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85年,在鄭州吃的一頓飯

(2020-09-11 09:55:54) 下一個

1985年,在鄭州吃的一頓飯

在鄭州市中原大廈廣場邊上小飯館吃飯,也就花了不到2元錢。

竟然有4個人在我飯桌子邊排隊等著我。

第一個人對我說:大哥,能不能給我2角錢?我餓了。

拿到2角錢後他走了。

第二個人對我說:大哥,能不能給我買個饅頭?我一天沒吃飯了。

我給他錢,他去買饅頭去了。

第三個人對我說:大哥,你吃完飯,能把那個啤酒瓶子給我?

啤酒瓶子有押金,可以退錢的。我說好,他就在桌子傍邊安靜地等著我吃飯。

這第四個人過來說:大哥,能不能把最後這口飯留給我?

我留了三分之一的菜和飯給了他。

錢花得不多,可說是吃得不安靜。

 

飯館外麵的廣場上躺滿了農民,他們是到省城討飯的,找工作的,上訪的。就在地上睡覺。

我問農民,農民告訴我:

河南是黃泛區,種地能收到糧就是天給的,收不到也常有。

所以,每年春種把種子撒到地裏後,家家戶戶拉家帶口離開家,到全國城市裏去討飯,小孩子越多越好。等秋收時就回來收割。這莊稼也不侍弄,長什麽樣隨便。要飯是傳統,家家戶戶。

火車站廣場上睡著幾萬人。

當時鄭州市市區人口70-80萬人,現在是800萬人。現在河南省的GDP已經超過了遼老大的GDP了,雖然河南省的人口是遼寧省人口的2.5倍,但是河南確實取得了巨大進步,而遼老大急劇衰退。想當年50年代,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都是中央直轄市。東北工業部,重工業部等們搬到北京,直接就掛上中央人民政府工業部或重工業部的牌子。沈陽的個大研究所搬到北京就成了中央各部的研究所或者研究院了。

 

這是聽到廣播播送新聞:

全國各省市工業產值排名:第9名:沈陽市,第10名:大連市,第11名:河南省。

當時全國僅有2個副省級計劃單列市:沈陽市,大連市。

有7000萬人口的大省河南省的工業產值不如大連市的,全國還有20多個省的工業產值不如大連市的。

這使我想起了1950年時,擁有90萬人口的大連市工業產值是關內所有省市自治區工業產值總和的幾倍,包括滬京津。

當時東北工業占全國工業的85%以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3)
評論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我這個帖子是在論壇中的跟帖,是幾分鍾隨便寫的,是有感而發。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抱歉!沒有注意到你關於50年代的說法。請把我前一評論刪了吧。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那些城市隻是曾經是直轄市,1985年早就不是了。 按你的說法,西安,洛陽,開封,鄭州都是京城。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舊日雲中守' 的評論 : 謝謝舊日雲中守,揮一揮衣袖,dancing_今宵,xin_li_xin的跟帖,不一一回複。
舊日雲中守 回複 悄悄話 在鄭州亞細亞建立起來以前(大概是1988年左右),鄭州二七廣場周圍的建築高度不能超過二七塔的塔尖。而當時的鄭州南邊到航院、北邊到華北水院(1984年開始建設的)、東邊到河南中醫學院、西邊到國棉五廠,這些距離二七塔都是5公裏不到的距離,這中間都有很多村莊,都種著莊稼,還有河南農業學院的試驗田。我的老師告訴我他在塔上可以看到西流湖,而現在的很多的被拆掉的城中村,是八、九十年代建立起來的,我在鄭州的時候,是九十年代,沿著鐵路從鄭州火車站向西走3公裏都是耕地,我本人沒有上過二七塔。

dancing_今宵 不是想出來的。
xin_li_xin 回複 悄悄話 2002-2007,我服務於德國大公司。頻繁奔波於歐洲與中國。在中國,主要是跑河南和貴州。
當時,中國一個很大眾的論調就是河南人,怎麽,怎麽的(負麵的)。
我看了/聽了,就很不同意。
我自己接觸的河南人,都很樸素,實幹,能吃苦。
我很喜歡河南,龍門石窟,讓我震撼。
上次去河南,也在5年前了。去了一拖。
真心期望河南好。
dancing_今宵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寫的都是真的。鄭州1995年以後超過開封,1999年以後城市規模才全麵超過洛陽。1985年的鄭州是上了二七塔,都看得見遠處的麥田。"

