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老鐵山海岸---老鐵山位於遼東半島的尖端,係天山山脈的餘脈,她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其間的老鐵山水道是我國最凶險、最湧急的水道。
在老鐵山燈塔下方,是險峻陡峭險的懸崖峭壁,它與山東蓬萊的理論對角線即為黃、渤海兩海分界線。黃、渤兩海的浪潮,由海角兩邊湧來,交匯在這裏,由於海底地溝運動和兩海各自不同水色(黃海海水較藍、渤海海水略黃)的作用,形成一道“涇渭分明”的水流,即黃渤海分界線。 也是張健橫渡渤海海峽的下水處,隻是那天到達此處時,天色已晚,沒有看到涇渭分明的黃渤海分界線。隻看見一艘艘夕陽下返航的漁船。
汽車穿過白銀山隧道駛入長江路便看到了屹立在白玉山上的白玉塔,旅順市區到了。
旅順港東的黃金山海濱
旅順口在近代是著名軍港,從清朝北洋艦隊時期起這座軍港小城120多年來的曆史,也是中國半個近代史的寫照。從1880年時起,李鴻章中堂大人在此經營多年,修建了中國近代第一個海軍船塢,第一條自來水管線,旅順大塢位於旅順港東部, 黃金山景區北部,以清政府在此建船塢而得名。現為海軍4810廠。它始建於1881年,1881年至1888年為建港第一期工程,雇傭德國人漢納根為顧問。
旅順大塢曆史照片
到了1888年,北洋水師已初具規模,正式成軍。此時,共有艦船25艘(時稱"七鎮八遠一大康,超勇、揚威捎操江")總噸位達4萬多噸,實力局世界第四位,稱冠亞洲,旅順已成為北洋艦隊的主要基地。
停泊在旅順軍港的海軍鄭和號,世昌號訓練艦,軍港正門不便拍照隻能遠遠的拍一張了。
在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中,旅順被日軍攻占。按照馬關條約,清朝割讓包括旅順在內的遼東半島給日本。此舉引發其它列強的睽覷。在俄國、德國、法國等國的斡旋下("三國幹涉還遼"),日本被迫同意由清政府出錢贖回遼東半島。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幹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稍後又於當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
1900年,義和團事變中,俄國占領了東北全境。1903年,從哈爾濱到旅順、縱貫整個滿洲的東清鐵路南滿支線全部完工。俄國租借旅順的7年期間,給旅順留下了一批俄國風格的建築。
白玉山隧道貫通讓老市區和新市區路徑更近了,隧道口牆壁上還雕塑這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穿過隧道往右拐就是旅順軍港大門和旅順火車站。
旅順火車站
旅順火車站是沙皇俄國侵占旅順時期修築的南滿鐵路支線的終點站,1903年7月14日投入運營,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鐵路運輸中斷,1905年恢複通車。1907年旅順線由窄軌改為標準軌。日本投降後,蘇軍接管了車站,實行中蘇聯營,直到1952年12月,中國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該車站。
由於旅順火車站在建築史研究上有極大參考價值,1985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座現在閑置的俄式建築中,100多年前的風光不再延續,但是它的前後幾十位房客從沙俄,日本,蘇聯紅軍占領時期,直到現在都是駐守這座小城的軍官。
旅順的俄式住宅之一----100多年前在以上的建築裏,駐守旅順口的那些沙俄陸軍或海軍軍官和他們的太太曾經在此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其中蘇聯曆史小說旅順口的作者----當時12歲的小斯捷潘諾夫和他在旅順炮台當指揮官的父親不知在那所住宅裏住過。
這座俄式建築,建成於1900年,位於旅順友誼路59號。此建築是沙俄統治時建設的旅順市營旅館,日俄戰爭中,這裏曾沙俄兵營。日俄戰爭結束後的1906年,日本將原設在遼陽的日本關東總督府遷到這裏,並改名為關東都督府。
