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三個人馬不停蹄地跑了半天,終於按計劃完成了今天的三項任務。
王富貴和馮珊珊在美國銀行開了聯合賬戶,在AT&T開了手機賬戶,兩人都買了IPhone。買車的事情也搞定,今天交了5000美元的定金,三天以後提車。
回家的路上,三人到大華99華人超市買菜。
大華超市外麵看上去就挺氣派。可能是周六的緣故,停車場裏趴滿了車,來來往往的人大多都是亞洲麵孔,不少華人家庭是顯然全家老小浩浩蕩蕩地集體出動。
超市兩旁有各色餐館、還有理發店、美甲店,當然也少不了寵物用品店。好不容易找到個車位趴下車,王富貴和馮珊珊急匆匆地下車,大華超市周圍熱鬧的購物環境讓他們感覺像是回到了北京,很親切。
馮珊珊遠遠地看到店麵前有‘smoke free”的標牌,興奮地說:“美國真好,抽煙都不要錢。”
劉朝陽笑了:“珊珊,想得美。那是說超市門前不能抽煙。”馮珊珊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
王富貴拍拍老婆的肩,調侃道:“珊珊同學,要好好學習英文。”馮珊珊斜了王富貴一眼暗示丈夫閉嘴。
三人走進超市,王富貴發現大華超市的規模絕對不差於國內的大型超市,類似家樂福和京客隆什麽的。吃的用的一應俱全,甚至更全,也包括日本、韓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一些食品、調料和零食等。大華超市內部也跟國內超市一樣熙熙攘攘,一派嘈雜繁忙的景象。
王富貴和馮珊珊跟著劉朝陽走過水果攤,買了些白桃,香蕉和葡萄。王富貴看香蕉每磅59美分,白桃和葡萄都是每磅1.49美元。心想這價錢換算成人民幣,也跟國內超市的水果價差不多。對掙美元的人來說,就很便宜了。
三人走到蔬菜攤,國內吃的菜這兒基本都有,還有一些來自墨西哥和拉美的不知名的植物,葉子菜的價錢也大都在1美元左右,稀罕點的諸如山藥、藕、芋頭之類的也就每磅兩三個美金,相對貴些。
逛到肉攤,盒裝各類肉看上去很新鮮,不同部位不同價錢,上好的裏脊、排骨、鴨腿等也就三塊多,雞腿之類的才一塊出頭。
王富貴嘴裏念叨著每種食物的中美差價,高興地碰碰身邊馮珊珊的胳膊說:“老婆,美國吃的東西果真不貴,如果自己做飯的話,我們每月在吃上花的錢應該跟在國內差不多甚至更少。
王富貴和馮珊珊在國內每月花在吃的方麵主要是兩個人上班的午餐,每人平均20人民幣每天,外加兩人周末外出下館子或跟朋友吃飯的費用,加起來每個月的食物開支也就人民幣1500元左右。其他時間兩人的飯都在馮珊珊的娘家解決,老兩口不缺錢,小兩口不用交夥食費,所以也沒花什麽錢。
馮珊珊左顧右盼看什麽都新鮮,嫌王富貴囉嗦,就指著一位推車走在他們前麵貌似墨西哥人模樣的中年男士說:“老公,學著點,你看人家買東西,不看價,啥都要,都往小車裏拿。你倒好,像個北京菜市場裏斤斤計較的大媽,這麽便宜還算個什麽勁兒?”
王富貴被老婆搶白,正想反駁,旁邊的劉朝陽說:“珊珊,別逗了,那男人是超市理貨員,人家正把顧客亂放的東西拿走再物歸原位。”
馮珊珊有點不好意思,王富貴邊走邊偷笑,一不留神和旁邊的一位女顧客撞在一起,對方說:“I am sorry” (對不起)。王富貴想也沒想,張口就來一句:“ You are welcome.”(不客氣)
那女顧客很詫異,善意地笑笑走了。
劉朝陽說:“富貴,你應該也說sorry呀。”
王富貴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哎呀,剛來還不習慣,我是想說sorry。誰知一緊張就變成不客氣了。
這下輪到馮珊珊在旁邊壞笑,報複性地拍了拍王富貴的肩膀說:“富貴同學,你要好好學習英文”。
王富貴訕訕地笑著跟在馮珊珊後麵,三人走到海鮮檔。大華超市裏賣的海鮮還真不少,活的和冰凍的各類海貨都有。雖然品種不如國內超市那麽豐富,但該有的也都有了。大華的海鮮也不貴,遊水的大螃蟹每磅標價才6.99美元,跟北京的價格相比簡直是太便宜了。
劉朝陽按老婆的要求買了帶魚就先去排隊結賬了。馮珊珊和王富貴挑了些蝦、海參、三文魚之類的高檔海貨準備送給懷孕的張蘭滋補身體。
兩人來到結賬櫃台排隊,雖然王富貴身上有現金,但他很想試試今天剛開戶的銀行現金卡。
收款的年輕女孩不知道是從哪個拉美國家來的,說的英語聽起來很象西班牙語,非常快!
王富貴刷卡,對方說pinnumber。王府貴聽懂了,輸入銀行卡密碼。收款小又姐問他要不要cash back。王富貴還以為美國這兒買東西還有現金獎勵,就說yes。人家問他how much,王富貴張口就說:As much as possible !
小姐笑著說了一大串,嘰裏咕嚕......啥情況?口音重不說還這麽快?王富貴和馮珊珊聽得雲裏霧裏的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麽,愣在那兒。
要知,兩人身後還有很多人在排隊呢。
這時,排在後麵的一個中國人說:“你們剛來美國吧?收款小姐問你是否需要從你銀行賬戶裏取點現金,你可以任選一個整數,二十塊還是五十塊都行,但不可能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跟自動提款機一樣,每家超市都有不同的取款上限。”
王富貴一想錢包裏還有一千多現金呢,趕緊連聲說no。轉身向好心的中國同胞道謝,窘得都不敢看其他排隊結賬的人。
兩人紅著臉推著購物車去找劉朝陽,臨出商場,門口貌似保安的大叔熱情地說:“Have a good day!”
兩個人還沒從剛才的尷尬中回過神來,以為又是另一個發傳單推銷東西的,同時說了句:“No, thank you!”黑大叔愣了,王富貴和馮珊珊醒悟,這時應該說謝謝,還加個‘no’幹什麽呀?太丟人了吧!兩人飛快地“逃”出商店。
王富貴和馮珊珊鬱悶地放好東西坐上車,一路無話。
劉朝陽看出了異樣,問王富貴:“怎麽了,小兩口鬧別扭了?
王富貴沮喪地說:“哪裏,我們在中國學的啞巴英語,看懂聽不懂,聽懂說不出來。買菜這麽一會兒工夫,鬧了不少笑話,語言不過關怎麽能在這兒生活?”
劉朝陽說:“別著急,你們才來美國兩天,還不習慣說英語。昨天,我一個來美國多年的中國同事告訴我她最近鬧了個笑話。小孩子要上初中,老師列的學習用品購物清單上有‘compass’。同事以為‘compass’就是指南針一個意思。她猜想可能是中學要開什麽訓練小孩野外生存技能之類的課,結果在學習用品商店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指南針,隻好去問售貨員。結果你猜‘compass’是什麽?”
馮珊珊和王富貴都好奇地問:“是什麽?”顯然他們也隻知道指南針一個意思。
劉朝陽笑著說道:“圓規。”
劉朝陽頓了頓又說:“你們不要著急,這兒有語言環境,你們的英語基礎不差,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過語言關。要知道,每個來美國的中國人都會經曆一個語言適應期,你們要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