舊日雲中守別瞎扯了。 你是論點張嘴就來, 論據全憑自己想象
我住長江邊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樓主關於東北曾經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咱們不談個人的家鄉情結,客觀的評價,現代史上上海的貢獻最大,河南,陝西,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都是發揮過重大曆史貢獻的省份。不過呢,咱們不能趟在過去的光榮曆史上,今後的貢獻更加重要,今後的發展更受矚目!
舊日雲中守 回複 悄悄話 作者寫的都是真的。鄭州1995年以後超過開封,1999年以後城市規模才全麵超過洛陽。1985年的鄭州是上了二七塔,都看得見遠處的麥田。河南今天小麥第一大省,對中國的糧食的貢獻也比不過東北,東北是生產出來的大部分都被用來供養市場,就是賣出省了,河南超過85%的都是自己吃掉了。當然,代價十分慘痛,我在國內看過一個人民文學的報告,東北的黑土地的土壤厚度,從建國前120-140cm到2007年20-40cm左右,就是沒有休耕。

廣東的發展一個是曆史原因,一個是葉劍英的功勞,地稅占大部分,國稅都是能少則少。

老百姓最好被忽悠,日本人留的工業底子,被支援內地的口號一直喊了半個世紀,到朱鎔基的改造,然後東北下崗的職工,命運十分悲慘。當時似乎有個順口溜,我記得是“下崗女工莫流淚,立即走進夜總會,露出前胸和後背,大把大把賺小費......”

作者直接說東三省就夠了,不用拿河南對比。建國後所有的民用和軍用工業的80%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從東北普及的,上海就接受了很多工廠,當然上海本來也有底子。河南就是今天工農業總產值也不高,GDP高,是錢過手次數多,大部分人,除了房子也沒有太多財富。河南人因為沒有資源,一直貧困,過去的四十年,河南、山西、山東、陝西都是犧牲環境和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比如這幾個省的各種礦都挖空了,實際上,其他大部分省份都是一樣的命運,南方富裕城市對北方的資源的掠奪同時也造成北方大量人口的向南部遷移,結果南方在南北方的共同努力下富裕了,發現人口負荷更大。各個地區不均衡發展的後果,就是都不幸福。

同意作者的政策導致東三省的經濟下滑,如果建國後東三省經濟自治,沒準兒兩廣、福建也比不過。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住長江邊' 的評論
為河南進步高興,很多落後的省份進步很大,比如落後的福建省的GDP今年超過了台灣省的GDP。

曆史是進步的,今後無論哪個省的發展多麽迅速,它也不可能像當年東北那樣占國家工業產能的85%。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提供者了,也不可能是全國工業的發源地,向全國無償提供全套工業,設備,技術,人才等等。

早在1982年-1985年,我就讀了《中國經濟地理》,《中國近代工業史》,等等,更重要的是粗讀了每年的《中國經濟統計年鑒》,從50年代直到1984年的,從50年代的每冊幾百頁到80年代的每年2000多頁的大16開本。詳細的工業數據和各項指標給出了中國工業發展的軌跡和中國工業從東北向全國轉移的線路。
我住長江邊 回複 悄悄話 河南能有今天的進步,非常不容易。東三省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也有不少天然資源,工業基礎好,人民素質相對好。但是,河南印象中是比較缺水的,土地也一般,沒有什麽自然資源,除了曆史上曾經很有文化,交通便利外,沒有什麽優勢,工業基礎很一般,國家也沒多少支持。河南現在能夠一舉超過東三省,可見市場經濟煥發了活力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ncing_今宵' 的評論 :
1. 我講的就是1985年的事,你用現在的情況反駁1985年的事實;
2.以前算的是工農業生產總值,是實際的生產能力,現在計算的是GDP,很大不同,經營交易次數增多,GDP可能成倍增長,因為產值被重複計算了幾次。
3.現在河南發展了很快,GDP確實相當於東三省,但是河南省的人口也相當於東三省。不變的是,當年東三省對國家的貢獻,工業產能份額占國家的份額,今天的河南沒有達到那個東三省所占的份額。
4.通讀我的帖子全篇,並沒有添油加醋去貶低河南,所講屬實。
5.今日東北之落後有多種原因,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策所致。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中原“,就是指河南,或者更小的地方安陽一帶。