俄國搶占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的利益,獨占滿洲,並進而威脅朝鮮,引發日本強烈不滿,日本受此羞辱,臥薪嚐膽,富國強兵。1902年又締結了英日同盟。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1904年-1905年)爆發。 8月19日﹐日軍第3集團軍對旅順口要塞發動總攻。最初采用強攻﹐久攻不克﹐付出重大代價﹔爾後改用圍攻﹐實施坑道爆破。12月5日﹐日軍攻占瞰製港灣的203高地﹐並在高地上設立炮兵觀測站﹐擊毀港內突圍未成的俄海軍主力艦隻。1905年元旦﹐俄守軍 (司令為..斯特塞爾中將)投降。此戰日軍累計兵力約13萬人﹐火炮400門﹔俄軍兵力約5萬人﹐火炮646門。經過極其慘烈的戰役,日軍傷亡近6萬人﹐俄軍被俘3.2萬人。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從此大連旅順便被日本殖民統治了四十年。
赤十字醫院舊址----位於旅順黃河路107號,始建於1900年,俄羅斯建築。沙俄統治時期為官辦綜合性醫院,即紅十字醫院,隸屬俄旅順市,1905年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赤十字社接管使用,1907年改稱日本赤十字社關東州病院,1916年停辦。1922年改為關東廳旅順病院。這裏也曾日本醫學專科學校。現由海軍部隊使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原沙俄旅順普希金小學舊址 位於旅順口區長江路77號。建於1898年。約1000平方米。沙俄侵占時期為普希金小學專門招收旅順的俄籍孩子。1906年為日本旅順民政署和旅順警察署。院內設牢房,1926年曾任國共合作時期的國民黨大連市黨部書記、大連中華增知學校校長林升亭曾在此關押 ,現海軍試航站招待所------- 1944年,蘇聯作家斯捷潘諾夫出版了長篇曆史小說《旅順口》,受到斯大林的賞識和讀者的熱捧。1946年,該小說獲得1943年—1944年度斯大林文學獎一等獎。 《旅順口》的原著作者阿·斯捷潘諾夫生於1892年,他的父親叫尼·斯捷潘諾夫,是沙俄侵略軍中的一員,日俄戰爭初期,曾是旅順炮台的指揮員,這時,12歲的斯捷潘諾夫就在父親身邊。所以說,《旅順口》的原著作者正是旅順口戰役的目擊者和參與者。當年發生在中國旅順的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的日俄戰爭,是以俄國失敗而告終的。但這部小說在蘇聯卻擁有如此眾多的讀者,原因何在?小說全景而生動地再現了日俄戰爭中的旅順口防禦戰,藝術地再現了這場戰爭的曆史原貌,寫出了沙皇封建製度的腐敗,熱情謳歌了俄羅斯下層官兵的英勇無畏;對在書中出現不多的中國人的描寫,在作者的筆下,不是日本人的奸細,就是小偷。形象猥褻。嚴重的醜化了中國人民。還寫出了武器的發展史、戰略戰術史,並高度肯定了科學技術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歌頌俄羅斯下級官兵英雄主義的同時,小說所濃烈地散布著的殖民思想和民族沙文主義情結,
日俄戰爭中真正遭受塗炭的還是中國東北人民。1972年夏天,周恩來總理陪同剛果總統恩古瓦比登上白玉山參觀旅順軍港時,對隨從的中國有關同誌說:“來旅順前又看了一遍《旅順口》,這是一部宣揚侵略戰爭有理、主張在別的國家領土上打仗的壞書。”並告訴秘書:“要多看幾遍,以史為鑒,牢記國恥,不忘曆史上的教訓。”我曾經看過這部小說,現在圖書館裏是否能借到,作者對旅順口的地理方位熟悉程度,我們一些當地人也望塵莫及。下麵是小說中兩位主要人物在旅順的故居。
旅順沙俄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羅夫別墅舊址
旅順沙俄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羅夫別墅舊址
康特拉琴科官邸,位於寧波街47—48號,建於1903年,建築麵積604平方米,1904年之前為沙俄陸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少將官邸。1931年之前,是曆任“關東軍司令官官邸”。1935年溥儀在此住了5天。1945年,蘇聯紅軍進駐旅順,這座樓是蘇軍39集團軍司令部的將官宿舍。1955年,解放軍接防旅順,這裏是三兵團首長的宿舍。現在也是部隊的產權。是大連第一批重點保護建築。
