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挺進東北(9)

(2014-11-20 14:09:05) 下一個
《和戰之間》節選
 田玄

“獨占東北”,毛澤東改行“集中”方針

先期進入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聯軍部隊,為阻止秦皇島等地國民黨軍進占東北,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和形勢的變化,在軍事部署上做了幾度調整。

從1945年8 月到10月,共產黨進入東北的部隊共約4 萬人,除冀熱遼軍區先期到達8 個團外,還有晉綏第32團,晉察冀第31團,晉冀魯豫第24團,山東軍區第6 、第7 師,第5 師一部及兩個支隊,另有黨政幹部7000人。按照中共中央實行“分散”的方針,東北局將部隊部署在靠近蘇聯、朝鮮。蒙古地區,實行有依托、有重點的分散配置,以建立持久鬥爭的基地,收編改造偽軍,迅速發展壯大隊伍,進而奪取和控製交通幹線和各大城市。

10月9 日東北軍區司令部成立後,合理調度各方,迅速實行初步的新老部隊合編,配合各級黨組織建立民主政權,肅清敵偽殘餘勢力,發動群眾,擴大地方武裝,展開清剿土匪等項紛繁複雜工作。並搶先占領安東、營口、葫蘆島等處重要港口,從陸上扼守了連接關內外的咽喉要道——山海關及中間地帶冀東、熱河。同時華北、華東解放區也相應地控製著通往東北的幾條交通幹線,從戰略上予以配合,由此造成了阻隔國民黨軍運兵東北的陸路通道,迫使國民黨隻能從西南大後方及越南、緬甸、九龍經海上和空中運兵東北的形勢。依據這一良好的客觀局麵,中共“獨占東北”,即全部控製東北的設想在毛澤東頭腦中占了主導地位。

美國政府一直沒有忘記幫助蔣介石調兵遣將,其駐華海軍、空軍在支援蔣介石運兵方麵是十分稱職的,如果沒有美國“盟友”的全力相助,蔣介石的正規軍將不可能染指東北。隨著形勢的變化,尤其是美軍不斷幫助國民黨軍海運北上,爭奪東北的戰爭迫在眉睫。10月11日,毛澤東由重慶返回延安。10月16日,毛澤東決心調整劉少奇所提出的東北現行的“分散”方針,改行“集中”方針。於是,指示彭真:蔣軍從秦皇島登陸,向山海關、錦州攻擊前進,是必然的。除令在途各部兼程急進,膠東方麵星夜海運,並令林彪急至沈陽助你指揮作戰外,望你就現有力量加強訓練,並動員民眾堅決阻止登陸,爭取時間。

就在10月16日這一天,中共中央又電示彭真、陳雲、程子華等。電文曰:蔣軍在東北登陸及從任何方麵進入東北之蔣軍,須堅決全麵消滅之。凡我到東北之曾克林、萬毅、蕭華等部,須迅速集中加以補整,全力消滅蔣軍。除早已分散者外,不要再分散。此刻我軍須集中作戰,暫時不能分散。如能消滅蔣軍先頭部隊,即可使蔣軍後續部隊有所畏懼,方可爭取時問……萬毅、呂正操。蕭華、李運昌應暫留遼寧,指揮作戰;整訓部隊,戰勝蔣軍登陸,是目前中心一環,其他一切均為此服務。

中共中央發出以上兩電後,還不放心,10月19日又再次指示東北局。指出:我黨方針是集中主力於錦州、營口、沈陽之線,次要力量莊河、安東之線,堅決阻止蔣軍登陸及殲滅其一切可能的進攻,首先保衛遼寧,安東,然後掌握全東北,放棄過去分散的方針。

目前我在東北工作的部署,應該是全力加強遼寧、安東二省的工作,守住東北的大門,爭取時間,以便開展全東北的工作。

毛澤東及中共中央的以上指示,將原來“分散”發展的方針一下子改為“集中”方針,而且決心相當之大,正如毛澤東在10月23日給東北局的電示中所述:“總之,竭盡全力霸占全東北,萬一不成,亦造成對抗力量,以利將來談判。”