後來人們所說的中原已經擴展了概念,指豫冀魯一帶。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1950年-1954年,中國先後有12個直轄市。
1949年10月1日,北平改稱北京,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西安市、重慶市、廣州市、武漢市、沈陽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為直轄市。
1950年11月,旅大行署區設為旅大市(直轄市),由東北大行政區代管。
1952年11月15日,南京市直轄市降為省轄市,設立為江蘇省省會。
1953年7月,哈爾濱市設為直轄市。
1953年9月,長春市設為直轄市。
1954年6月,重慶市、廣州市、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西安市、武漢市、旅大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11個直轄市皆降格為省轄市。
1958年2月,天津直轄市降格為省轄市,設立為河北省省會。
1967年1月,天津市從河北省分離,恢複直轄市。
1997年6月,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分離,組建為重慶直轄市。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udanxianzi' 的評論 :
你仔細讀過我的帖文就知道,我沒有汙蔑河南,說的隻是經曆過的一件事,我在河南幹項目幹了幾年,為河南添磚加瓦。

另外,講起糧倉,黑龍江省農場(北大荒)提供了2.45億城鎮人口的商品糧和大部分軍糧,主要是小麥,是國家最大的糧倉,吉林省也是產量大戶,不過是以玉米為主。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舊日雲中守' 的評論 :
基本同意你的觀點,謝謝!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住長江邊' 的評論 :
可能你沒在北京國家機關裏工作過,所知信息比較小。特別是對1978年以後國家重大項目投資方向所知甚少。像那些50萬噸乙烯工程,80萬噸乙烯工程等投資幾百億上千億的工程有幾個投在了東北?
dancing_今宵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添油加醋地貶低一個省的人,不地道。現在河南一省的經濟就超過了整個東三省,說明當年河南才是政策的犧牲品。

國內的就不說了,看看這些年國外各中國城的站街的按摩的捏腳的快被東北的承包了,現在連我們這白區也有按摩房了,是不是沒飯吃才幹這營生的。

你還是關心一下你這些同鄉吧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河南曆史悠久,人才輩出,可惜近百年天災人禍頻仍,基層太窮太苦,別忘了艾滋病村。。。。!老生講的都是實情。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直轄市隻有京津滬三個。鄭州車站廣場在85年盛不下上萬人,幾千人可以放得下。但通常沒有那麽多人,廣場中經常有大片地區是站外候車排隊的地方,還有露天小販。
所說專業討飯是事實,我信。
mudanxianzi 回複 悄悄話 河南是農業大省,天下糧倉。汙蔑河南人誰就是傻蛋
舊日雲中守 回複 悄悄話 建國後的東北在蘇聯連續九年運走工廠設備以後給了中共,當時東北三省占我國工業總值的八成以上。然後東三省的大工廠就向新建的內地工業城市搬,包括天津、上海、武漢、廊坊、洛陽、西安、包頭等等很多工業,都是從東北連人帶設備搬到內地。六十年代,中俄邊境陳兵三十萬,中國擔心東北打爛,所以一直到今天,中國對東三省的使用都是涸澤而漁,幾乎是隻管抽血不回輸營養。

朱鎔基的國有企業改造,全國各地的下崗職工,都沒有東北的慘,因為太多了。根本沒有安置。
東三省的到了2000年以後,就沒有老本吃,經濟迅速下滑。解放前闖關東的東北人主要是山東、山西、河北的,也有內蒙的,由於雜交優勢,城市廠礦的男的壯、女的靚,到全世界打工,很多幹的都非常好。

