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觀君子與小人有感

(2014-06-22 03:04:43) 下一個

觀君子與小人有感

老幾 2014.6.22

君子與小人是儒家特定的說法,兩千多年以來,在中國社會普遍被用來作為衡量一個人倫理道德的標準。曾幾何時,被人稱為君子是件值得高興的事,而被稱為小人則是恥辱。世事變幻,滄海桑田,如今人人不知不覺地爭當小人,君子等同於偽君子。嗚呼哀哉!人類社會是進步還是倒退,還真是難說。

難說也得說。在孔子那裏,“有教無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與小人在聖人麵前是“平等”對待的。

君子與小人,就其內在根本來說,是相對於“仁”的遠近而言的。孔夫子對子夏說:“「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子夏的話在《論語》中被直接引用的不少,當是賢者中之賢者,尚且被孔子如此敲打,說明小人之儒易為,君子之儒難成。

君子與小人,就其外在表現來說,具體的判斷標準,則是通過“禮”來體現的。所以《論語》中一開始就是講“禮”的重要,這是成為君子的起碼要求。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夫子說:對別人的無知,不表現出惱怒,不正是為君子的證明嗎?做到這一步,才算是入門的君子。反過來說,“學”再多,“不知禮,無以立”,無“禮”則難免為“小人”。

君子一詞《論語》中出現了108次,其中大部分引用的是孔子的原話。老幾很長時間不理解,孔子為什麽用君子和小人來劃分人?既然四海之內皆兄弟,幹嘛不用類似基督教的比喻,都是戴罪羔羊,君子為獲救羔羊,小人為迷途羔羊?

這個問題是讀了斯賓諾莎《倫理學》才恍然而悟。在《論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部分中,斯賓諾莎專門講了奴役:“人在控製和克製情感上的軟弱無力稱為奴役。因為一個人為情感所支配,行為便沒有自主之權,而受命運的宰割。有時雖明知什麽對他是善,卻往往被迫而偏去作惡。”

孔子把有地位和有道之人稱之為君子。韓非子的《解老》篇解說:“德者,內也。得者,外也。”有地位者是對外“有得”,掌控別人;有道者是對內“有德”,是自己的君主,掌控自己。兩者都是“君”,用“子”以示尊重。

“君子”明白了,“小人”自然就清楚了。  小人或在外“無得”可與人分享,或在內“無德”被情緒所奴役,在控製和克製情感上軟弱無力。換句話說,小人就是沒長大的人,完全就是情緒的奴隸,是個可憐蟲。再換句話說,與小人置氣,就是想去爭當可憐蟲。你想嗎?肯定不想!那麽你想想為什麽平時動不動與小人置氣,去爭當可憐蟲?!是不是沒有智慧?是不是不會做人?!

學不懂老子就學不懂孔子,不是隨便說說的,這裏是一個例子。不學老,無智慧;不學孔,不為人。君子與小人,不在學問在為人。君子心胸寬廣,仁心包容;小人斤斤計較,自以為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誠然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晨曦東微 回複 悄悄話 很合理,客觀的論述。
忘世間多君子,少小人。
謝謝分享
極樂淨土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