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小白鴿”劉波老人講述《林海雪原》故事

(2014-07-30 20:10:58) 下一個

作家曲波遺孀劉波老人講述《林海雪原》故事
 

 

 


偵查排長楊子榮



二團副政委曲波

 

 

 


曲波和劉波

 


“我也不像小白鴿,沒有那麽漂亮,我是大塊頭、小眼睛。”

 

  說這話的是創作了經典名作《林海雪原》的作家曲波的遺孀劉波,這句話有著明顯的澄清民間猜測的意味。

  幾十年來,《林海雪原》塑造了一個時代的傳奇,激勵著新中國幾代人,承載著幾代人心中割舍不斷的英雄情結,而這部書寫的就是作者曲波上世紀40年代在東北剿匪的鬥爭經曆。由於書中描寫了“小白鴿”白茹和少劍波的戀情,而少劍波的生活原型又是曲波本人,曲波的夫人也曾是部隊上的人,所以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小白鴿”的原型理所應當就是曲波的妻子劉波。

但此次麵對記者采訪,81歲的劉波老人在回憶丈夫創作《林海雪原》的背後故事的同時,笑著說自己不是“小白鴿”。

  少劍波的故事有80%是我丈夫的真事;“我不是白茹”,但我丈夫說過,“‘小白鴿’是參照我老伴塑造的。她活潑伶俐、聰明能幹,14歲參加抗戰,15歲就成了護士長,我就是以她的性格特征創作了白茹”

  曲波的遺孀劉波今年已經81歲,住在北京一座三層紅色磚樓裏,自1955年來京後,她和丈夫就生活在這裏,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現在,這裏已經是危房,不久將被拆遷。兩室一廳的房子裏家具十分樸素簡單,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曲波的照片掛在已經泛黃的牆上最顯眼處,旁邊掛著許多朋友贈的字畫。劉老雖然已經年過八旬,身體仍然健康,思維非常清晰。

問起在《林海雪原》中的少劍波有多少曲波的影子,劉老想了想說大概占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少劍波是以曲波本人為原型塑造的。聯想到劉老曾經也是部隊上的人,那麽書中少劍波的戀人“小白鴿”是否就是她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劉老先說了一個故事:

  一次,曲波在北京一家醫院看病,正檢查時,來了幾個人,他認出其中一位是賀龍元帥,便忙讓座。賀龍關切地問他是啥毛病、在哪兒工作?當知道他是在鐵路一機部工作後,賀龍突然問道:“你們一機部有一個人寫了一本小說叫《林海雪原》,你認識嗎?”當賀龍得知麵前的這個人就是作者時,十分高興,忽然又問,“你妻子白茹呢,她怎麽沒有陪你來?”曲波忙回答說:“我妻子叫劉波,不叫白茹。”賀龍聽後也一愣,馬上笑著說,“不行,改過來,叫白茹,就叫白茹。”

  劉老說,許多人,包括他們的戰友都以為自己就是白茹。

  “我不是白茹”,她強調,在當時那種艱苦卓絕的情況下,剿匪小分隊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女同誌。她說曲波剿匪的時候,她正在軍區醫院當黨委書記兼院長呢。“我也不像小白鴿,沒有那麽漂亮,我是大塊頭、小眼睛。我本人雖然微不足道,沒什麽成就,但是我比那個小說中的人物好多啦。要說我是二斤,她連半斤也沒有。”老人笑著說。

  但是,老人沒有否認白茹這個創造出來的人物有自己的影子。她介紹說,曲波生前曾經談過“小白鴿”這個藝術形象的創造過程,他說在茫茫的林海中,麵對的是極其凶殘的敵人,惡劣的環境根本不允許帶女兵作戰。而他之所以要寫一個女衛生員,是因為他覺得戰爭是為了和平,如果書中的森林裏除了大雪就隻有野獸和土匪的話,單純的記敘這些就太冷酷、太單調了,所以,他有意識地創造了一個“小白鴿”。而“小白鴿”是參照何人塑造的呢?劉波老人回憶說,“曲波曾經對別人說過,‘小白鴿’是參照我的老伴塑造的。她活潑伶俐、聰明能幹,14歲參加抗戰,15歲就成了膠東軍區後方醫院的護士長,我就是以她的性格特征創作了白茹這位‘萬馬叢中一小丫’,以此烘托和平氣氛。”