長期的經濟形勢下滑,資源緊缺,現在東北的投資環境很差。

河南要飯的主要是豫東、豫南的,後來撿垃圾,全國的垃圾處理、出租車和二手貨市場,都有那裏的河南人,屬於最辛苦的農民工。鄭州本地人比較淳樸,他們一直是市民,生活質量並不差。尤其是2000年後,一年一個樣子。現在實際住的人口超過千萬了。
我住長江邊 回複 悄悄話 樓主的年紀,可能與一個長我十歲的朋友差不多,書讀的很好,工作也不錯,可就是固執已見,看問題總喜歡從曆史找原因,從外界找原因。可是世界已經大大的變化了,我們不改變小時候學的觀點,思想必然落後。好吧,咱們點到為止,不再爭議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住長江邊' 的評論 :
還有,上海一直以來給國家輸送了多少領導人?政策能不向上海傾斜?浦東的政策是獨一無二的,超過了當年的深圳政策。

隻有東北,沒有什麽本土的國家領導人。改開以後,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有幾項是在東北?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住長江邊' 的評論 :
你還記得國企改革?剝離不良資產,使大批工人下崗,買斷工齡,丟棄向社會,然後將國企賤賣給私人,或者低價合資。

私人以短期營利為主,掏空國企後就不管了。
舉例:魯冠球以低價買下國家重點骨幹機床廠,幾年掏空後就不管了。
大連機床廠是全國6000多家機床廠中產值和盈利最高的,是中國最大的數控機床,組合機床廠,是民族的驕傲。但是賤賣給私人,私人掏空錢去炒房地產,不對機床投資,不發展,最後破產。這樣的例子成千上萬。

國家並沒有東北什麽像樣的政策,是雷聲大,雨點小。
上繳的稅利是指百分比,廣東一直很小。
河南超過遼寧一是河南發展了,二是河南人口多,是遼寧的2.5倍,三是計算GDP,不是計算工農業生產總值,人多,經濟活動多,第三產業規模大。
我住長江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樓主,我認為東北的落後,曾經是政策的原因,但現在主要是東北人習慣於吃大鍋飯的計劃經濟,不適應巿場經濟。 上海廣東江蘇對國家財政也一直負擔很多,但是仍然發展很好。國家現在也在努力幫助東三省,比幫助河南更多,可是河南發展起來了,東三省仍然落後,根源在自己,不在政策,不在別人
揮一揮衣袖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類似河南在中國的地位。種族和地域是永遠無解的話題。。。
揮一揮衣袖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類似河南在中國的地位。種族和地域是永遠無解的話題。。。
揮一揮衣袖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類似河南在中國的地位。種族和地域是永遠無解的話題。。。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住長江邊' 的評論 :
為河南騰飛而高興。

東北的問題主要是政策問題。幾十年來,東北是政府的提款機,上繳利潤,1983年以後是利改稅,留成不足,無力技術更新換代。用東北的財力,東北的工業向全國轉移,特別是向西北,向西南轉移。

舉例:
成(都)飛,西(安)飛,南(昌)飛,哈(爾濱)飛,都是由沈(陽)飛的黎明和鬆陵轉移支援發展起來的。

中國十大鋼鐵基地,八大特鋼,30家中型鋼鐵幾乎都是由鞍鋼,本鋼及大鋼(特鋼),撫鋼(特鋼)發展起來的。

中國機床十八羅漢和6000多家機床廠也大多數是有沈陽機床和大連機床發展的。

中國煉油也大多數是由遼寧6大煉油廠擴散的。

中國化工搖籃大化和吉化。
。。。

開放以後,政策向東南沿海傾斜,卻對東北國營骨幹大企業套枷鎖。比如廣東為了少上稅,多留成,獲得更優惠的政策。和中央政府抗爭了幾十年。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楓大葉' 的評論 :
底子就不好。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迫簽訂了1100多項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這些負擔最終由老百姓賦稅負擔,所以國家貧窮。

而資源貧乏的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正是用中國的賠款發展教育,發展工業而起來的。

二戰各主要國家工業占世界工業的份額

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尤其是工業,進一步說重工業,可以從經濟,工業實力角度說明戰爭的大方向。