其間,蘇聯紅軍按中蘇條約規定已經撤離了熱河的承德。平泉二地區。八路軍黃永勝部進入該地區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即國駐下來,未再北上。毛澤東分析了東北整個情況後認為,我軍在東北力量薄弱,又是新到,立足未穩,如果蘇軍按期於1945年底全部撤離東北,麵對蔣軍在東北的登陸,我軍將難以對付。因此特別需要得到蘇聯的配合和幫助。為了得到援助,毛澤東於10月27日,代表中共中央致電斯大林。電日:(一)推延撤退時間至明年1 月或2 月,熱河友軍則請留至12月底才撤。

(二)在上述期間請求友軍拒絕蔣軍登陸及接收政權。

(三)允許我方接收政權,民選地方政府及組織武裝力量。

中共中央的三條請求中尤以阻止國民黨軍在大連登陸最為重要。當彭真等向蘇方轉達了中共中央的這一請求時,得到了蘇方的允諾。彭真將以上情況報告毛澤東後,毛澤東感到“甚為欣慰”。應當說,蘇聯紅軍確實給了中共以很大支持。首先是允許中共軍隊在不使用共產黨和八路軍名義的情況下,可以進入東北地區;其次是要求中共迅速接防東北各城市以及內蒙地區,並在以上地區先人為主,遍地開花。這一切,離不開蘇聯。對此,重慶談判結束後,毛澤東曾經不無感激地說過:“對我們幫助最大的是蘇聯,開始蔣介石以為中蘇條約對我們不利,但後來我黨並不如此。”

國民黨軍大連登陸問題解決後,東北現存的當務之急的問題就是如何阻止國民黨軍在華北出海口秦皇島登陸。對此,毛澤東對李運昌的冀熱遼八路軍部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10月25日,毛澤東電示彭真、程子華、李運昌指出,將李運昌的冀東部隊抽出有戰鬥力的2 萬人,編為10個團,總稱冀東縱隊。由“運昌親率位於機動地區”,準備迎戰來自海上和承德方麵的國民黨軍。毛澤東此時過於樂觀,認為如果照冀熱遼軍區部隊的發展速度,到年底有望組成lbo 萬地方軍,加上蘇方暗地裏幫助,在兩個月內阻止國民黨軍登陸是有把握的。

毛澤東調給彭真的文臣武將其數量已相當可觀,但是還有一位統帥全東北軍事工作的大將一直未登場。他就是林彪。對於林彪的使用和安排,毛澤東早已心中有數,眼下最令毛澤東焦急的是林彪自10月中旬中央電令其速去沈陽以來,已經有十多天沒有音信了。

直到10月30日,中共中央還在連發兩電追問林彪下落。一是毛澤東問彭真:“林彪等現在何處?”二是劉少奇致電林彪、蕭勁光,指出:“你們現在何處?中央前電要你們即速趕到沈陽,收到否?你們意見如何?久末得複,甚為焦念。現美蔣軍急於在營口、葫蘆島登陸,蘇軍恐難以拒絕,我軍必須堅決抵抗,以阻止蔣軍進入東北。在此情況下,冀東戰略地位,已不如沈陽重要。望你們星夜趕去沈陽,指揮作戰。”

林彪等不是沒有收到中央的電示,而是苦於沒帶電台(後來到了東北仍無大電台,指揮部隊得借用下麵部隊的電台),所以十多日未與中共中央聯絡。10月29日,當林彪乘火車到達沈陽未及喘口氣時,山海關一線就已經打起來了。林彪遂趕往錦州指揮戰鬥。

東北自林彪到來後,彭真有了一位主持軍事工作的大將,各項軍事工作進一步展開。

10月31日後,中共中央又決定,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這是進入東北的中共各支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機構。進入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與抗日聯軍統一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實行統一指揮,命林彪任總司令,呂正操任第一副司令,李運昌任第二副司令,周保中任第三副司令,蕭勁光任第四副司令兼任參謀長,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程子華任副政治委員,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政治部主任,周桓任政治部副主任,葉季壯任總後勤部部長,吳溉之任後勤部政治委員。

這是東北中共軍事工作上一件有重要意義的大事。
[ZT]

 相關的文章請看:
        84。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統計 
        83。挺進東北(10) 
        82。
挺進東北(9) 
        81。
挺進東北(8) 

