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3)
2015 (255)
2016 (128)
2017 (95)
2018 (70)
2021 (46)
2022 (50)
2025 (9)
現代社會,環境複雜,麵對各種挑戰、困境、挫折,如何麵對,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去解決成長中的每一個困難,那麽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讓他們學會以平和的心態,樂觀地對待所有挫折,才是幫助孩子的最好辦法。快樂的心情隨時會變壞,而快樂的性格可以將不好變成好。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步入成功之道,那麽就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活潑可愛的快樂性格。
美科學家:快樂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人們通常認為成功會使人快樂,但美國科學家對有關的研究成果分析後得出結論認為,這一說法應該倒過來說更恰當,快樂才是促使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在《心理學通報》月刊上報告說,他們針對27.5萬人有關“進取、成功及快樂之間的關係”的研究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快樂的人似乎更樂意樹立並努力實現一個個新的目標,這會進一步增強其樂觀積極的情緒。
研究負責人、加州大學河邊分校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博士說,對過去有關的225項研究結果進行的分析表明,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長期擁有快樂感的人比那些感覺不怎麽快樂的人更加成功。快樂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積極樂觀的情緒。
柳博米爾斯基博士說:“這可能是因為快樂的人體驗到的往往是積極的心態,這會促使其更加積極地工作嚐試達到新的目標。當人感覺快樂時,也會更容易感覺自信、樂觀、充滿活力,周圍人也會覺得他友善可愛、令人愉悅。”
他們共分析了3種類型的研究數據,即橫向比較、縱向比較、設計實驗,來確定快樂、進取與所謂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橫向比較選取不同領域的人回答特定問題,縱向研究會選取一個時間段來分析被調查人群的行為,而設計實驗則通過設定不同的條件,得出不同的結果。
這3種類型的研究結果都表明,快樂確實會對人的行為產生良性促進作用,讓人在工作、人際關係甚至身體健康上獲得進一步“成功”。柳博米爾斯基說,此前大多研究都假設“快樂源自成功”,“而我們的分析提供了強有力證據,證明快樂在許多情況下,會通向成功,而不是僅僅源自成功。快樂的人與不快樂的人相比,在婚姻生活、人際關係、工作業績、社會參與、體格健康甚至長壽方麵會表現更佳。”
研究人員說,當然快樂的人遇到不好的事情也會悲傷或者情緒低落,這也是一種健康、適當的反應。
自卑的孩子怕失敗 家長鼓勵很重要
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不會開朗樂觀,這也證明自信與快樂性格息息相關,對一個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滿自卑的孩子,家長務必多多發現其長處,並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家長和親友的肯定有助於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Jane的孩子因為在名校讀書,壓力很大,學習成績一直中等,因此變得有些自卑。每次還沒考試,他就嘟囔說自己不行,這次一定考不好。Jane鼓勵他參加校外活動,但一遇到比賽他就退縮,堅決不肯參加,因為怕失敗。
Jane發現孩子喜歡畫畫,便帶他參加畫畫學習班。老師非常喜歡孩子畫的畫,經常誇獎他,並把他的畫展示在學校的畫廊裏。Jane試著鼓勵孩子參加區裏的畫畫比賽,並告訴孩子,比賽拿不拿獎不重要,最重要是享受參與其中的快樂。孩子終於同意參加比賽,並捧了一個銀獎杯回家。
現在Jane的孩子雖然在班級裏考試還是中等,但人變得很陽光,終考來臨了,Jane還是那句話,考試成績不重要,最重要是你盡力了。
對孩子的批評要恰當
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確,影響著孩子日後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父母對孩子的批評應該恰如其分,不要把錯誤誇大成永久性的過失。父母應具體指出孩子的錯誤及犯錯誤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錯誤是可以改變的,並知道從何處著手改變。
隨著一聲巨響,4歲的兒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打破了。看著呆呆發愣的兒子,芬妮沒有大聲斥責,而是笑著對兒子說:“媽媽知道你是想幫助媽媽收拾桌子,不小心打破了杯子是嗎?”芬妮把地上的碎片收好後,告訴兒子這次失敗沒關係,下次一定能做好。一次芬妮在廚房洗碗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盤子,兒子聽到響聲後跑來安慰媽媽說:“沒關係,下次一定能做好。”
建立幸福的家 幫助孩子尋找持久的快樂
幫助孩子尋找持久快樂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樂。專家提醒家長:為了孩子,你所能做到的最好一件事是自己先做個快樂和知足的人。“出身於快樂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也比一般人快樂些。”這其中可能有遺傳因素,但父母所締造的快樂環境也是孩子快樂的重要源泉。
父母認為怎樣做能令人生快樂,就應該身體力行去做,而且要向孩子解釋為什麽他們感到快樂。專家說:“緬懷從前快樂的日子,並清楚地提出追求快樂是你的人生目標,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和感受快樂,並能令他們也常常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