  劉波老人還介紹說,“小說初稿完成,到出版社送審時,出版社同誌建議將少劍波與白茹的愛情故事增加篇幅,獨立成章。曲波聽了後,很短時間內就把少劍波和‘小白鴿’的愛情故事擴展了兩章。所以,小說《林海雪原》中的人物有生活的真實也有藝術的創作。”

  在第一次因工作見麵後,1942年,曲波被懷疑是13團的“托派總支書記”,而劉波是後方醫院的“骨幹分子”,倆人被關在一間房中審查,互相安慰、相互照應,越走越近;1946年組織安排他們結了婚
書中的白茹是位迎風傲雪、縱馬馳騁的巾幗英雄,而問到劉波老人在戰爭中的經曆時,老人卻說自己隻是一個平凡人,沒有什麽值得介紹的,但當問到她和曲波相知相愛相守的過去時,老人的眼中亮了一下。

  劉老說她和曲波都是1938年參加八路軍的老革命,兩個人同是山東煙台地區人,參軍後又同在膠東軍區。當時,曲波15歲,而她隻有14歲。曲波在前方作戰,她在後方做醫務工作。參軍第二年,曲波就在膠東軍區5旅13團當上了文化幹事,後來又當上了指導員。而劉波則憑借出色的組織宣傳能力,當上了膠東軍區後方醫院的護士長,並任醫院的黨委委員。

  兩人是在逆境中相識相知相戀的。1941年,曲波作為後勤工作檢查團團長到後方醫院檢查工作,這是劉波與曲波的第一次見麵,雖沒什麽特別的,但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42年,曲波被懷疑是13團的“托派總支書記”,而劉波是後方醫院的“骨幹分子”,巧合的是他們就被關在一間房中進行審查。因為室內有衣櫥隔開,所以他們當時並不知道對方是誰。直到有一天,劉波聽到看押的哨兵喊隔壁曲波的名字時,才知道原來是和那個後勤部政治部的檢查團長關在一起了。於是,她就用報紙扉邊寫上幾個字傳了過去。從那天開始,他們就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互相安慰互相鼓勵,咬緊牙關不說一句違心話,不誣陷任何人。由於日寇緊逼,部隊不得不帶著他們大範圍轉移。曲波與劉波帶著傷痛相互照應著艱難隨隊行軍,厄運使得兩個年輕人越走越近了。

劉老說,那時他倆就很“有名”,因為當時從監獄出來的隻剩下四人,其中就有他們倆。兩人相愛後曾經發過誓,抗戰不勝利不結婚。1946年,曲波住進了劉波所在的醫院,這一年,在組織的安排下,兩個人舉辦了簡樸而熱鬧的婚禮。二人結婚時,和劉波年紀差不多的女同誌都有一大堆孩子了。

  婚後第二天曲波就剿匪去了;轉業後,曲波決心寫一部“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的書;由於怕人笑話隻上過小學的自己自不量力,曲波的創作在“絕密”狀態下開始了

  婚後第二天,曲波就奉命去剿匪,部隊在五常重新編隊,曲波被任命為二團政委,率領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正是曲波與戰友們一起商討剿匪方案,由楊子榮帶5名偵察員裝扮成上山入夥的土匪潛入匪巢活捉了座山雕。

  1948年11月,曲波在遼沈戰役中負重傷,大腿骨折,股動脈斷了。半年後出院的曲波,由於骨頭接得不好,右腿短了4厘米。不久,兩人相繼轉業到地方工作。離開了熱愛的部隊,離開了戰友,曲波創作長篇小說的想法也就在此時萌生。“以最深的敬意,獻給我英雄的戰友楊子榮、高波等同誌!”這就是曲波在《林海雪原》書中的獻詞。

  1954年,在齊齊哈爾車輛廠任職的曲波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創作這部長篇小說,當時曲波是偷偷地寫作。他隻上過小學,怕人家說他寫小說是自不量力,就和劉波商定要絕對保密,連孩子也要瞞過。他白天也掛上門簾,書桌的抽屜一直開著縫,隻要聽到有外人來,他就會下意識地將書稿塞入抽屜,然後再若無其事地招呼來客。所以,直到小說完成,也沒有第三個人知道這件事情。