        80。挺進東北(7) 
        79。
挺進東北(6) 
        78。
挺進東北(5) 
        77。
挺進東北(4)  
        76。
挺進東北(3) 
        75。
挺進東北(2) 
        74。
挺進東北(1) 
        73。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5) 
        72。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4) 
        71。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3) 
        70。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2) 
        69。
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1) 
        68.  
山東大軍挺進東北
        67.  
挺進東北前山東軍區戰鬥序列  
        66。
揭秘:蘇聯軍隊屢次進入新疆境內作戰內幕 
        65。
中共十萬大軍挺進東北:蘇聯紅軍暗中相助 
        64。
1945年蘇軍威脅:中共軍隊被迫退出長春 
        63。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1。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62。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2。遼沈戰役與蘇聯 
        61。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3。從東北到北京 
        60。
蘇聯對華的軍援:1。蘇聯早期對黃埔軍校的援助 
        59。
蘇聯對華的軍援:2。蘇聯對國民黨抗戰時期的援助
        58。
蘇聯對華的軍援:3。斯大林對新中國的援助 
        57。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武器裝備的進口和生產情況 
        56。
東北軍工考察記 
        55。
大連建新公司——共黨創建的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 
        54。
共軍兵工生產解放戰爭時期概述 

        53.  
潘峰回憶:林彪同誌和我們一起戰鬥
        52.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1) 
        51.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2)
        50.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3)
        49.  
孫立人 林彪誰更厲害
        48. 
東北解放初期的朝鮮走廊  
        47. 
紀實文學 林彪將將
        46.  
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林彪同誌[ZT]
        45.  
以巧取勝的林彪 
        44.  
林彪創新妙用孫子兵法:九地
        43.  
林彪—毛澤東嫡係中的嫡係
        42.  
一次次的戰役成就了曆史上的林彪
        41.  
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
        40.  
不可抹滅的軍功——林彪一生十大經典戰役回眸
        39. 
四野中朝鮮族部隊的曆史淵源  
        38. 
四野送回朝鮮的部隊 
        37.  
劣勢情況下林彪粟裕指揮能力比較
        36.  
林彪與粟裕
        35.  
四野的開國元帥、將領名單
        34.  
譚雲鶴:遼沈、平津戰役我給林彪當秘書
        33.  
萬毅將軍回憶林彪
        32.  
洪學智上將:林彪考我戰法
        31.  
衛士長回憶:林彪在東北
        30.  
林彪和粟裕:誰打掉的黃埔係將領多?
        29.  
林彪向斯大林索要戰利品未果 東北軍工自己造
        28.  
東北野戰軍“二局”:林彪決勝遼沈的秘密機構 
        27.  
終極揭秘:林彪和粟裕的軍事才能誰更強
        26.  
1959年黃克誠激辯毛澤東:四平保衛戰打錯了
        25.  
林彪粟裕:是誰締造了中國第一王牌軍
        24.  
杜聿明評價與其交手過的林彪和粟裕的軍事素養差別

        23。
蘇聯紅軍進駐旅大
        22。
抗日戰爭勝利後蘇聯紅軍進駐旅大地區並實行軍事管製的曆史作用
        21。
東北解放蘇聯紅軍留下的曆史痕跡
        20。
戰後旅大接收問題研究
        19。
赫魯曉夫與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
        18。
王一知: 痛悼周保中同誌 
        17。
周保中: 憶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16。
穆青: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略 
        15.    
周保中與抗日聯軍
        14.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一)
        13.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二)
        12.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三)    
        11。
當年承認偽“滿洲國”的國家有哪些
        10。
真實的蘇日 - 諾門坎之戰  
        9。
中東路事件
        8
中國未收回領土--唐努烏梁海 
        7。
北洋政府出兵西伯利亞:收複外蒙、唐努烏梁海等失地 
        6。
日俄戰爭 -- 203高地之戰
        5。
日俄戰爭 -- 日本成為大國
        4。
日俄戰爭與清廷的局外中立
        3。 
抗擊八國聯軍的大沽、天津之戰   
        2。 
抗擊八國聯軍的北京之戰    
        1。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