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近大連的工業遺產

(2017-03-12 17:27:54) 下一個

走近大連的工業遺產

大連港辦公樓

甘井子煤碼頭鋼棧橋

日本時期機車車輛廠高層管理住宅

龍引泉石碑

鐵山燈塔

大化合成車間

亞細亞號蒸汽機車

    走在大連港一、二號碼頭,那些經過百餘年風雨洗禮的堤壩和庫房,在濤聲中向我們訴說著這座城市的變遷;置身大化集團的合成車間,那些落滿了塵埃的壓縮機看似冰冷無語,而如果將時光機器倒回幾十年,我們卻可回望這裏曾經熱鬧的生產場景……

    曾幾何時,人們習慣於把文物保護的目光停留在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上,工業遺存卻少有人問津。工業遺產是指具有曆史、社會、建築、科技、審美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包括建築物、工廠車間、磨坊、礦山和相關設備,相關加工冶煉場地、倉庫、店鋪、能源生產和傳輸及使用場所、工藝流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物質和非物質遺產。2007年我市啟動第三次文物普查,市文化局高度重視並部署工作,首次大規模地進行了工業遺產的普查工作。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大連有較雄厚的重工業基礎和較完善的基礎設施,至今保留著大量的近現代工業遺存。這些不可再生的遺存,已成為見證大連近代工業文明的曆史文脈,留住它們,保護它們,記取它們,之於城市,之於城市裏的人,都有著無法替代的深遠意義……

    隨著大規模的企業搬遷改造進程的加快,對工業遺存的調查、認定、保護和再利用工作,迫在眉睫。在大連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業遺產的調查中,工作人員重點對我市曆史較悠久、沒搬遷或正在搬遷的較大型工業企業進行了調查,梳理出24家企業,它們擬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我市的工業遺產還會有別的發現。

    (一)大連港集團

    沙俄侵占大連後,著手在大連灣沿岸開辟新港,建設一座新的港口城市。經勘察,港址選中在大連灣西南岸(東青窪海岸),位於東經121°40′,北緯38°56′。1899年9月28日,大連商港一期工程正式動工興建,由東清鐵路公司組織施工。1903年底,一期工程基本完成,1904年,沙俄計劃實施二期建港工程,但同年2月爆發的日俄戰爭,致使建港工程中斷。戰後,日本占領大連,於1908年3月對港口進行擴建、新建。1945年至1950年大連港由蘇聯代管,1951年1月1日,中蘇交接大連港,開創了大連港曆史的新紀元。

    現有遺存:

    4座突堤碼頭(一碼頭,二碼頭,三碼頭、四碼頭),三座順岸碼頭(甲碼頭、乙碼頭、丙碼頭)和長門町碼頭,防波堤,15號庫、22號庫、20號庫、物資倉庫、辦公大樓、客運站等。

    1.碼頭。一碼頭,二碼頭、甲碼頭,1899年由沙俄始建。一碼頭處於半成品狀態。二碼頭位於一碼頭西側,除西側南半部尚有少量工程外,其餘可供使用,並有鐵路通至碼頭前沿,是船舶靠泊、貨物裝卸的主要設施。甲碼頭位於一碼頭和二碼頭根部之間,全部建成。一、二、甲3座碼頭的貨物年通過能力在100萬噸以上。日本占領大連後,對一碼頭、二碼頭、甲碼頭進行了改擴建,並續建了乙碼頭、三碼頭、丙碼頭、四碼頭、長門町碼頭。1939年9月全部竣工。

    2.防波堤,沙俄侵占大連時期,東防波堤僅完成基礎拋石工程,北防波堤東段863米基本建成,西段隻完成了水下拋石部分。日本占領大連後,在此基礎上續建。東、北、西、西北防波堤工程於1918年3月31日全部竣工。防波堤內的港區水域麵積約296萬平方米。

    3.15庫,位於東部老港區第一碼頭,建於1929年,建築麵積2.6萬平方米,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無梁樓蓋體係的工業倉庫,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港口倉庫。

    4.客運站,1922年7月26日動工,1924年10月27日竣工投入使用。為混凝土結構的二層建築,下層為倉庫,上層為候船廳,該廳建築麵積3768平方米,可容納旅客千餘人。

