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抗日戰爭中日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2014-01-05 07:53:12) 下一個

抗日戰爭中日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就雙方軍力的比較而言,日本的陸軍常備兵力為十七個師團,三個航空司令部,以及炮兵、騎兵、戰車、化學兵等特種部隊,總兵力三十八萬,但是擁有四百萬服過兵役,可以直接動員參戰的後備部隊。當時日軍的師團,兵力編組上,相當於我國的軍,最高指揮官是中將;日本的旅團,相當我國的師,最高指揮官是少將編階;日本的聯隊,相當我國的旅,最高指揮官是上校編階。日本「軍」的編組,彈性極大,兵力比中國的集團軍還要大。

當時中國的陸軍部隊共有一百八十三個師,以及炮兵、騎兵等特種部隊,總兵力為一百八十萬人,但是這些部隊的編組、裝備、訓練,可以說是比「八國聯軍」還要複雜與混亂。真正經過整編的部隊,隻有二十個師(同時多數的進口武器還沒有到手),同時華軍根本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部隊,征兵製度也才剛剛開始在部分地區試辦,因此當時中國的人口雖多,但是能夠征用的兵源卻相當的缺乏,素質更低(單是體檢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因此部隊的實際人數,比編製上的規定要少許多,當時叫做「空名」。

在陸軍戰力中,日軍擁有訓練嚴格有素的軍士官兵,以及重炮火力、加上戰車、靈活的通訊設備以及大殺傷力的化學武器,並有良好的海空火力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日軍對於中國的情報搜集,可以說是非常的深入與完整,後勤與兵力補充非常的具有效率(日軍甚至擁有中國內地詳細與精確的地圖,但是華軍卻有時連粗劣的地圖都沒有)。反觀中國陸軍部隊在戰場作戰時,最為缺乏的是攻堅的重炮、反戰車(坦克)武器及步兵用的輕重支持火力,此外中國軍隊的通訊與保密均差,後勤、醫療(幾乎完全沒有醫療可言)與兵力補充係統,可以說是亂無章法。

在海軍而言,日本擁有完全自行設計與生產的世界一流的海軍武力,日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艦、航空母艦等完整的艦隊,共有285艘大型的軍艦,海軍總噸位為一千四百萬噸。而中國隻有能夠在內河與沿岸活動、小型、陳舊的艦艇57艘,五萬九千噸。因此以海軍的戰力而言,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是連正麵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備,隻能進行偷襲、爆破以及施放水雷作戰。

就空軍而言,日本擁有自己設計與生產的各式空軍飛機,其中屬於陸軍的航空部隊有三十個聯隊,一二八個中隊,1774架戰機。屬於海軍的飛機共有730架,布署在航空母艦上。而中國隻有購買二手與拚裝的各國不同型的飛機305架,分成三十二個中隊,更不要提中國的訓練與後勤支持,在係統、經費與訓練上的複雜與落後了。

 
中日雙方總體國力的比較

當時,日本已是二十世紀的軍事強國,有著健全的工業化生產基礎,陸海空軍隊所使用的先進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設計與生產的,日軍又有先進以及完整的軍事組織體係與半世紀以上的征兵製度,因之日本的軍力,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都是現代化的作戰結構。而中國還是處在十九世紀的落後國家,主要的軍事觀念還是來自一批前清遺老的領導人物,仍然以複雜的個人關係做為運作的基礎,率領一支近乎文盲的軍隊,剛剛開始知道運用買來的一些二手軍火,國家既沒有工業化的經濟結構來支持戰爭的後勤需要,就連征兵製度以及全民動員的總體戰,還是完全在摸索的階段。 從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入侵中國東北的領土起,中日雙方就處在不斷的對立與危機之中,其中也經過幾次局部與激烈的戰火衝突,但是中日雙方一直沒有正式的宣戰,中國在近五年又十個月的折衝與忍讓下,被日本占領了整個東北,一半的內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五千多萬的中國人成為亡國奴。日本在中國的境內,事實上取得全部帝國主義宗主國為所欲為的特權,但是日本對於自己能否取得對抗蘇聯及與美國決戰的戰略優勢,仍然充滿著不確定,因此對華的侵略也就逐步的越陷越深,終於在盧溝橋事變的衝突中失控,迫使中國選擇了最後關頭的全麵抗日作戰。

中日雙方這場全麵與持續的曆史大決戰,總共進行了八年一個月又三天,兩軍雙方總共進行過二十二次的會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十萬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戰鬥(雙方兵力在一萬人以上),以及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戰,中國軍方傷亡了三百六十萬人,日軍傷亡了一百一十萬,中國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萬人,接近六千億美元的財產以及無數的文物遭到日軍的摧毀與劫掠。曆史上戰爭勝敗的主導關鍵,是在於政略與戰略的高下。隻有在戰略上,能夠主動與支配整個戰局,才會導至最終的戰爭勝利,而在戰場上的一些勝負表現,實在是兵家常事而已。中國是在戰爭的各個層次上,都落後於日本,但是中國一直掌握戰略的主動,中國人不怕犧牲,結果獲得了最後勝利。假如用最為簡單的方式來歸納中日之戰的勝敗基本原因,那麽就是中國做到了「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中國也絕不停止抗戰」,但是日本做不到「一億人玉碎」的犧牲。
 