近幾年,幾乎每年我都要回旅順一次看看,有時乘朋友的順風車,有時自己坐長客,隨著年齡的增長每來一次都會有新的感受,走在新市區幽靜的小街上,看著一棟棟俄式,日式的建築童年的往事曆曆在目,因為旅順口是我童年生活過的地方,我的小妹,小弟都出生在此,1964年已上小學2年級的我隨著在駐軍 210醫院工作的父母和215醫院換防到大連。旅順太陽溝列寧街的故居,旅順博物館,動物園,軍事博物館------【原日本將校集會所,位於新華大街23號。1903年,沙俄在此創辦了中等職業學校——旅順實業學校。1905年,日本侵占後,改為將校集會所,是關東軍司令部的附屬會場。現在的老爺車博物館】它的建館時間比北京軍博要早,文革開始後閉館和北京軍博合並。中蘇友誼塔,勝利塔都是留下兒時玩耍的足跡的地方。
現215醫院,父母曾在這座樓裏工作過。
現在是駐軍215醫院的營房,也是我小時常去玩的地方,隻是那時不知道此建築的身世。
位於旅順太陽溝列寧街22號,建於1915年。此處曾是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分館、旅順博物館、關東廳博物館,1935年改為旅順圖書館。1945年蘇軍接管後,一樓為商店,二樓為飯店。1955年由我駐軍醫院使用。現在是工商銀行的儲蓄所,大連市重點保護建築。
旅順大和旅館的舊照片---那時此建築還有著明鮮的俄式風格。
現在改建後的大和旅館舊址去掉了俄式坡屋頂和老虎窗,把二層樓接成三層,俄式風格蕩然無存,隻是裏麵樓梯還保留著原貌。
旅順大和旅館-------位於旅順太陽溝文化街30號,與中央大街交叉處,建於1903年,沙俄統治時期是俄籍華人承包商紀鳳台的私人住宅。日俄戰爭結束後,1906年改為由滿鐵株式會社經營的旅順大和旅館。1927年,日本間諜金碧輝(川島芳子)與蒙古王子甘布爾紮布在此舉行婚禮。1931年,清末代皇帝溥儀在此下榻,與日本人達成了建立偽滿洲國協議。現為部隊招待所,大連市重點保護建築。
俄商尼克巴基賽旅館
位於旅順太陽溝列寧街24號,建於1901年,歐式建築,是沙俄時期在旅順開設最早的旅館之一。後來改為旅順中學學生集體宿舍。1945年蘇軍接管後為蘇軍遠東陸軍醫院的內科樓。現在為駐軍215醫院營房,小時常在此玩耍卻不知此樓的曆史,這次拜會它留影存照,為大連市重點保護建築。
俄清銀行旅順分行舊址
位於旅順太陽溝萬樂街33號,建於1902年。沙俄統治關東州時期,在旅順開辦華俄道勝銀行旅順支行,簡稱俄清銀行旅順分行。1915年為關東都督府物產陳列所,1925年為日本關東軍的千歲俱樂部。1945年被蘇聯紅軍接收,1955年蘇軍撤軍交我軍接收,曾為駐軍幼兒園本人曾在此樓入過托,現為會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想去內部一看是不許可的了,就連想在正麵照張相也遭遇保安的阻攔,隻好在外麵遠遠的拍上一張。
中蘇友誼塔建於1955年,為感謝蘇軍駐旅順口區十年對保衛遠東和平的貢獻,紀念中蘇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為歡送蘇軍回國,國務院決定在旅順口修建“中蘇友誼塔”。周恩來總理為奠基碑題字:“中蘇友誼塔奠基”。
1955年2月23日,中蘇友誼塔奠基在旅順博物館前廣場上隆重舉行。以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彭德懷為團長,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國務院副總理賀龍、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郭沫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聶榮臻為副團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慰問駐旅順口地區蘇軍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奠基典禮,會上郭沫若作了講話。