    5.辦公大樓。在參考了美國魯尼桑斯式的建築設計後,1916年6月11日動工興建。樓址選在港灣廣場東北部的三角地帶,占地麵積2949.7平方米,建築樓層為7層。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甘井子煤碼頭

    東北煤炭是日本侵略者掠奪的重要物資,“把廉價的燃料供應日本內地”,是滿鐵的根本任務之一。如此一來,建設一個大型的、機械化的煤炭出口專用碼頭便提到日程上來。

    1926年9月1日,甘井子煤碼頭工程正式動工。1930年10月1日,經過4年建設,甘井子煤炭專用碼頭工程竣工,主要工程包括防波堤、棧橋、貯煤場等。這座當時東亞最大的煤炭專用碼頭以機械化作業而著稱。

    現有遺存:

    1.棧橋,1926年建造,結構為沉箱鋼梁高架式,橋長328.8米,上寬17.6米,下寬34米,棧橋兩側泊位水深9米,可同時靠泊7000噸~10000噸級船舶4艘。

    2.電力機車,川畸造船所電氣部製造,車底部有昭和字樣。

    3.貯煤場。在碼頭後方,以鐵路與碼頭相連接,貯煤場堆存麵積共約18萬平方米,堆存能力30萬噸。

    4.滿化碼頭(大化碼頭)的建設。在甘井子南海岸修築了一座長125米,寬12米,岸壁延長262突堤式碼頭,其東側可靠泊5000噸級船舶。該工程於1934年9月完工,10月1日開始營業。

    5.滿石碼頭(石油七廠棧橋)的建設。該碼頭是利用甘井子防波堤建造的,在防坡堤的西側,建設了3座混凝土海豚式碼頭。棧橋前端設有輸油臂,可與船舶連接作業,橋上鋪設兩條輸油管道,可與背後地的油罐連接作業。該工程於1934年10月完工。

    (三)自來水集團

    大連城市供水事業曆史悠久,至今已走過129個年頭,先後經曆清朝末年的初創時期、沙俄和日本殖民統治畸形發展時期、中蘇共管恢複時期和改革開放以後的突飛猛進時期。

    現有遺存:

    1.龍引泉石碑、井房。清光緒五年(1879年),清政府為了加強渤海沿岸的防衛,決定在旅順口修建軍港。為解決駐軍和當地居民飲用水,由旅順駐軍於同年11月9日在旅順北八裏莊修建龍引泉水源工程,開創了中國城市供水事業的先河。大連解放後30多年間,龍引泉仍在為城市供水發揮作用,到1979年水源泉枯竭停用。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引泉石碑用漢白玉石雕成,高1.4米,寬0.5米,厚0.15米,正麵雕刻“龍引泉”三個大字,背麵刻有隸書碑文。

    2.孫家溝淨水廠泵站。該淨水廠位於旅順五一路42號,是俄侵占旅順口後為海軍供水修建的水廠,1898年沙俄始建,日本進行擴建,站內有2台淨水泵,1933年生產,1934年安裝,由日本荏原製造廠生產。

    3.沙河口淨水廠急速濾過室,建於20世紀20年代,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有管廊和水泵2台,一層為過濾室,其他房間原為化驗室、調度室、資料室、值班室,二層為放映室等。該廠泵站建於20世紀20年代,內部設施除一台五噸吊車,其他設備全無。

    4.台山淨水廠,遺存:(1)過濾室,建於20世紀30年代,地下一層,地上兩層。(2)混藥室。(3)沉澱池。(4)原水井。(5)配水池。

    5.閆家樓淨水廠,位於大連金州閆家樓。(1)原泵站。1925年建,現為倉庫,內有2個當時用過的日本壁爐。(2)新泵站。(3)淨水池。貯存幹淨水,門楣牌匾上書“天水一色”。(4)新濾過室。建於1976年,有濾過池、加藥泵、脈衝池(沉澱池)。

