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我這樣敘說:"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我在海洋上遠航過,我在天空上飛行過,但在我們的母親河流長江上,第一次,為這樣一種大自然的威力所吸攝了。”
朦朧中聽見廣播到奉節。停泊時天已微明。起來看了一下,峰巒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啟碇續行,我到休息室裏來,隻見前邊兩麵懸崖絕壁,中間一條狹狹的江麵,已進入瞿塘峽了。江隨壁轉,前麵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陽光,象橫著一條金帶,其餘天空各處還是雲海茫茫。瞿塘峽口上,為三峽最險處,杜甫《夔州歌》雲:"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古時歌謠說:"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猴,瞿塘不可遊;灩澦大如龜,瞿塘不可回;灩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這灩澦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對準峽口。萬水奔騰一衝進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個粉碎。現在,這巨礁,早已炸掉。不過,瞿塘峽中,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麵形成無數遊渦,船從漩渦中衝過,隻聽得一片嘩啦啦的水聲。過了八公裏的瞿塘峽,烏沉沉的雲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雲,一注陽光象閃電樣落在左邊峭壁上。右麵峰頂上一片白雲象白銀片樣發亮了,但陽光還沒有降臨。這時,遠遠前方,無數層巒疊嶂之上,迷蒙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你看,繹紫色的山峰,襯托著這一團霧,真美極了。就象那深穀之中向上反射出紅色寶石的閃光,令人仿佛進入了神話境界。這時,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繽紛:兩麵巨岩,倒影如墨;中間曲曲折忻,卻象有一條閃光的道路,上麵蕩著細碎的波光;近處山巒,則碧綠如翡翠。時間一分鍾一分鍾過去,前麵那團紅霧更紅更亮了。船越駛越近,漸漸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筆立於紅霧之中,漸漸看清那紅霧原來是千萬道強烈的陽光。八點二十分,我們來到這一片晴朗的金黃色朝陽之中。
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麵陽光垂照下來,下麵濃霧滾湧上去,雲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處看到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炯挪,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遊來的客人說:"你看,這就是巫山巫峽了。""江津"號緊貼山腳,進入峽口。紅通通的陽光恰在此時射進玻璃廳中,照在我的臉上。峽中,強烈的陽光與乳白色雲霧交織一處,數步之隔,這邊是陽光,那邊是雲霧,真是神妙莫測。幾隻木船從下遊上來,帆篷給陽光照的象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峽卻越來越狹,前麵兩山對峙,看去連一扇大門那麽寬也沒有,而門外,完全是白霧。
八點五十分,滿船人,都在仰頭觀望。我也跑到甲板上來,看到萬仞高峰之巔,有一細石聳立如一人對江而望,那就是充滿神奇縹緲傳說的美女峰了。據說一個漁人在江中打魚,突遇狂風暴雨,船覆滅頂,他的妻子抱了小孩從峰頂眺望,盼他回來,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終未回來,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至今還在那兒等著呢!……
如果說瞿塘峽象一道閘門,那麽巫峽簡直象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船隨山勢左一彎,右一轉,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開一幅絕好的風景畫。兩岸山勢奇絕,連綿不斷,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態,人們給它們以很高的美的評價和命名,顯然使我們的江山增加了詩意,而詩意又是變化無窮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從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歎號;突然是綠茸茸草阪,象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特別好看的是懸岩上那一堆堆給秋霜染得紅豔豔的野草,簡直象是滿山杜鵑了,峽急江陡,江麵布滿大大小小漩渦,船隻能緩緩行進,象一個在叢山峻嶺之間慢步前行的旅人。但這正好使遠方來的人,有充裕時間欣賞這莽莽蒼蒼、浩浩蕩蕩長江上大自然的壯美。蒼鷹在高峽上盤旋,江濤追隨著山巒激蕩,山影雲影,日光水光,交織成一片。
十點,江麵漸趨廣闊,急流穩渡,穿過了巫峽。十點十五分至巴東,已入湖北境。十點半到牛口,江浪洶湧,把船推在浪頭上,搖擺著前進。江流剛奔出巫峽,還沒來得及喘息,卻又衝入第三峽西陵峽了。