中蘇友誼塔高22.2米,十二麵柱形塔身。它由二層塔基和塔身構成。兩層塔基用花崗岩石砌成,四麵設有階梯,周圍有欄杆環繞。塔身和欄杆均用漢白玉雕製而成,欄杆的柱頭上雕刻著盛開的牡丹、飛翔的鴿子和朵朵白雲。塔身基部為正四方形,四麵鑲嵌著四塊漢白玉浮雕,分別以天安門和克裏姆林宮、鞍鋼高爐、旅順勝利塔、中蘇友誼農場為主題。基部上方環繞塔身雕有1.2米的20個神態各異的中蘇兩國人物群像,象征著中蘇人民的友誼。塔的頂端用漢白玉雕刻著盛開的蓮花,蓮瓣拱抱著中蘇友誼徽。塔的周圍78棵四季常青的龍柏挺拔蒼勁顯得格外壯麗,整個環境清新幽雅,該塔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順太陽溝萬樂街10號,這就是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在這座近代俄羅斯風格的建築裏,日本關東軍策劃並組織實施了一係列侵華事件,其中“九一八”事變(即“柳條湖事件”)的策劃方案,就是在這座樓裏完成的。1955年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旅大警備區守備一師師部,現開辟為日本關東司令部舊址博物館。
警官練習所舊址,位於解放街與中央大街交叉處,建築麵積5164平方米。沙俄時期為外國人私人住宅,部分出租。1905年~1945年成為日辦“警官練習所”。是一所培養日本警務人員的訓練機構。站在現在為215醫院病房的樓前,回想起50年前的冬天和同學去旅順水上運動場的海邊去玩舢板,不小心將右腳踏入海中,小腿以下棉褲被海水浸濕,上岸後結了層薄薄的冰,為了不被父母責罵,就躲到這座樓的門洞裏,跺腳取暖,手腳並用,用體溫把褲腿捂幹了才敢回家。
位於旅順革新街25號,始建於1899年。沙俄時期為狙擊聯隊下士所。1906年,日本人在此開辦旅順第二尋常小學。這座建築的西半部是沙俄時期的建築,而東半部卻是後來增建的。同一座建築,風格不同,很特別。我軍接收旅順後,曾作為旅順八一小學,我在此讀到二年級後轉到大連,當時在學校裏進進出出二年多也沒發現東西二處的差異,現在由大連市第56中學使用。
旅順工科大學舊址----現為海軍406醫院住院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旅順茂林街89號,始建於1900年。最初為俄國海軍營房,1905年日本關東都督府在此開辦旅順工科學堂,1923年升格為旅順工科大學。現為海軍406醫院住院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東廳博物館舊址
位於旅順太陽溝列寧街42號,日本關東都督府在沙俄未建成的將校俱樂部的基礎上建起了博物館,於1917年開館。最早的名字是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後來多次更名。解放後,於1954年正式定名為旅順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是一座世界級的曆史藝術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60年代210,215院長的住宅,他的小兒子是我小學高年級的學長,也是兒時的夥伴,現在以人去樓空,變成了飯店房主不知是誰 。睹物思人,看見這座幾十年前常進常出的房子,想起在二年級時,一次我和這位學長還有兩個同學一起翻牆進入旅順軍事博物館,
那時旅順是軍事要塞,遊客寥寥無幾,我們經常結伴去那裏玩陳列的大炮,坦克。記得博物館屋內陳列的各種槍械,朱德南昌起義用的駁殼槍,不知是原件還是複製品,海軍兵器魚雷,水雷等,抗美援朝戰爭的37高炮炮管上的紅星記錄著它擊落擊傷敵機的數量,還有被我空軍在世界上第一次用蘇製薩姆2地空導彈擊落美製蔣機RB-----57D高空偵察機的部分殘骸,當然那時隻介紹說是空軍高炮部隊擊落,地空導彈還保密呢。屋外院內中間的水泥高台上陳列著一輛蘇式T---34坦克,高高揚起的85毫米炮管上印著一排紅五角星,具體幾個現在記不清啦,顯赫它的功績。左右兩側依次排列著繳獲的日製山炮,野炮,九七式中型坦克,【坦克隻是一個空殼,發動機已拆掉,我們經常在裏麵爬進爬出】美製榴彈炮,加農炮,有的火炮高低機還可以上下搖動,我們四人分為二幫各自占領一側炮陣地,嘴裏喊著開火,砰,砰,砰的打了一陣口炮仗後。來到院子中間的T----34坦克下,我一抬頭發現坦克的車大燈不知被誰打破了,經我一說,一個同學便爬上了坦克,拔掉燈罩碎片,擰下燈泡還為此付出了點小代價,把手指頭劃破了。