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2014-05-18 13:51:42) 下一個

走遍天下,無寸步難行

老幾

人l類社會經常會流行些似是而非的話,比如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就是個典型的胡話!滿到處的世界的常態是:“無理遍天下,有理說不清。”

實際上這句話應該是:“有走遍天下,無寸步難行。”

中華民族相比其他民族,總體來說,比較有寬厚待人的美德,按說在外容易掙個好名聲。可是你大概也聽說過,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討厭華人。這裏麵不排除有很多是偏見,但造成這種現象,究其根本原因,隻有一個:因為“不知禮”。無禮不成人,一個老鼠壞一鍋湯。這世界上隻要有上萬個華老鼠,什麽秩序都給你破壞了,也不愁你華人名聲不壞!

因為不知禮,所以華人普遍不講規則。經常隻有兩個人排隊,後麵的人都要加塞。類似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起衝突的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麽《論語》一開始先要說習“禮”的問題,因為這個“禮”在生活中很重要。

孔夫子是講“仁”的,為什麽對“禮”習練的不亦悅乎?夫子自己說了“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意思是:人不知道什麽是仁,不如學學禮節看看怎麽樣?人不知道仁,不如學習禮樂看看怎麽樣?(順便說一句,懂這句話的人不多。)孔子明白一般人不可能懂得仁的道理,所以退而求其次,通過學習西周禮樂來彰顯仁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在實際活動中來培養情操。可見孔夫子是最早的“洗腦”專家。

要更近一步理解這點,就需要明白孔老先生的一個英明論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賣個關子,這句暫且不說)。這句極具智慧至簡至明的話,卻少有人懂得,在文革中批判孔子時,被當做孔子愚民思想的一個證據。孔夫子教書育人,並沒有開貴族學校,而是“有教無類”,學生不分貴賤。有這樣愚民的老師嗎?!有以愚民而萬世傳承的聖人思想嗎?

說了這麽多,有人會說,我們信奉叢林規則,學“禮”有個屁用?愚民!

口說無憑。去年回家過年。有天樓前麵聚了一堆人,亂糟糟地議論,說是剛剛派出所來人,帶走了一個院裏職工的女婿B。原來家屬院年前打掃衛生,請環衛工人清剪樹枝,擋了B的路,可能不小心碰了一下B,沒大事,道歉。可是B不幹,掄圓了給老環衛一巴掌,當時打倒。好嘛,老環衛沒有學過功夫,但是有絕招,心髒病高血壓!擋住不讓走,病發了,要一起去醫院。這下B即便少林武當學遍了,也沒轍。可見叢林規則不行,“如禮何?”

更可笑的是不知禮,有理變無理。我認識一位老兄,有天跟我說怕鄰居報複,不敢回家。原來隔壁經常放音樂,半夜半大聲吵得睡不著。澳洲法律規定,過點不允許噪聲。所以碰到這種情況可以報警,或給市政投訴,出租房還可以找房東投訴。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敲門提下省,協商,先禮後兵。老兄先忍著,憋不住了,地上抓把石子,投到別人院子去了。結果呐,這下人家不幹了,反過來說你危害人家。受害者成了被告!

老幾打工時,也住過貧民窟。隔壁也是音樂瘋,沒辦法,窮。要是幾在家,該瘋子勁就小些。沒什麽招,以禮相待而已。凡事有例外。有次回家,小兒和同學躲在家裏,說是音樂瘋拿刀追殺他們,想必玩耍時過分了些。這個口子不能開,立馬上門理論,說明利害。說開了都是一條命,誰死誰活也難定。嗬嗬,惹咱不知道誰是老幾就不好玩了。先禮後兵,當仁不讓,“fine people”,誰人敢惹?此後再無類似麻煩。

這正是:“有走遍天下,無寸步難行。”

[有個問題?號稱禮儀之邦,為何突然整個社會不知禮?一個不知禮的社會能夠走多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