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哲學家們之上帝(2)

(2014-09-19 18:00:05) 下一個

哲學家們之上帝(2)

GOD OF THE PHILOSOPHERS

老幾 譯

現代哲學神學在經過笛卡爾,尤其是康德之後,關於存在的概念喪失了它曾經在中世紀的哲學中的那種基本的重要性。傳統哲學中“展示”的作為宇宙的第一根據,因此也是第一個存在的上帝之存在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為的主體觀念及其作為智慧和道德的功能神的想法所替換。雖然上帝作為宇宙的第一根據沒有被放棄,但是推理用的是另一種論述法。針對康德強大的哲學批判,黑格爾進行了調和,上帝的存在被改寫為人類心靈的崛起,從而超越有限的現實,進入到無限的理念。

在這樣的認識裏麵,無限的理念是感知有限存在的先決條件。有限的存在體被無限理念的構想所拓展,如同之前笛卡爾在《沉思錄》(1641)裏麵已經提出的那樣,因此這是先於之前任何有限的存在,甚至包括人類主體自身。超越有限到無限的想法屬於人類智慧的本質。這一點從神的存在於宗教曆史上的事實,以及理論表述的理性論證,可以明顯看出來。

1799年弗裏德裏希 施萊爾馬赫的講話,發展了這種對於宗教事實(the fact of religion)的表述。宗教的表述是,人覺知無限的能力,是其感知任何有限的的先決條件。在黑格爾那裏,也是以無限的理念,取代了最高的存在這個曾經在中世紀哲學神學中使用的概念。然而,這種哲學神學新方法,並沒有放棄神作為宇宙的第一原因,即一切事物的創造者的觀念。所改變的,隻是其產生的方法。

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哲學神學處於困難時期。學術氣氛轉而反對形而上學,正如指出的那樣,新教神學家轉而執行去希臘化之基督教思想的任務。這裏包括卡爾·巴特對自然神學大喊的不,以及代之而來的啟示性新正統神學獨顯的巨大影響力。我們也不能低估魯道夫布特曼的作用和解釋學程式,其目的旨在淨化他所認為的基督教神學裏麵的哲學堆積。

同時,由庇護十世首倡的對現代主義的戰鬥開始以後,新士林(Neoscholasticism,又稱新托馬斯主義)就主導了羅馬天主教神學,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第二次梵蒂岡會議。隻有少數的天主教神學家,讚賞用現代哲學神學從人的主體性的角度構思神的方法,有名聲的卡爾·拉納就是其中的一個。在新教徒中,英國的威廉寺主教(英格蘭教會主教,1942-1944曾任坎特伯倫大主教-老幾注)和先在德國後在美國都引起巨大影響的保羅·田立克,將哲學神學發展成為巴特的一個明顯替代。采用人的主體性的現代方法,田立克提出上帝的概念是“上帝自己”,上帝並不是一個存在,甚至不是最高的存在,隻是自身存在。在這一點上,田立克的思想與海德格爾是類似的。

與此同時,美國其他思想家,多是以懷特海的過程哲學作為哲學神學的基礎。雖然過程神學學校仍然和我們在一起,它始終無法克服懷特海思想的困難之處,即上帝隻是作為各種原因中的一個因素來在解釋現實世界中的人類經驗。它遠遠沒有講清楚這位神怎麽能夠成為聖經裏麵那位天地的創造者。必須加一句,這樣說並不否認過程哲學在促進宗教和科學之間的交流,以及探索信仰與理性之間的關係上麵的有益作用。

正如從使徒時代開始經過多個世紀,關鍵問題是如何構思這一神,那位所有一切的創造者。對於哲學神學來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不同的解釋。以今天為例,我們必須要麵對現代無神論的觀點。更進一步,有必要說明神如何能夠在被設想為宇宙的創造者的同時,使這個宇宙又能夠被自然科學所描述。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創造者的存在,如同在中世紀和早期現代哲學認為的那樣,可以通過自然科學的手段來證明。哲學理性的說法與科學理性的說法是不同的。但是哲學或神學意義中的上帝作為創世者的觀念,必須要與科學所描述的世界兼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