歐洲占11%,亞歐陸橋能夠緊密聯通世界大部分人口,圍堵自敗。

 
左圖:油價高漲,廉價石油時代,一去不複返。   右圖:2013-9-14,上合會六國元首會議開幕儀式,普京(右一)低頭看文件。

    現代圍堵=高油價:隨著新油田的發現接近尾聲,世界石油總儲藏量終於具體限定,石油枯竭開始倒數計時,油價趨勢不可避免地上揚(如圖)。
    現代圍堵開始成型,“合圍”世界工廠--中國。為神馬這麽說?聽我娓娓道來: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的成本,包括在中國的生產成本,加上從產地到市場的運費。最近出現很多報告,中國的生產成本優勢降低,有的地方隻比當地自己生產的話,隻低5%。本地生產的話,運輸到市場的運輸費用低於從中國運過來,油價越高,運輸成本差距越大,造成世界工廠產品的價格優勢逐漸消失,甚至逆轉
    高油價才是現代圍堵!高油價逆轉世界工廠價格優勢,把製造業帶回到市場所在或鄰近地區,世界工廠=中國的經濟成長,就會邁入美國所精心設計的陷阱。先進經濟體所生產的高端產品,受到高運輸成本的打擊相對較小。
    中國如何應對這個現代圍堵?中國的經濟學家早已看到這個危機,采取了應對措施。產業升級,到歐美去開廠,等等。還有就是建設亞歐陸橋大鐵路:降低運輸成本,鐵路運輸比水運節省能源,運輸成本受高油價影響比較小。亞歐大鐵路,使抗衡高油價圍堵的有效戰略。
    上合會  上海合作組織六國元首會議正在吉爾吉斯召開,六國首腦(中國,俄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齊聚一堂,亞歐大鐵路,正是議程重頭項目。通關流程簡化,過境鐵路收費,是相對海運競爭力的核心問題。各國知道這件對中國的重要性,難免坐地起價,尤其是俄羅斯,為了保護西伯利亞鐵路的物流市場,對其他過境鐵路線,實行差價收費,是目前大鐵路運費高過海運的主要原因。據計算,隻要普京取消差價收費,亞歐陸橋就會比海運低價20%,同時達到更加快捷。據計算,海運通過馬六甲海峽,跨印度洋,走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出直布羅陀海峽,到大西洋,停泊終點鹿特丹歐洲物流中心,要花45天,第二條亞歐大鐵路隻要9天到鹿特丹。目前鐵運流量極小,尤其是從歐洲回程絕大多數是空車,等到使用率上去,運費還能再降。
    希望上合會能談出進展。
    回頭談敘利亞局勢:美俄在聯合國三天密集會談,奧黑呆在白宮如坐針氈,普京去了那?原來在吉爾吉斯出席上合會。見上方右圖,上合會開幕六國元首合照,普京(右一)低頭讀文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pokemon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q51' 的評論 : 原料與市場,地緣政治兩大件。
中伊鐵路到德黑蘭,接已有+待建鐵路到其他油國。
順便提:中國承建(暫時隻列不分上合會有關國家項目)
*中伊鐵路250億刀
*伊朗國內鐵路網新鋪+提速:600以刀
*中伊鐵路延長線,德黑蘭-伊拉克, 100億刀。
*哈薩克油管
*土庫曼天然氣管
*中吉烏鐵路
中國吃遍全球基建項目市場,報價聽說低1/3,工程能力有青藏鐵路做標杆,做廣告,在艱苦的土地也肯去,帶資金來合資,動作快,外國人之間瘋傳的總工程師工地睡帳篷,白人初級工程師睡空調五星。
pokemon12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石油附中啊' 的評論 : 沒錯
(1)沒錯!油價十年來一直攀升,測試世界工廠承受能力,尤其是地單位價產品對高油價帶來的高運費,的承受能力。
(2)美國利益也開始剝離西歐日本,他們對石油依賴性高於中國,中國用煤占70%能源,石油小於20%,55%石油是進口,日本石油大於50%能源使用,九成石油進口。當然他們生產高單價產品,對高油價帶來的高運費,承受能力較高。
(3)抗衡高油價帶來的高運費:用鐵路運輸,省過海運,亞歐鐵路有這個戰略意義,

未來利弊難料,隻有自求多福。
dq51 回複 悄悄話 你不能隻看石油。中東有錢,是個市場,這對中國很有利。
很多中國公司已經不把美國市場當回事了。因為其他國家也有鈔票。
石油附中啊 回複 悄悄話 美國自頁岩油之後,逐漸會變成石油出口國,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的利益從現在開始再不會同中國一致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