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醫關於麵部與五髒六腑關係的理論

(2013-08-15 18:59:20) 下一個
(一)肺與麵部  
 l、中醫麵部理論:肺屬金,主皮毛、開竅於鼻、其華在毛。司氣、通水道。在誌為憂,在液為涕,屬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與大腸相表裏,肺色白 	
   (1)肺主皮毛:“皮毛”為—身之表,包括麵部的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肺氣通過經絡對皮膚發揮分泌汗液、潤澤皮膚的功能。故肺氣與皮毛有密切關係,若肺氣不能輸精於皮毛,則會出現麵部皮膚枯稿、麵容憔悴、麵部皺紋增多、麵部多汗等症狀。  	
   (2)肺開竅於鼻:肺主呼吸,鼻是呼吸的通道,所以稱鼻為肺之竅。肺的經絡通於鼻部,肺積熱時,鼻頭紅赤。  	
   (3)肺病麵色白:肺與青、黃、赤、白、黑五色相合,肺色白。凡麵部色白無華者,病在肺。  
 2、中醫麵部原則:治麵部皺紋增多者,治肺熱型鼻頭紅赤者,治麵部色白無華者,病在肺。


(二)心與麵部 
 1、中醫麵部理論:心屬火,主血脈、開竅於舌,其華在麵,司藏神、主汗液在誌為喜。屬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與小腸相表裏。其色紅。   	
   (1)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不斷地運行,血液作為載體運載水穀精微、清氣等營養物質供養全身.使五髒六腑、四肢百骸、包括麵部的肌肉皮毛等能獲得充分的營養,籍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動。   	
   (2)其悠久於:心主血的功能狀態可通過麵部色澤的表現反映出來。若心主血脈功能異常如心氣慮行血無力或心血虛時可見麵色蒼白無華或萎黃不澤,甚者麵包灰暗、唇青舌紫等症狀。   	
   (3)心病麵色久:心與青、黃、赤、白、黑五色相合,心色赤。凡麵色紅繹者病在心。 
 2、中醫麵部原則:治麵色蒼白無華或萎黃不澤,甚者麵色灰暗,唇青舌紫等症狀者,治麵色紅者,治心髒為治本。


(三)脾與麵部 

 
1、中醫麵部理論:脾屬土,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司運化、主統血,在液為痰。屬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與胃相表裏,其色黃。   (1)脾主運化氣血:脾具有消化飲食物,吸收水穀精微(化生氣血的基本物質),並對其傳輸和散精的作用。脾氣健運,則機體能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功能正常,就能夠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這樣就使全身的髒腑組織得到充分氣血的儒養,以維持其正內生理功能活動,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 (2)主肌肉:同全身的肌肉一樣,麵部的肌肉乃脾髒化生的氣血充養而成,脾堅則氣血充沛,能充分營養肌肉,在麵部可見肌肉豐滿有彈性;脾虛則氣血不足,麵部肌肉決少營養則肌肉鬆弛;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水濕不化,濕盛阻滯經絡,症見形體肥胖的同時,麵部肌肉臃盛肥胖。 (3)脾病麵色黃:脾與青、黃、白、黑,五色相合,脾色黃。凡麵色萎黃者病在脾。  
 2、中醫麵部原則:治麵部肌肉臃巴胖者,治麵色黃色,治脾髒為治本。 

(四)腎與麵部  
 1、中醫麵部理論:腎屬水,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為水髒,有蒸化和調節津液的輸布、廢液的排泄以維持體內水液正常代謝的功能。體內的水液,來源於胃的受納,由脾的轉運,肺的通調,以輸布於全身。屬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與膀胱相為表裏。其色黑。 腎分為腎陰腎陽兩種功能。  	
   (1)腎陽主溫煦髒腑與組織器官:麵部的肌肉組織與器官依賴腎陽的溫煦,腎陽不足,麵部的肌肉組織與器官失於溫照而出現寒冷之象,寒為北方之氣,其色黑,故腎陽不足者,麵色黑。   	
   (2)腎陰主滋潤髒腑:麵部肌膚需要足夠的腎陰的滋潤營養,腎陰虛水液不足時,麵部皮膚發幹;麵部肌膚幹裂、粗糙。   	
   (3)腎病麵色黑:腎與青、黃、赤、白、黑五色相合,腎色黑。凡麵色黑者病在腎。  
 2、中醫麵部原則:治麵色黑者,治麵部肌膚幹裂、粗糙者,治腎髒為治本。 

 
 
(五)肝與麵部  
 1、中醫麵部理論:肝屬木,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司疏泄、主藏血,屬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與膽相為表裏,其色青。    		
   (1)肝主疏泄:疏通、宣泄,調暢人體氣機。氣機指氣的運動。人體髒腑、經絡、精、氣、血、津液、陰陽、營衛等,無不賴氣機的升降出入而相互聯係,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過程。若肝疏泄太過,肝火上升時則見頭目脹痛、麵紅耳赤等。若肝髒疏泄不及,致肝氣鬱結,見麵色青紫等。 	
   (2)主藏血: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人體在活動狀態、遏情緒變化以及受到氣候因素等影響後,機體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對恒定的。如肝髒調節血量的功能正常時,麵部的血量充足,則麵部皮膚紅潤。肝調節血量的功能不正常時,麵部的血量不足,則麵部蒼白無華。若肝氣鬱結,肝髒不能調節血量,導致肝髒或肝經發生氣滯血痹時,麵部發生黃褐斑。   	
   (3)肝病麵色青:肝與青、黃、赤、白、黑五色相合,肝色青。凡麵色青紫者病在肝。  
 2、中醫麵部原則:治療肝火症所致的麵紅耳赤者,治麵部青紫者,冶麵青者治黃褐斑者,治肝髒為治本。 

(六)胃與麵部  
 1、中醫麵部理論:胃主腐熟水穀,降濁。胃氣降濁功能正常,麵部膚色光滑胃氣降濁功能不正常,濁氣上逆,濕熱毒氣蘊集於麵部時,麵部皮膚上會出現小豆豆,俗稱“座瘡”。 胃氣降濁功能不正常,濕熱毒氣等濁氣上逆蘊集於鼻時,鼻頭紅赤。  
 2、中醫麵部原則:治胃熱型座瘡者,治胃熱型鼻頭紅赤者,治胃腑為治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