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論宗教的目的

(2013-07-14 03:29:52) 下一個

論宗教的目的

老幾


很多人,包括不少學識淵博的朋友,對宗教這一大“知識領域”(姑且以俗語稱之)或“範疇”(哲學用語),缺乏基本概念。就借著回網友“關於道德與宗教問題與網友的討論”一文,聊聊這個事。

在討論道德與宗教問題以前,先得認識清楚宗教的性質。

宗教純粹是個人的事情。人各不同,
所以對宗教的認識自然不同。在老幾看來,有神論從來沒有真正證明過“神”的存在,雖然信徒們覺得理由足夠充分;相反,無神論永遠也不可能證明神不存在,即便是把天捅個窟窿,“神”也有存在的理由。
對無法用理性證明的宗教,不通過認真比較,太過肯定的簡單否定,是不成熟的表現。基於這種認識,“道德的進化”一文不值一駁(見關於道德與宗教問題與網友的討論。文中基於“人性善”所舉的例子,完全可以由“人性惡”出發,舉出無數個反例來。
人本性的善惡問題,爭論了幾千年也沒有結果,今後也不會有。因為人無法通過“常理”認識自己的本性,必須要借助特殊的手段;就像自己不能提著頭發離地,必得借助工具一樣。這個手段很可能是宗教。
這樣看來,“道德的進化”一文中借助人性來說明道德的進化,無異於緣木求魚。
有網友認為,“因為人們之所以成為教徒,原因在於不能認識世界的變化和逐漸的多樣化的前景,因而對道德這一類上層建築一類的內容的認識也就是局限和不實際的。”這完全是以世俗的觀點看待宗教,沒有把宗教的目的弄清楚。
要明白問題所在,首先要看宗教的目的是什麽,它與世俗的學問區別是什麽,它的修煉入手的方式是什麽。
首先,所有宗教的根本問題,都是要解決人的生死大問題(解不解決得了且不論),這是它們的共同目的,也是第一要務,也是與世俗一切問題不同之處。
道德倫理之類,是人世間的事,不是宗教主要關心的問題,宗教得適應世俗的環境,所以提出一些道德倫理準則,是它能夠生存發展。佛家稱之為助緣
其次,宗教的入門手段首先是。這一關就把你我世俗之人都隔離在外了。除非我們信教,否則無法認識“上帝”。每一個宗教都存在這個問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這個程度的不同是與修煉方式有關,可以說清楚的。
基督教比較容易理解,主要是我們可以到教堂去聽講,隻要信基督,學聖經,按所教導的去做就行了。死後,上帝會讓你複生。這種方式我稱之為被動信仰,把自己交出去,靠別個得救。
佛教麻煩得多,所以不是基督教的對手。佛教得自救,沒有人能救你!自救的根本方式是取得解脫的般若智慧。這種了脫生死的大智慧不容易得到,所以佛傳下來各種法門,按不同資質選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禪宗對大“器”之人,淨土對普通大眾等。
有這些基本認識,您就會知道,指望別人給你裝個輪子這種非中非西非俗非僧半神半佛的四不像就超脫了,太不靠譜!
回到“道德與宗教問題”原話題,從前麵的討論不難看出,真正有意義的討論,是看宗教的外在表現,即從其社會效應著手,而不是企圖否定宗教的合理性本身(如果您真期盼可能會什麽結果的話)。
本文的目的,無非是再一次強調方法論的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