過了一會,不知從何處走過來一位先生,那時該叫叔叔吧,先和我們和氣的打招呼,問我們在哪上學,都上幾年級,扯東扯西後問我們是誰把坦克燈打碎了,我們回答不知道,我們來時已經碎了。他接著問;那裏麵燈泡呢,我們啞口無言,見我們無語,他又和氣的對我們說;我相信不是你們打破的,走叔叔領你們去玩玩,我們便跟著他出了博物館大門,一路說著不一會來到列寧街派出所門口,他先進去了一會出來叫我們進去,我們那時的孩子太老實,在派出所外邊也不知溜走,也許想著我也沒幹什麽壞事不在乎吧。進到裏麵警察挨個詢問我們的姓名,所在學校和年級,燈泡在手裏還沒有焐熱,當然交公了,民警給我們批評教育一番,便讓我們走人了。兒時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那時一個小燈泡都覺得好玩稀奇,不像現在的孩子有了多少好玩的東西,才不會對一個小燈泡感興趣呢。
這座由蘇聯紅軍建於1945年的禮堂,典型俄羅斯建築風格,正門屹立四個羅馬柱呈現了此建築作為軍官俱樂部的莊重威嚴,記得我還在裏麵看過電影,當時屋頂正中還站立著蘇聯陸海空三軍的雕像,很威風,什麽時候給搬掉了,不清楚;大概是文革時期,紅衛兵反帝反修給送回老家了。回想在1945年-1955年十年間,在它門前有過多少在筆挺的軍官製服胸前掛著閃耀金光的勳章,穿著漆黑鋥亮的皮靴的蘇聯紅軍陸海空軍官們挽著他們的太太進進出出,可現在還不到百年比起其他的俄式建築它已未老先衰,廢棄了的屋頂已經不見蹤影,徒有四壁在夕陽的照耀下,向路人訴說它曾經的輝煌 。
二零三高地是日俄戰爭旅順陸戰中西部戰線爭奪最激烈和最殘酷的主戰場之一。在旅順住了那些年因路遠一次也沒去過,幾十年後朋友開車二人才來此一遊,它原名“猴石山”,形狀像群猴相聚而得名。山高海拔二O六米,當時的戰爭非常激烈,把山頂削平了3米。在山巔西眺,西南是老鐵山,東南可望到旅順港口全景,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04年8月19日--------- 11月26日日軍在第三軍軍長乃木希典的指揮下對旅順口俄軍要塞的望台山和東雞冠山,鬆樹山堡壘先後發動了四次地麵強攻失敗。1904年11月27日,乃木向總部參謀長報告了戰況。參謀長回電,命令轉移陣地,攻打西線製高點----二零三高地。從11月28日起,乃木指揮5萬日兵轉攻二零三高地。日軍動用280毫米大炮發彈11000發轟擊山頭,使山石被削去3米。乃木親臨前線督戰,多次驅動士兵向山頂衝鋒,俄軍也多次進行反衝鋒。激戰至當晚,日軍攻占二零三高地東側的老虎溝山,但半夜時又被俄軍奪回。在遼陽總部,日軍總參謀長看到戰局僵持不下,便親來旅順助戰,最後直接參與指揮。乃木架機槍驅趕士兵爭奪堡壘,後退者一律擊斃。在這次持續9天的血戰中,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少尉,在高地西北坡被俄軍打死。為爭奪這塊長不足250米,寬僅30多米的山頭,日軍出動兵力6.4萬人,投彈1萬多發,死傷1.7萬人,最後於1904年12月6日才攻占了二零三高地。二零三高地是俄軍後路25公裏防線上西部的製高點,它與東部防線的望台山、東雞冠山遙相呼應。俄軍把這兩處製高點看作是保衛旅順口要塞的東西兩扇大門,而日軍也把這兩個製高點稱為打開要塞大門的鑰匙。
站在二零三高地上旅順市區,軍港一覽無遺,都在日軍的大炮射程之內,難怪二零三高地失守後不久,在日軍重炮的轟擊下,俄軍士氣大降,東線堡壘不久就被攻陷,向日軍投降了。
太陽溝茂林街 俄式建築
友誼路 俄式建築
五四街俄式建築
太陽溝靠山街俄式建築
日本關東法院舊址
陵園門前廣場矗立著一座高39.9米的蘇軍紀念塔,塔基正麵上方手執衝鋒槍、身披鬥篷,高達5米蘇聯紅軍戰士銅像威武壯觀。這座紅軍戰士銅像在1969年3月2日珍寶島中蘇邊境衝突爆發後,被憤怒的大連群眾組織用吊車將它下了崗,丟進了造船廠的廢料堆,當時的蘇聯政府還向我國提出了強烈抗議,後來在周總理的嚴厲批評要求下,這名士兵又重新站到這個位置上。到了1999年在薄熙來任大連市長期間,它和整座紀念塔再一次搬家由大連人民廣場【原稱斯大林廣場】整體遷移至此。
