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47)
2019 (59)
2020 (194)
2021 (109)
對我來說,不那麽重要,我對“The Magician” 中主人公的原形一無所知,他的書一本也沒讀過。他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人,Thomas Mann。
借這本書是因為喜歡作者 Colm Toibin的其他兩本書,Brooklyn 和Long Island。第一次聽了一點兒之後,差點就把它當成我的助眠聽物了。後來,還是有點不甘心,就重新開始,隻在散步時聽。Thomas Mann 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在Colm Toibin 的筆下他的一生,他的家庭成員,兄弟姐妹,兒女的生活都很複雜,那是因為他們的原生家庭和動蕩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嗎?聽書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本小說,書中人物就像聽過的其他那兩本一樣,完全是作者虛構的。我還一直在想,這麽複雜的人物,和複雜的人物關係,但怎麽就像真人真事一樣?可是細節又那麽具體,怎麽可能不是虛構的?作者對細節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膩,很生活。。。。但真讓我感歎的是,Thomas對希特勒的認知,從開始不相信希特勒能成氣候,到對德國社會文化的質疑,還有他對德國曆史和文學的心態。是來自於Thomas 本人的自述?還是作者對Thomas的揣摩?不管是什麽,作者的描寫為什麽會讓我這個對德國曆史,文學幾乎一無所知的人感覺Thomas 的想法那麽真實可信?
對一直都在櫃子裏的同性或bi的傾向,他的家人都知道吧?不然也不會為他創造那些機會。無法想象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壓抑? 又或許,那是他可以接受自己的最好方式。
越發感覺到人和人那麽不相通。。。所以,一旦偶爾相通,盡管短暫,也實在美好,值得珍藏,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