西陵峽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凶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船一下象流星隨著怒濤衝去,一下又繞著險灘迂回浮進。最著名的三個險灘是:泄灘、青灘和崆嶺灘。初下泄灘,你看著那萬馬奔騰的江水會突然感到江水簡直是在旋轉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漩渦,使得"江津"號劇烈震動起來。這一節江流雖險,卻流傳著無數優美的傳說。十一點十五分到姊歸。據袁崧《宜都山川記》載:姊歸是屈原故鄉,是楚子熊繹建國之地。後來屈原被流放到汨羅江,死在那裏。民間流傳著: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羅江畔,看見他峨冠博帶,美髯白皙,騎一匹白馬飄然而去。又傳說:屈原死後,被一大魚馱回姊歸,終於從流放之地回歸楚國。這一切初聽起來過於神奇怪誕,卻正反映了人民對屈原的無限懷念之情。
秭歸正麵有一大片鐵青色礁石,森然聳立江麵,經過很長一段急流繞過泄灘。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號用盡全副精力,戰抖著,震顫著前進。急流剛剛滾過,看見前麵有一奇峰突起,江身沿著這山峰右麵駛去,山峰左麵卻又出現一道河流,原來這就是王昭君誕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記起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我們遙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著山峰進入一道無比險峻的長峽兵書寶劍峽。這兒完全是一條窄巷,我到船頭上,仰頭上望,隻見黃石碧岩,高與天齊,再駛行一段就到了青灘。江麵陡然下降,波濤洶湧,浪花四濺,當你還沒來得及仔細觀看,船已象箭一樣迅速飛下,巨浪為船頭劈開,旋卷著,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蕩開去。江水象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船上的同誌指著岩上一片鄉鎮告我:"長江航船上很多領航人都出生在這兒……每隻木船要想渡過青灘,都得請這兒的人引領過去。"
中午,我們來到了崆嶺灘眼前,長江上的人都知道:"泄灘青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可見其凶險了。眼看一片灰色石礁布滿水麵,"江津"號卻拋錨停泊了。原來崆嶺灘一條狹窄航道隻能過一隻船,這時有一隻江輪正在上行,我們隻好等下來。誰知竟等了那麽久,可見那上行的船隻是如何小心翼翼了。當我們駛下崆嶺灘時,果然是一片亂石林立,我們簡直不象在浩蕩的長江上,而是在蒼莽的叢林中找尋小徑跋涉前進了。
(1960年)
3。賞析:
文章開宗明義:“在信中,我這樣敘說:‘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其中“雄偉而瑰麗”是該文的文眼,它不僅是作者在三峽航行的總體感受,也是三峽景物的共同特征。何謂“雄偉”?“雄偉”是一種充滿陽剛之氣的壯美,它“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穀,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姚鼐語)”;何謂“瑰麗”?“瑰麗”是一種充滿陰柔之氣的秀美或優美,它“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姚鼐語)”。何謂“雄偉而瑰麗”?“雄偉而瑰麗”即剛中有柔、剛柔相濟的映襯美,這就是交響樂的共同特征,這就是長江三峽景物的共同特征。?
作者寫瞿塘峽:“峰巒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氣象雄渾;“隻見前邊兩麵懸崖絕壁”,氣勢雄奇;“萬水奔騰,衝進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氣魄雄偉。這些都緊扣文眼中的“雄偉”,這是壯美。吳德旋在《古月樓古文緒論》中說:“文章之道,剛柔相濟。”作者依照這一美學原理,於是轉筆寫柔:“烏沉沉的雲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雲,一注陽光像閃電樣落在左邊峭壁上,右麵峰頂上白雲像銀片樣發亮了,但陽光還沒有降臨。這時,遠遠前方,層巒疊嶂之上,迷蒙雲霧之中,忽然出現一團紅霧。你看,絳紫色的山峰襯托著一團霧,真美極了,就像那深穀之中反射出紅色寶石的閃光,令人仿佛進入了神話境界。這時,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繽紛:兩麵巨崖,倒影如墨;……近處山巒,則碧綠如翡翠。”文中用濃墨重彩極寫峽頂上、江流上的“色彩繽紛”,突出了文眼中的“瑰麗”,這是優美。?
如果說瞿塘峽的壯美與優美是分層描寫的話,那巫峽的壯美與優美則是合寫的,如“抬頭望處,已是巫山。上麵的陽光垂照下來,下麵的濃霧滾湧上去,雲蒸霞蔚,頗為壯觀。”“陽光”、“霧”、“雲”、“霞”,這些都是屬於陰柔範疇的景物,但在“霧”前加了“濃”,在後加了動詞“滾湧”,在“雲”、“霞”後加了動詞“蒸”、“蔚”,便使景物由靜變動,由優美變為壯美,這時剛柔便融為一體了。又如寫第一峰:“山如斧削,雋秀婀娜。”前者是剛健,後者是柔媚,這正是蘇軾講的“剛健含婀娜”的那種剛柔相濟的美。又如寫巫山十二峰的詩意:“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從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歎號;突然是綠茸茸的草阪,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前者令人恐怖、驚懼,這是壯美的最高效果;後者令人愉悅、陶醉,這是優美的本質特征。二者合而為一,令人張而後弛,其樂無窮。又如“山影雲影,日光水光,交織成一片”,這時的壯美優美也自然融為一體了。剛柔相濟,能創造出一種完美的意境,能提升作品的審美價值,能給讀者以多層麵的藝術享受。?