烈士陵園中央是1955年蘇軍撒離旅順前修建的紅軍烈士紀念塔,塔高15米,它在藍天白雲之下顯得格外雄偉莊嚴。塔尖有橄欖枝環繞的金星,塔身四周有軍旗、軍艦、飛機、槍炮等圖案。塔前兩側各有一名執槍跪拜吻旗的蘇聯陸海軍戰士銅雕像。行著蘇聯軍隊最高禮節。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裏·梅德韋傑夫於2010年9月26日開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專程來到蘇軍烈士墓敬獻花圈。紀念塔東側西側是蘇軍陵園部分。共有1323座墓座,安葬著2030人,其中1408名軍人,622名家屬。
這個墓地的墓飾很別致,墓碑頂端分別鑲有鐵錨,坦克和飛機圖案。來表明死者生前的軍兵種,部分墓碑上鑲嵌著死者生前的職務和兵種,雖經年久風雨剝蝕,但仍清晰可見。在旅順居住時,曾和小夥伴去過兩次,當時對烈士墓裏的埋葬的空軍飛行員,多是1950年後犧牲的, 年輕大多二十幾歲,很是疑惑,飛行員身體很好,不可能是病故的,大連地區也沒打仗 ,難道是飛行事故,但也太多了,百思不得期解,回家問大人也不知,隻是被告知以後不許去那麽遠的地方玩。現在經解秘才知道;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空軍曾派出大批飛行員以誌願軍空軍身份秘密參戰,保衛鴨綠江大橋和誌願軍運輸線,抗美援朝戰爭中被擊落的美國飛機戰果,大部分是他們的功勞呢,在空戰中犧牲的蘇聯飛行員就埋在旅順烈士陵園裏。
這對墓碑的男主人名叫瓦西裏耶夫,曾經是一名炮兵少將,女主人名叫耶列諾娃,是一名戰地護士。日俄戰爭結束後,負了傷的瓦西裏耶夫留在中國養傷,耶列諾娃放棄回國機會,留下來護理瓦西裏耶夫,她給了瓦西裏耶夫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日久天長兩個人產生了愛慕之情,成為一對情侶。
“耶列諾娃比瓦西裏耶夫大整整13歲,兩個人的地位相差也很懸殊,很遺憾最終他們沒能結為夫妻。 ”耶列諾娃和瓦西裏耶夫在中國度過了不是夫妻勝似夫妻的30年光陰。 1935年,瓦西裏耶夫因病去世。耶列諾娃悲慟欲絕,為表達對瓦西裏耶夫的愛意,她傾其所有為他建造了一座在當時已是非常講究的墳墓。
“瓦西裏耶夫死後11年,耶列諾娃在思念中走到了生命盡頭,人們將她葬在瓦西裏耶夫的墓旁。 ”當時的耶列諾娃已經沒有錢為自己建造一座漂亮的墓碑,多虧好心鄰居的幫忙才修了一座簡陋的墓碑。聽過這段故事,真為耶列諾娃這位俄羅斯老太太的愛情所感動,現在她和心愛的人在異國的土地上朝夕相伴永遠不分離了。
公墓中守墓人居住的俄羅斯小教堂。
旅順萬忠墓位於旅順口區九三路北側,距旅順汽車站不遠。墓園是為1894年甲午戰爭期間被日軍無辜殘殺三晝夜而遇難同胞建立的,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被日寇屠殺的我兩萬多同胞的安息之處。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日軍向遼南軍事重地旅順口發起進攻,遭到了我愛國將土和群眾的英勇抵抗。11月21日旅順口被日軍攻陷,隨後,日寇對手無寸鐵的旅順百姓進行了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殺,我兩萬同胞慘死往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1895年清軍收回了旅順,1896年11月清軍將士為遇難同胞樹碑建墓,命名為“萬忠墓”。1948年11月及1994年11月,萬忠墓先後重修;1971年3月,墓後增建展室。修葺一新後的墓園,建有2000平方米的旅順萬忠墓紀念館,紀念碑陽刻"萬忠墓"三個大字,碑陰刻有碑文。墓園總麵積9200平方米。墓前重修三間硬山式磚砌享殿,門上懸掛"永矢不忘"匾額。墓園內蒼鬆翠柏陪襯,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旅順蘇軍烈士陵園的兩座紀念塔,勝利塔,中蘇友誼塔,白玉塔,203高地子彈塔,在一個小城區,積聚了六座不同時期的紀念塔,加上旅順萬忠墓的一個墓碑,銘記了大半個旅順口的曆史,這在全國是少有的,但願來此旅遊的人,時間充足的條件下,不要按照旅行社安排那樣幾個景點匆匆一遊,那是領略不到這座小城完整的故事的。
[ZT]
老鄉,讓我們共同分享那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