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觀光塔(原大連廣播電視塔)坐落於市內勞動公園南秀麗的綠山之巔,塔高360米,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空間桁架結構的鋼塔,是大連市標誌性建築和國家旅遊AAA級景點。 大連觀光塔 是遊客領略大連風光的第一高度和最佳視點。鳥瞰浪漫之都--翠綠的山巒、蔚藍的大海、秀美的市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許多外國元首和政要,都曾蒞臨視察和觀光遊覽。大連觀光塔內設空中觀光廳、空中旋轉餐廳、空中咖啡廳、露天觀景台、多功能廳、觀光餐廳,是集觀光、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景點。
大連觀光塔(原大連廣播電視塔)坐落於市內勞動公園南秀麗的綠山之巔。
大連觀光塔(原大連廣播電視塔)坐落於市內勞動公園南秀麗的綠山之巔。
冬日的雪後的大連觀光塔
大連觀光塔下俯覽大連市市容
大連老虎灘漁人碼頭燈塔,仿德國不萊梅港口燈塔式樣建成。
大連老虎灘漁人碼頭燈塔,仿德國不萊梅港口燈塔式樣建成。
大連老虎灘漁人碼頭燈塔,仿德國不萊梅港口燈塔式樣建成。
大連港東口的一紅一白兩座燈塔如同哼哈二將站在港口門口,迎接送往進出大連港的各種船舶。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港東口的燈塔
大連星海灣燈塔
大連星海灣燈塔 位於星海廣場盡頭
大連星海灣燈塔
大連黃白嘴
大連黃白嘴燈塔----黃白嘴燈塔建於1925年 ,
地處大連最東端,俯瞰大連灣,像個哨兵日月堅守在大連港的入口。該燈塔設旋轉式電霧號,遇霧發聲,告知行船。它那白色的、圓柱形的、約有三層樓高的塔身和塔身上麵的燈樓,好像站立在山崖邊一位白衣少女,如果你乘船駛入大連港,第一個站在山頭上歡迎你的,便是這座黃白嘴燈塔。
屹立在老虎灘菱角灣山崖上的燈塔
老虎灘菱角灣燈塔
大連港信號塔------大連第一信號所位於大連港第二碼頭北端,建於1933年,塔高59.25米。大連港最早的船舶信號指揮機構建於沙俄強租旅大時期。當時,大連碼頭船舶信號所也稱信號塔,最早設在大連港二碼頭東側現九區以南30米處,俄設大棧橋辦事處木造二層辦公樓頂上。日本侵占後,“滿鐵”接管碼頭繼續使用,改稱第一信號所。1933年10月19日,碼頭當局為了更新信號設備和加強船舶統一管理,在第二碼頭北端新建一處塔高59.25米的信號所,原第一信號所停止使用。各種信號歸新設信號所管理,稱為一所,甘井子信號所改稱為第二信號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蘇軍接管大連港,信號設施也由蘇軍接管。一所主要用於指揮軍事艦艇,因為當時來往大連港的運輸船舶少,信號簡單,運輸船進出港也由一所代為指揮。 1948年8月,蘇軍管理部門在辦公樓頂端重設信號台,並規定了新的進出大連港信號標誌,一所專門用於指揮蘇軍艦艇進出港,大連港沿用蘇軍代管時期使用的簡單信號。
1954年3月,大連港務監督公布實施《大連港港章》,其中對申請進、出大連港的各種信號作出規定,這是第一個中國人自己製定的信號規定。
大連第一信號所(現已棄用),對研究大連港口信號史有重要的實物價值。 2011年3月15日,大連第一信號所舊址被列為大連市第三批重點保護建築。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臥牛嶺飛碟觀光塔
旅順勝利塔聳立於斯大林路和友誼路東端交叉處,典型的俄羅斯建築風格,雄偉壯觀,塔高45米,塔身呈五角形,用花崗岩砌成。勝利塔是1955年蘇軍撤離旅順前興建的,參加落成典禮的有我國防部副部長蕭克和蘇軍遠東指揮部代表什麥列夫少將等。在上層15米高的銅製鍍金塔尖上,鑲鈰著一顆精美別致的稻穗環繞的五星。塔身的下部正側麵的銅銘牌上麵刻著,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九月,英勇的蘇聯武裝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精銳部隊------關東軍,並在中國人民武裝部隊配合下,從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中國東北。塔身南端刻著蘇中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萬歲。塔身上部鑲鈰著青銅製作的各種花紋圖案,顯得雅典莊重。
旅順蘇軍勝利紀念塔。具有濃鬱俄羅斯建築風格的勝利塔建於1955年,為蘇軍撤離旅順口前夕,紀念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0周年而建。
中蘇友誼塔坐落在旅順口區光榮街道位於旅順博物館正門,征著中蘇兩國 人民之間的團結友誼。塔的周圍栽有78棵四季常青龍柏,襯托著蔚藍色的天空,使潔白如玉的中蘇友誼塔顯得更加秀麗壯觀 。