1939年的統計,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

美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的38.7%,

蘇聯占世界工業生產的17.6%,

德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的13.2%,

英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的9.2%,

法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的4.5%,

日本占世界工業生產的3.8%,

意大利占世界工業生產的2.9%,

中國占世界工業生產的0.3%,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常態' 的評論 :
有一個事實:關內打了30多年仗,軍閥混戰20多年,抗日8年,不但不能建設,而且還破壞了工業。
東北張作霖是有20多年的和平時期,日本入侵東北,隻是開始的兩年打了一些規模的戰鬥,後來都不在城市裏,是在深山老林裏小規模戰鬥,而抗聯轉進蘇聯後,隻有小股偵察和破壞活動了。相對又有10多年的建設時間。

在1950年時東北工業產值占全國的85%以上,而大連被日本占領了40年,沒打仗,所以東北工業主要是沈陽和大連,然後還有撫順,鞍山,錦西,本溪等。
北滿有一些工業,但是主要是1952年後從遼寧大連沈陽搬遷到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等地,背靠蘇聯。
高楓大葉 回複 悄悄話 主要責任在政府,老百姓可憐了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嵩山南路' 的評論 :
晚上火車站廣場上躺著上萬人,他們大多是河南農村的,不是鄭州人。就像你說的因為京廣和隴海樞紐,所以也有外地人。

我沒有貶低河南人的意思,隻想說那時候人口第二大省的河南是很落後的,除了工業城市洛陽以外,但是現在河南發展很快,早就超過了遼老大,鄭州人口也是近800萬人了,是大連市區人口的2倍。

在1970年代,大連人到外地出差,說除了東北沈大鞍撫哈齊春吉外,中國幾乎沒什麽像樣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除了幾條主要街道,其他地方都是破破爛爛。
我住長江邊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所寫的,其實就是我們在小時候經常看到的事情,悲哀而真實。我們不必糾結於鄭州街頭討飯的是鄭州人多還是外地人多,當年河南的貧窮是人人皆知的事實。所幸河南在改革開放後一舉超過美麗富饒的東三省,有力地證明隻有市場經濟才能產生巨大的活力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這不可能,估計比的是國有企業。等共匪"自願“合並私營企業後,滬京津的工業產值要遠遠超過東北。

這使我想起了1950年時,擁有90萬人口的大連市工業產值是關內所有省市自治區工業產值總和的幾倍,包括滬京津。
嵩山南路 回複 悄悄話 我是鄭州人,生在鄭州長在鄭州,直到出國,所以看到鄭州兩個字就點進來看。對於您對鄭州的評價,也許是事實,但是看著我還是覺得應該說幾句。首先我覺得鄭州是個交通樞紐,可能哪裏的人都會有,我記得小時候我家門口也經常會有操著外地口音來要飯的,我媽媽都會把家裏的饅頭或者紅薯給他們,沒錢但是一定會給糧食。我記得鄭州還有好多外地的小偷,您甭問我怎麽知道的,他們和我們長的不一樣。另外如果您去別的城市要東西要飯的也有,最起碼我就碰到過,那些並不是鄭州的或者河南的。我也特別好奇您寫這篇文章是什麽主題,我沒看明白。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omaninhome' 的評論 :
是的,男人躲在後麵,讓婦女小孩子去要,孩子越多越好。當時東北大城市的街道上都是河南人討錢,都是穿得髒兮兮的。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eedingticket' 的評論 :
當時河南是大農村,小城市。雖然有14個市地級,和黑龍江省並列第一,但是農村6000多萬人口,城鎮人口不到1000萬人,所以很不發達。洛陽是工業城市,有蘇聯援建的10大工廠。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是幹枯的胡楊^_^' 的評論 :
從1986年至1988年在鄭州呆的時間比在北京呆的時間長,幹國家七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

當時劉源在鄭州市當市長。
womaninhome 回複 悄悄話 1987-1992年間,我記得那時很多河南的人來我家門口討米,我們就給他們米,很多人是婦女兒童。
speedingticket 回複 悄悄話 1980年到2000年,是河南農民最辛苦的時候。掙錢無門,公糧白條,計劃生育讓很多人當遊擊隊。很多人90年之後去黑煤窯打工,永遠回不來了
我是幹枯的胡楊^_^ 回複 悄悄話 1987年我在鄭州呆了一年,人兩極分化,純樸的人真純樸,吊爾浪當的人真的是吊爾浪當,公交車上小偷奇多,街上打架的也不少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