    6.三道溝淨水廠(1)過濾室,建於1944年,一層為過濾室,內有8個操作台和過濾池。地下一層為管廊,共8組,全部設備為日本統治時期安裝,管外壁有“昭和”字樣,內管全部為黃銅材質,現正在使用。(2)沉澱池,水池四周配有鐵鉤,戰備用。(3)反應池。(4)受水池。(5)泵站。內部共11組泵,1987年改造。其中8個是國產,沈陽製造;另外3個,其中一個泵是荷蘭造, 電機是日本西門子造,另外兩個是德國造。(6)吊車。

    7.南山淨水廠,位於金州南山崗北坡。(1)原泵站,內有兩個淨水泵。(2)沉澱池。

    8.東卡門淨水廠,位於旅順東雞冠山半山腰處,現有遺存:混藥室、沉澱池、過濾室。

    9.王家店水庫,位於甘井子區紅旗街道棠梨村,(1)塊石混凝土重力壩。(2)取水圓塔,直徑4米,門楣上書“惠澤潤生民”。(3)值班室。(4)變電所。

    10.龍王塘水庫泵站,內有3個送水泵,瑞士造,電機為1987年蘭州電機廠製造,吊車1台。(2)塊石混凝土重力壩。

    11.大西山水庫,位於甘井子紅旗街道灣家村。1927年8月興建,1934年3月竣工。周總理曾兩次視察(1951年、1934年),庫容1670萬立方米。由於地勢較高不用泵。(1)塊石混凝土重力壩。(2)取水塔。(3)值班室。

    12.小孤山水庫,位於旅順口區龍頭鄉王家村。(1)混凝土心牆土壩。(2)泵站。(3)水塔。

    13.北大河水庫,位於金州二十裏堡鄉鍾家村。(1)水泥壩。(2)取水塔。

    14.廣和配水池,1899年沙俄始建,1902年建成,大連市第一座城市供水配水池。遺存:(1)沙俄侵占時期泵房。(2)日本統治時期泵房。(3)配水池。(4)總理修養處。1951年9月總理曾來此休養。

    15.大皇莊原水分工廠,位於金州亮甲店。(1)一泵站。(2)二泵站。(3)三泵站。(4)儲水池。

    16.大沙河原水分公司,位於金州大房身。(1)大沙河攔河壩,建於1939年,當時為木製,十個閘孔,每日6萬~7萬噸作輔助供水。2005年重建, 2006年補修進水口。(2)大沙河水庫,土壩與取水塔。(3)沉沙池。(4)揚水泵站。(5)泵房。(6)送水池。

    (四)大連機車車輛工廠

    前身為沙俄侵占時期的東清鐵路機車製造所,建於1899年。1899年7月,沙俄著手修建“達裏尼”市第1期工程。東清鐵道機車製造所作為首期工程的組成部分同時開始興建。1901年東清鐵路建成,東清鐵道機車製造所也同時建成。日俄戰爭結束後,1906年9月,日軍野戰鐵道提理部正式接管東清鐵道機車製造所,將名稱改為大連工場。同年,日本成立對中國實行經濟掠奪和文化侵略的特殊機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負責修理滿鐵機車車輛。1907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正式接管工廠。1908年7月,滿鐵決定把大連工場從原址移至郊外的沙河口(今機車廠址)重建。廠名改稱滿鐵沙河口鐵道工場,形成大連西部的一個工業市街。1945年9月,蘇軍進駐沙河口鐵道工場,易名為中長鐵路大連鐵路工廠。1953年交由我國獨立經營。1958年,工廠定名為鐵道部大連機車車輛工廠。

    現有遺存:

    1.機車車間,是內燃機車生產的總組裝車間,前身是沙俄侵占時建立的機車組裝職場,後改名為組立職場。車間建築為1908年建,後對建築外立麵進行改造,原為紅磚建築。內有兩門吊,分別是1919年、1925年安裝的150噸、100噸,係美國生產。