  因氣惱自己的文字表達不了自己的情感,15萬字的手稿被他付之一炬;寫到楊子榮犧牲的時候,曲波流著淚寫不下去了,最後他舍棄了這段真實經曆,讓楊子榮“活了”下來

  當時劉波擔當起了曲波的專職抄寫員,她也成了這部小說的第一個讀者。劉老回憶說,曲波每寫一章總是待構思好了之後才動筆,一氣嗬成。其中有一章的底稿,是密密麻麻地寫在一個巴掌大的小本子上的,那是曲波在一個無關緊要的會議上一口氣寫完的。那邊不停地寫,這邊不停地抄。劉波的抄寫剛開始也有些手忙腳亂,曲波寫得快,很潦草,不會寫的字還自己造,劉波查字典也查不著,隻好邊猜邊抄。但是,當小說初稿完成了前三章大約15萬字時,曲波感到自己的文字不能表達內心的情感,一氣之下就將原稿付之一炬了。

  開始寫作時,他們的4個子女都已出生,最小的才一兩歲,4個孩子在一起,難免吵吵嚷嚷、打打鬧鬧。如果曲波在寫作,他隻要敲敲牆,外麵的孩子們就會馬上躡手躡腳、屏聲靜氣起來。每謄寫完一章,劉波就隨手揪一段正給孩子織毛衣的毛線把文稿裝訂起來,所以裝訂文稿的線都是五顏六色的。

劉波老人記得很清楚,當寫到楊子榮犧牲的時候,曲波流淚了。那天曲波第一次把自己的妻子叫醒,淚流滿麵地說寫到楊子榮犧牲時他寫不下去了。最後,曲波舍棄了這段真實的經曆,他讓楊子榮“活”了下來,又和少劍波一起投入到了新的鬥爭中去。

  小說寫成之後,兩個人不知道該怎麽出版,正好街對麵有一個出版社,他們就買了塊布,裁成兩個包袱皮,把書稿包上就送去了。進去一問才知道,這是個譯文出版社,不出他這樣的書。經這裏的編輯指點,他們才找到了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又將小說推薦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來,曲波正式給這部小說定名為《林海雪原》。

  1957年9月,此書問世,塑造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ZT李振村]

 “小白鴿”劉波老人講述《林海雪原》故事

 《林海雪原》作者的波瀾人生


 《 山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 》
 幾曾回首:
“小白鴿”劉波老人講述《林海雪原》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gcdgmd 回複 悄悄話 我母親和劉波一起在北醫大同事過,當時劉波送了一本“林海雪原”精裝本給我母親,還提了字,署名就是劉波。 我母親後來回上海工作,帶回到上海,可惜文化大革命中丟了,實在很遺憾。 當時這本書可謂是家喻戶曉,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聽弄堂裏大一點的小朋友講故事,那神氣勁,什麽楊子榮,小白鴿,鄭三炮,蝴蝶咪,。。。, 後來母親回上海,我才看到原作。 一晃都五十多年了。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但樣板戲裏的楊子榮倒是很像真楊子榮。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電影裏少劍波是張勇手扮演的,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少劍波相比遜色多啦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萬馬軍中一小丫,

  顏似露潤月季花。

  體靈比鳥鳥亦笨,

  歌聲賽琴琴聲啞。

  雙目神動似能語,

  垂髫散湧瀑布發。

  她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她是晨曦仙女散彩霞。

  誰信小丫能從戎?

  誰信小丫能飛馬?

  誰信小丫能征戰?

  誰信小丫能萬裏剿討動殺伐?

  雪埋北國軍令動,

  誰都嫌她太嬌娜。

  小丫利詞誌不貶,

  隨軍步履不要馬。

  小丫小力佩小槍,

  囊負靈丹雪原踏。

  山險澗惡人如墮,

  林恐雪怖膽如炸。

  野獸蜂蜂多賽蟻,

  惡匪凶凶毒似蛇。

  容顏仍賽月季花。

  奶頭飛躍千尺狼牙澗,

  威虎飛滑萬座奇山峽。

  蘑菇爺爺譽她是“靈芝”,

  夾皮叔叔譽她是“女俠”。

  冰天雪地大氣凝,

  寒氣刺骨如刀刮。

  勇士身僵神凍衰,

  足潰手裂難征殺。

  怎不使人雙眉皺,

  怎不使人兩手搓。

  小丫雪地覓妙藥,

  徹夜不眠施醫法。

  靈丹一敷潰痕愈,

  勇士體健心開花。

  她是雪原的白衣士,

  她是軍中的一朵花。

  她是山巒叢叢的一隻和平鳥,

  她是林海茫茫的一個“小美俠”(我也這樣稱呼她)。

  漫天風雪尋常事,

  奇荒闖陣榮春華。

  輕筆淡描小丫譜,

  雪鄉我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