蔣介石在日軍無止境的步步進逼和國內外抗日呼聲鋪天蓋地的勢頭下,終於順應了曆史潮流,毅然摒棄了妥協政策,決定操起平倭之劍,回擊日本的野蠻侵略。17日,國共雙方開始在廬山舉行談判。同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語氣悲壯地宣稱:"政府對於盧溝橋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立場和方針。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隻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抗戰決心已下,但蔣介石心裏絲毫沒有輕鬆和振奮的感覺。他麵對的倭寇畢竟很強大,陸軍屬世界強國,海軍列世界第三,空軍雖未單獨列出軍種,但分在陸、海軍中的數千架飛機足以使其躋身當時的世界前列。日本,當時在亞洲是令任何國家生畏的一隻"倭腳虎"。 麵對這樣的對手,蔣介石難免發怵。但老虎要吃人,不自衛也沒辦法,他沒有選擇,因而隻能操起當時尚未鑄造完畢的平倭之劍。

早在1935年,蔣介石逐漸穩定了在長江流域的統治後,眼見西方諸國紛紛套購中國銀元,轉嫁經濟危機,遂在英國的幫助下開始實行"廢兩改圓"用法幣。此舉不但加強了南京中央政府混亂的金融,而且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因而建立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靠此基礎,並在德國軍事顧問團的指導下,南京政府購進大批新式武器,進行國防現代化的建設。為了加強部隊的裝備以備對日抗戰,1936年初,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了個陸軍整理處,以少壯派軍事幹將陳誠為主任,負責進行陸軍的整頓和裝備工作,預計到1938年完成60個調整師。經過整編的調整師,人員和武器裝備為:官兵10923人,步騎槍3800餘支,輕重機槍328挺,各式火炮與迫擊炮46門,擲彈筒243具。"七·七"事變爆發前,隸屬國民政府的182個步兵師中,隻有50個師整編完畢,而且因中國工業落後,所謂調整師也隻充實了部分近戰武器。受外匯限製,從海外進口火炮計劃多未完成。此外,直屬軍政部的還有炮兵旅4個,戰車約600輛,以及高射炮部隊等。

當時,說中國軍龐大不假。抗日戰爭爆發前,屬於國民政府的陸軍,其編製為49個軍,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步兵旅,9個騎兵師,6個獨立騎兵旅,20個獨立騎兵團,總兵力高達170餘萬人。抗日戰爭開始後,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方軍閥部隊紛紛接受國民政府改編,開赴抗日戰場,蔣介石嫡係部隊也擴大編製,很快,總兵力達到200萬人。

中國的海軍經蔣介石多年經營,在抗戰前已有艦艇100艘,總計為7萬噸,計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炮艦16艘,內河炮艦13艘,魚雷艦及運輸船8艘,陸戰隊約3800人。全部艦艇編成4個艦隊。第一艦隊係沿海艦隊,第二艦隊係長江艦隊,司令部均設在上海;第三艦隊係東北海軍,司令部駐威海衛;第四艦隊係廣東海軍,司令部設在廣州。但令蔣介石不安的是,各艦艇大都是清朝遺留下來的舊式艦船,裝備落後,火力微弱,不足與日本現代化艦隊抗衡。

中國空軍以東北空軍為強,"九·一八"事變,數百架戰機卻均落入日本人之手。蔣介石建立南京政權後,為對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軍作戰,始積極組建空軍。截至"九·一八"事變,已有飛機100餘架。因戰鬥力弱,1932年的淤滬會戰和這之後的長城諸役均遠飛後方避戰。從1933年起,美國人幫助蔣介石擬定了建設空軍三年計劃,在杭州設立航空總校,於洛陽、廣州、龍州設立分校,培養駕駛員和地勤人員,並從美國和意大利進口飛機,空軍始初具規模。1936年夏,蔣介石搞垮陳濟棠,吞並了廣東飛機100餘架。當年冬,蔣介石50壽辰之際,發動全國各界獻機祝壽,又得飛機100餘架。至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的空軍飛機數目計:偵察機251架,戰鬥機212架,轟炸機257架,全部從國外進口而來。但與日本人數千架精良的戰機相比,中國空軍仍顯遜色。

從總體上說,蔣介石對自己手下龐大的軍隊是既寄予厚望,又深感難以倚重,尤其還有一種難以意會的內部因素。中國廣闊的幅員和交通不便,長期來造成了各地軍閥的武裝割據,中國對外宣稱早已統一,但中國軍隊離統一還相去甚遠。當時,蔣介石要想調兩廣或四川的軍隊,不知要費多大的勁,還未必能辦成。因此,在中國近200萬的龐大軍隊中,從北伐起跟隨蔣和被戰敗而改編為中央軍的30個師以及大量的軍閥部隊,蔣介石調動、使用均感困難。這些部隊難調、難用且不說,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強否也成疑問。當時,這些受製於某一軍閥的私人部隊有自己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帶領,並有完全不同於中央軍的獨立的軍需製度,而且編製也不統一,光一般的師就有甲、乙、丙三種師之別。更令蔣介石沮喪的是,這些部隊的裝備太差,武器裝備千差萬別。


更多的網友請看:
1.  幾曾回首:抗日戰爭中日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可憐無數山 回複 悄悄話 這怎麽對得起三千多萬抗戰犧牲的戰士和老百姓

=====

為什麽對不起他們?又沒說他們不抗日。就好比說趙構不抗金,不能抹殺嶽飛抗金一樣。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蔣委員長在抗日戰爭中領導全中國人民????起抗戰取得最後的偉大勝利。中共一貫宣傳說蔣介石躱在峨眉山不抗戰真反共。這怎麽對得起三千多萬抗戰犧牲的戰士和老百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