寫西陵峽:“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兩個“處處”,表明隻有壯美可寫,而無優美可言,但這難不倒高明的作者:“這一節雖然險,卻流傳著無數優美的傳說。”沒有優美的景物,卻有優美的傳說,真是異想天開!這“無數優美的傳說”,不僅給西陵峽創造出一個剛柔相濟的完美的藝術境界,也給全文獨具匠心的構思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劉白羽先生的《長江三峽》,它不像一般山水遊記寫景物的“各自特點”,而是用審美的眼光,從美學的角度來寫三峽的共同的美——雄偉而瑰麗,來寫它的壯美與優美的映襯美,和諧美。從文中點出“壯觀”、“壯美”看,作者突出三峽的壯美是明顯的;從文中寫“色彩”用墨如潑、寫西陵峽以優美傳說作替補看,作者強調三峽優美的意圖也是顯而易見的。有剛有柔,雄偉瑰麗。
劉白羽《長江三日》寫的是作家乘“江津”號自重慶順流而下。穿過三峽的沿途見聞與感受。在作者筆下,江輪在前進,景色在變幻,思潮在翻騰。船出夔門,夜色降臨,天空江上一片雲霧,電光閃閃,水天、風霧渾然一體。在這雄偉長江的夜航之中,作者感到整個宇宙,都展現在胸前,好像不是一隻船,而是自己正在和江流搏鬥而前,仿佛我們所經曆的大時代突然一下子集中地體現在這奔騰的長江之上。“曙光就在前麵,我們應當努力。”一種莊嚴而美麗的思想由然而生。當船過瞿塘,天晴日朗,但見,兩岸巨岩,倒影如墨;中間江麵,碎光蕩漾;近處山巒,綠如翡翠;遠處群峰,如紅寶石閃光,又是一幅色彩繽紛,萬千氣象的畫麵。而當江輪在那江流特別凶惡的西陵峽,越過旋渦萬千,巨礁聳立的泄灘,江麵陡降,波濤洶湧的青灘,看到一隻木船逆流而上的情景時,便頓然悟到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不管航道多麽複雜艱難,隻要人們從洶湧浪濤中掌握一條前進途徑,就會戰勝大自然了。長江三日的第三天,船出西陵峽,江麵頓然開闊,這時:碧波雪浪,海鷗翩飛,水天柔和,江船寧靜,可是,作家的心潮,卻在劇烈地翻湧,他又被盧森的《獄中書簡》,帶到那艱苦而悲壯的鬥爭年代:風雨雷電中,響著夜鶯銀鈴般的啼叫聲;灰深深的天空上,一塊玫瑰色的雲彩湧現在東方——“不論我到那兒,隻要我活著,天空、雲彩和生命的美就會跟我同在。”這是一位革命戰士對光明的強烈向往,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在作者筆下,長江三峽氣象萬千的壯麗景色,同作家胸中洶湧澎湃的戰鬥激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作品充滿著一種時代精神,戰鬥激情和英雄光彩。
劉白羽的散文詩意更多表現為壯美、明快,充滿哲理。《長江三日》中,作者以遊蹤為引線,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波濤洶湧的長江,奇偉壯麗的三峽。作者筆下的長江一會兒激流澎湃,濤如雷鳴;一會兒安靜溫柔,像微微拂動的絲綢;一會兒萬瀑懸空,砰然萬裏;一會兒旋轉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旋渦。仿佛長江在高唱、在低吟、在咆哮、在深思。那雲霧變幻、朝暉夕照、電閃雷鳴,更給這顯示大自然生命力的河流增添了無限的詩意。作者把我們帶到了那變化莫側的水上世界。閱讀這篇遊記,就像是欣賞一幅壯麗的三峽風光圖,給人以昂揚向上的力量和一種奇偉、剛健的美的享受。但是,作者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而是與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聯係起來了。“我覺得這是我們所經曆的大時代突然一下集中地體現在這奔騰的長江之上。是的,我們的全部生活不就是這樣戰鬥、航行、穿過黑夜走向黎明的嗎?”由於這一思想的熔鑄,江輪便成為我們整個革命事業的詩意象征了。文章雖然落墨於山河畫卷,卻處處著眼於哲理的詮釋,因此,氣勢壯闊,格調高昂。讀起來扣人心弦,使人精神振奮。
劉白羽的散文在結構上,以“意”為帥,以抒情為牽引線,散文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是隨著感情的發展變化而搖曳鋪陳的。因此,他的散文結構揮灑自如,波浪起伏,跌宕有致。《長江三日》描寫自重慶到武漢之間長江兩岸的綺麗風光,作者用“戰鬥、航進、穿過黑夜走向黎明”的哲理思索貫穿全篇,在此基礎上,作者一會兒打開大合,簡筆寫意;一會兒濃墨重彩、精勾細勒;一會兒運用精辟的比喻;一會兒說古道今,隨著江輪的航進,奇峰、急流、險灘、暗礁、麗日、風霧在哲理思索的紅線牽引下,按照作品感情發展的脈絡,貫穿起來,揮灑自如地勾勒了這幅氣勢磅礴、神采盎然的山水長篇。它濃密而又淡遠、簡約而又細膩,神情逼肖而又變幻多姿,充分地表達出劉白羽散文的雄健渾厚、優美細膩的風格。