    2.廠工會辦公樓,原為日本統治時期的工廠俱樂部。

    3.大連市第四十七中學,當年名為大連沙河口小學校,是沙河口鐵道工場的子弟小學,建於1911年。

    4.老幹部活動中心,原為日本統治時期工廠的住宅小樓。

    (五)大連造船廠

    始建於1898年6月,為沙俄籌建的中東鐵路公司修造船廠。日俄戰爭結束後由日軍侵占。1907年4月1日,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開始營業後,從日軍旅順海軍工作部大連支部事務所手裏接管了大連修造船廠,作為大連鐵道工場的附屬工廠來經營,主要從事修船業。1年後,滿鐵將該廠出租給日本神戶的川崎造船所,改名為株式會社川崎造船所大連出張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船渠鐵工株式會社由蘇軍接管,更名為大連船渠修船造船機械工廠。1951年1月1日,中國政府接收該廠並將其易名為大連船渠工廠。

    現有遺存:

    1.中心變電所,其前身是沙俄籌建的“中央發電所”,創建於1901年,主要為修造船場輸送動力的配套工程,也是當時大連地區唯一的發電所。

    2.南塢,其前身是沙俄統治時期興建的小船塢, 於1902年建成,後幾經改造、擴建。

    3.北塢,其前身為沙俄統治時期興建的大船塢,因日俄戰爭爆發,隻挖了一個大土坑。1923年滿鐵對其進行重新修築,1926年9月30日竣工。由於這個船塢是為製造沉箱而修築的,所以被稱為“沉箱船塢”。

    4.船體廠房、機加工車間、船台一部樓,均建於20世紀50年代。

    5.消防隊樓,建於1960年。

    (六)旅順海軍四八一○工廠

    旅順海軍四八一○工廠,是清末洋務運動中為北洋艦隊修建的船塢。1880年6月,李鴻章確定在旅順口開港築塢。1881年10月,組織建立旅順工程局,全麵負責旅順港塢的籌建。1883年春,船塢工程啟動。不久即因中法戰爭的影響而停工。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旅順船塢工程再次上馬。此項工程是在愛國官吏袁保齡、劉含芳直接督率下建成的。李鴻章決意要仿照“西法”、“洋法”來建,聘請德國工程師善威為幫辦。善威根據書本知識,決定燒製泥磚修建船塢。袁保齡認為“磚堅必不如石”,決定用石砌,得到英法專家的讚同。

    1886年10月19日,船塢工程以125萬兩白銀為價,承包給法國人德威尼。中法雙方在天津簽訂了旅順船塢工程合同書。所有施工除少數由法國技術人員直接參與外,絕大多數由中國工匠和民夫在法國監工監督下完成。1890年11月6日,旅順船塢全工告竣。其主要項目有一大一小兩個石砌船塢、9座修船廠及碼頭、大庫鐵路、起重鐵架等。隨之撤銷旅順工程局,成立北洋海軍旅順船塢局,成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大型船舶企業之一。福州船政局馬尾船廠製造的中國第一條鐵殼軍艦“平遠號”首先進塢檢修。接著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及大小各艦先後進入大塢修理。旅順船塢是中國最早使用現代化水電設施的工廠。

    現有遺存:

    1.船塢,建於清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耳房,建於清末。

    3.泵房,建於清末。

    4.廠房,建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七)大連第一水泥廠

    大連水泥集團第一水泥廠是國家重點水泥生產企業,始建於1907年,我國現有曆史最久的水泥企業。

    現有遺存:

    1.建廠初期的辦公樓,現生產處辦公室,為日本紅色“十”字樓, 典型日本建築。

    2.水泥磨,日本時期的水泥生產廠房,後幾經改造。

    3.石灰石礦,1909年開始開采至今,此處石灰石(青石)質量較好,含碳酸鈣90%,生產水泥的原料。

    4.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熟料庫,長60米,直徑3米~3.5米。

    5.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熟料庫,長74米,直徑4米。

    (未完待續)

    啟事:透過這些工業遺存,我們依稀可見大連近代工業發展的點點滴滴。那麽,大連近代工業的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這些遺存中哪些是值得特別保護的,國外的工業遺產保護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請繼續關注《工業遺產:城市近代史的一支文脈》的中篇、下篇。

【ZT大連日報 2009年6月7日文/薑曄 本報記者 張軼 圖/王大斌 李惠

http://www.jxal.com/Article/dfwh/201501/637.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