中蘇友誼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5年2月23日舉行了隆重奠基典禮,周恩來總理寫了“中蘇友誼奠基”六個字。1955年10月10日動工興建。於1956年10月11日竣工,1957年2月14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塔高22.2米,共有兩層塔基,塔基四麵有階梯,周圍有欄杆圍繞。在第二層塔基中央方座上立有十二角形塔身。塔基為花崗岩,塔身和欄杆是白色雪花石。在十二角形塔身下部,雕有高達1.2米的20個神態各異的中蘇兩國人民群像。塔尖是雪花石雕成的蓮花瓣,瓣上有紅光閃耀的中蘇友誼徽。
塔身北麵刻旅順港口和港畔的勝利塔風光。
塔身東麵刻鞍鋼高爐
白玉山塔是白玉山景區的主要景觀,是日軍在日俄戰爭之後,為炫耀武功表記死亡將士而修建的表忠塔。塔尖建築成日俄戰爭中日軍炮彈形狀。 風光綺麗的白玉山是旅順口區八大景區中白玉山景區的中心觀景點。白玉山原名“西官山”,也稱“白玉山”,因相傳早年山石潔白如玉而得名。又傳正式命名還是北冰大臣李鴻章為建旅順港來勘察地形時,聽幕僚們說對麵的山名為黃金山,就隨即說“既有黃金,應有白玉”,後來人們便把原稱“西官山”改稱白玉山。舊旅順八景之一的“白玉夕曛”便指於此。
猴(後)石山位於旅順新市區西3公裏,因海拔203米,被稱為二零三高地。日俄戰爭中它是西線製高點,距市區和港口要塞較近,是日俄雙方爭奪的重要陣地。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日本與俄國爭奪對朝鮮與中國東北控製權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當地現存日本人修築的子彈形紀念塔,塔上銘文將“203”改名為“爾靈山”。這場混戰因旅順戰役的慘烈程度空前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惡戰,而它的慘烈又是在203高地爭奪戰中表現出來的。為了勝利,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大將置己方官兵性命於不顧,一味蠻幹,強令他們不斷進行近乎自殺的強攻猛打,以巨大的傷亡來消耗俄軍,最終贏得了勝利。
大連市前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原位於大連市斯大林廣場(現稱人民廣場),始建於1951年,是為紀念解放東北和旅大而犧牲的蘇聯紅軍將士們而興建的。由花崗岩雕砌,高32米,呈六角型塔身,東西長53米,南北寬17.4米,基座為長方形。塔正麵豎立一尊高達5米的蘇軍戰士銅像,頭戴鋼盔,雙手持蘇式轉盤衝鋒槍,三枚勳章佩帶胸前,威武英俊。
在塔基正麵中間,鐫刻著中蘇兩國文字標題為《永恒的光榮》的碑文(碑文是由郭沫若書): 永恒的光榮 。 塔基正麵的東、西兩側,分別鑲嵌著兩組各長6.4米,寬1.63米的銅鑄浮雕。東側浮雕展現當時旅大人民熱烈歡迎蘇軍進駐的盛況;西側浮雕為展示解放後旅大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畫卷。1955年5月7日,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儀式。 這座蘇聯紅軍戰士雕像在1969年3月2日珍寶島中蘇邊境衝突爆發後,被憤怒的大連群眾組織用吊車將他下了崗,丟進了造船廠的廢料堆,當時的蘇聯政府還向我國提出了強烈抗議,後來在周總理的嚴厲批評要求下,這名士兵才重新站到這個位置上,1999年4月,又被當時的薄熙來市長把它和整座 蘇軍烈士紀念塔遷址於旅順蘇軍烈士陵園廣場 。
旅順蘇軍烈士陵園中央的蘇軍烈士紀念塔是1955年蘇軍撤離旅順前修建的。這是為了紀念在1945年打敗日軍、解放我國東北在戰爭中光榮犧牲的蘇軍烈士而立,碑文用中俄兩國文字寫著“為蘇中兩國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塔身呈六角形,正麵塔基上雕有高五米、手執蘇製衝鋒槍的蘇軍陸海軍戰士銅像,塔基用中俄兩國文字鐫刻著銘文,塔基正麵兩側塑有各種海陸空兵器浮雕。
一手手執蘇製衝鋒槍,一手手持軍旗的蘇軍陸軍戰士跪拜雕像。
一手手執蘇製衝鋒槍,一手手持軍旗的蘇軍海軍戰士跪拜雕像。
一手手執蘇製衝鋒槍,一手手持軍旗的蘇軍陸軍戰士跪拜雕像。
一手手執蘇製衝鋒槍,一手手持軍旗的蘇軍海軍戰士跪拜雕像。
老鐵山燈塔位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南端,三麵環海。燈塔前沿南北方向的海麵恰好是黃海和渤海的分界線。該燈塔建於1893年,裝備有大型光學透鏡,燈光射程達48公裏;1977年增設了全球衛星高精度定位係統。老鐵山燈塔是國際一流燈塔,它是渤海及旅順口的重要助航燈塔,是大連市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老鐵山燈塔,位於老鐵山西南一個海拔86.7米的岬角的坡地上,三麵環海,一麵靠山。
老鐵山燈塔,塔高約14米,塔身呈活頂圓柱形。係清政府於1893年請英國人建立的,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燈塔主體部件是1892年法國製造的。解放後才由電燈代替了油燈,用電機代替了古老的機械,還新建了無線電指向標塔。
返航的漁船在夕陽下駛過旅順老鐵山角下 黃海和渤海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