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3)
2015 (255)
2016 (128)
2017 (95)
2018 (70)
2021 (46)
2022 (50)
關於77級,老五屆,老三屆及小三屆的解釋
文革以前的中國大學生是以畢業年份來區分的。例如59屆,即1959年畢業的,可能是4年製,5年製,或6年製的,入學年份不一樣,但都是1959年畢業的。
文革期間,大學停止招生。
文革後期,恢複招生工農兵學員(1971年-1976年,共5屆,相當於大專),遂以入學年份來區分。例如75級,即1975年入學的學員,1978年畢業(3年製)。
文革結束後,1977年恢複高考,這屆學生於1978三月份入學。而1978年參加高考的是1978年9月份入學,同一年有2批學生入學。這樣就以高考年份來區別,即77級,78級,而不是用畢業年份的82屆,因為82年有2批畢業生,2月份和7月底。從此以後,都以入學年份來稱呼:77級,78級,79級,80級。。。後來也有人稱恢複高考後的77級,78級和79級為“新三屆”。
77級是文革結束後的第一批正式招生的學生,所以意義重大。文革10年斷層,給予77級,78級以極大的機會。
“老五屆”是指1961 至1965 年入學的的5屆在校大學生,按學製應在1966 至1970 年畢業,即66屆,67屆,68屆,69屆,70屆。按照原定學製他們應該分別在1966、1967、1968、1969、1970五年的暑期畢業,因為文革的原因,他們當中除1966、1967兩屆以外,未能完成和基本完成全部的課程學習,也未能及時分配到對口的單位和崗位參加工作。而70屆則隻上不到一年的課(四年製的,像沈陽機電學院等),或不到二年的課(五年製的,像吉林工大等),或不到三年的課(六年製的,像清華大學及幾個醫學院),從年齡角度來看,大致相當於1942—1946年期間出生的人。
“老三屆”,指的是1966年文革爆發時的在校初、高中學生,按照原定學製他們應該在1966、1967、1968這三年暑期畢業。從年齡角度來看,大致相當於1947—1952年期間出生的人。老三屆的下鄉,基本都是到了邊疆,東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雙版納,內蒙等等。
“新三屆”,指的是1966年文革爆發時的部分在校小學生,按照原定學製他們應該在1966、1967、1968這三年暑期畢業。從年齡角度來看,大致相當於1953—1955年期間出生的人。
以後小學升學到中學,沒有73屆,即從74屆開始(70年秋升入中學),75屆(71年秋升入中學),76屆(72年秋升入中學),77屆中學畢業生(73年秋升入中學)是九年義務教育,不分初中和高中,課程內容是從初中到高中的,並且簡化壓縮了內容。
78屆,79屆也是九年製教育;還有人稱9年製中學74屆,75屆,76屆,77屆,78屆和79屆為“新五屆”的。小學5年 + 初中2年 + 高中2年。
80屆,81屆是10年製教育,增加了一年,小學5年 + 初中3年 + 高中2年。
82屆到90屆是11年製教育,小學5年 + 初中3年 + 高中3年。
91屆以後是12年製,回歸正常,小學6年 + 初中3年 + 高中3年。
其實文革中以及文革前,各省市的教材自己編,學校學製製也不盡相同。有的春天開學,有的秋天開學;
大約25%的學生初中畢業後升高中,從73屆開始就是100%上了。
我叔叔就是72屆的高中生
關於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我省已經變過2次,每次都延長一學期。
可能各個省不一樣。
確實很混亂,我們經曆過的人有時都說不清楚。
否則,再過一些年,更沒有人說得清了。
那樣的教育奇觀,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已經更正了,才發現你的跟帖。謝謝!
老三屆共有六屆,不是三屆。是66年暑假前(文革開始)在校的初,高中生:
高中生:66屆高三,67屆高二,68屆高一。
初中生:66屆初三,67屆初二,68屆初一。
66至68年“停課鬧革命”。
1968年底,高中3個年級和初中的三個年級共6屆中學生全部下鄉插隊。
小(新)三屆是指老三屆以後的三屆:初中69屆,70屆,71屆。他們小學是66, 67和68年畢業。但由於66至68年“停課鬧革命”,直到68年暑假後,三屆才一起進入中學。71年一起“畢業”。
71年開始,高中重開,但隻上兩年。73年畢業。所以從68屆到73屆,中間沒有高中畢業生(四年)。
至於那些年的中學生學到多少知識,那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