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戰是宋朝末年宋朝軍隊與元軍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的存亡。相傳宋元雙方投入軍隊30餘萬,戰爭的最後結果是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此次戰役之後,宋朝也隨之覆滅。
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範大舉進攻趙昺朝廷。隨後,攻占廣州不久的西夏後裔元軍將領李恒也帶領軍隊也加入戰事。相傳起初宋軍兵力約有20萬,戰船千多艘;元軍隻有2萬人,戰船五十餘艘,北方人不習海戰,多暈眩不支。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為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乘風縱火衝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砍柴的道路。宋軍吃幹糧十餘日,口幹舌躁,許多士兵以海水解渴,臉部浮腫,大量嘔泄。張世傑率蘇劉義、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範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宋軍在與怒濤般的元軍鐵騎對陣之時兵敗如山倒,宋軍敗局已定,宰相陸秀夫知道已沒有逃脫的可能,便把自己的妻子兒子趕下大海,然後對趙昺說:"事已至此,陛下當為國捐軀。德佑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趙昺身穿龍袍,胸掛玉璽,隨陸秀夫跳海自盡。十萬餘名之將士亦全數殉難。宋將張世傑計劃到占城後整頓軍馬,再圖恢複,但中途船隊遭遇台風,舟覆人亡,幸存士卒為張世傑焚屍殮葬,南宋這支殘存的抵抗力量至此完全覆沒。
宋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嚴複指出:"若論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曆史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惡為善,姑不具論,而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陳寅恪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由是言之,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應致力者。"他們對宋朝曆史文化異乎尋常的重視,無疑是發人深思的。但是宋朝重經濟,輕國防,以致最後長江以北半壁江山淪於金人之手,而南宋小朝廷隻能偏安江南一隅。但南宋還是繼承了一點漢唐的勇武和抵抗精神,在蒙古軍隊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是最後一個亡於蒙古軍隊的國家。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麵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紀,是蒙古勢力崛起以後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的一場戰爭。其中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是蒙古軍隊唯一一個沒有攻克下的城市。
崖山之戰之後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亡國滅種!南宋的滅亡是中國曆史的重大轉折,不僅僅是漢族政權的徹底滅亡,更標誌著在南宋時期得到長足發展的工商業、高科技、農業、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製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製度等等都中斷了。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饑餓的人口,那麽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但三百多年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身邊隻有一個太監王承恩,更別提什麽陸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說整個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複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曆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製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麵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更多的宋蒙之戰請看:
1. 釣魚城之戰
2. 襄樊之戰
3. 伯顏取臨安之戰
4. 崖門海戰
5. 宋朝時期的全部戰爭年表
更多的宋朝戰爭請看:
1. 北宋統一戰爭
2. 宋遼戰爭
3. 宋東京保衛戰
4. 宋金和尚原之戰
5. 宋金順昌之戰
6. 宋金郾城、穎昌之戰
8. 宋金柘皋之戰
9. 宋金唐島之戰
10. 宋金採石之戰
11. 馮八飛教授評嶽飛 (第一部分)
12. 馮八飛教授評嶽飛 (第二部分)
13. 馮八飛教授評嶽飛 (第三部分)
其它的蒙元戰爭請看:
1. 元朝時期的全部戰爭年表
2. 蒙古西征之戰
3. 蒙金之戰
4. 元日戰爭
5. 明蒙之戰 1 -- 明成祖遠征漠北之戰
6. 明蒙之戰 2 -- 明京師保衛戰
7. 明蒙之戰 3 -- 明軍北上滅元之戰
8. 明朝時期的全部戰爭年表
9. 明取元大都之戰簡析
更多的網友的評論請看:
1. 我的中國:宋蒙之戰
2. 網上談兵:宋蒙之戰
3. 幾曾回首:宋蒙之戰
崖門海戰基本不是海戰。海口河道的戰鬥。真正的海戰是“井澳大海戰”。
見“井澳大海戰: 陳宜中的英雄標簽” 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869595 或 http://club.history.sina.com.cn/thread-55233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