劉白羽散文的語言風格與其作品的思想內容是統一的。深刻的哲理、磅礴的壯懷以及燦爛的山川、江河,一但孕育成散文的意境,優美濃烈的文詞便奔湧於筆端了,試想,麵對氣象萬千的長江,沒有一支濃妝豔抹的彩筆,巨幅畫卷是不能製作的;麵對撲麵而來的奇特景致,沒有豐富美麗的語言以及駕馭這種語言的能力,戰鬥的詩情就不可能抒發得如此壯美。《長江三日》中,作者用淋漓的彩墨描繪雄偉壯美的長江風景“萬水奔騰一樣衝進峽口便直奔巨石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個粉碎”,“江麵陡然下降,波濤洶湧,浪花四濺”,壯觀的場麵,與作者胸中洶湧澎湃的戰鬥激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給人以強烈、壯觀、豪邁之感。總的看,劉白羽的語言暢達、熱烈、明朗,如滔滔江河,一瀉千裏。
劉白羽的許多散文,經常采用一些引文,精粹巧妙,給文章增添了光彩,開拓了思想境界。在《長江三日》中,作者引用的詩文很多,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毛澤東的;有革命先驅者盧森堡
的;有古代詩人李白、杜甫、蘇軾的,還有古人袁菘書中的典故。比如:“曙光就在前麵,我們應當努力。”這是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的結句,引在文中,與散文描寫的“夜航”景色融合得天衣無縫,使文章增添了哲理性,從而凝聚出全文意境的焦點——“戰鬥、航進、穿過黑夜走向黎明。”作者借用這些引文,製造了氣氛、烘托了環境、抒發了感情,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整個作品的格調相和諧。同時,還給讀者一種鮮明、生動的情趣,而且為作品增加了一層色調、一層詩意。
總之,劉白羽散文的風格,剛健、雄渾、鮮明、飄逸,氣勢磅礴如萬馬奔騰。
4。雄偉驚險秀美的長江三峽
雄偉的瞿塘峽
驚險的巫峽
驚險的巫峽
巫峽晨韻
瞿塘峽秋色
西陵峽水魂
機動船拖起的波浪
航行在巫峽中的船
長江三峽位於長江中的重慶奉節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的一段大峽穀,全長191公裏。長江三峽並非完整峽穀,峽穀段總長約為90公裏,多段峽穀間以寬穀相隔。
三峽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裏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西端的瞿塘峽,從奉節白帝城到巫山大溪鎮,長8公裏,是三峽中最短但最雄偉的峽穀。赤甲、白鹽兩山夾江而立,河穀最窄數十米,穀深1000米以上,構成夔門,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杜甫曾言:“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中間的巫峽,西起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管渡口,綿延45公裏,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穀幽深曲折,由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是三峽中最長最完整的峽穀,俗稱“大峽”。巫峽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兩岸的巫山十二峰,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
東端的西陵峽,西起秭歸香溪口,東至宜昌南津關,約長66公裏,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整個峽區由高山峽穀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麵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因此有:“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穀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葛洲壩的修建,影響和破壞了三峽原生的自然狀態和文化狀態,使長江三峽的景色大打折扣。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在“選美中國”的評選中,長江三峽獲取中國最美的十大峽穀的第三名。
美麗中國,最美峽穀。
文:靜心山水
圖:精選自互聯網——百度、google、搜搜、搜狗、雅虎、新浪博客圖片等。
[ZTe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