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陰陽”到底是個啥? 易經符號之“道”(2) 老幾 兩儀就是“陰陽”,我們以前比較東西方哲學“存在”時說過。“陰”指事物裏麵的看不見的東西,“陽”指表麵的能看見的東西。現在我再說陰陽,前麵的解釋就不對了。讀者朋友請記住,“凡是老幾說出來的話,就一定是錯的”。而且這話也不是老幾自己說的,前人早就“不占而知”了。佛說“不可說”,為什麽? 您肯定要說,老幾在這裏廢什麽話?故弄玄虛?非也。 不 管是現代科學還是傳統文化裏麵,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離不開前提和環境。這兩者變了,以前的結論就不成立了。比如早上我去你家拜訪。你請我吃東西,我說不 餓,吃不下,這時你家裏人自己吃飯,沒有問題。可到了中午或晚上吃飯時間,您還是自顧自的吃,就因為早晨我說過不餓。這事是不是就太過荒唐?早上老幾說不 餓的話,到晚上來用,就一定是錯。老祖宗這“相對論”,道理看起來簡單,實際中沒有幾個人不犯糊塗的。 這 一節我們要說的是,“陰”“陽”的概念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對論”。“陰”是相對於“陽”來說,“陽”是相對於“陰”來講;無“陽”就無所謂“陰”,無 “陰”也就談不上“陽”。“陰”“陽”相互依存,互為其根。具體說來,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背為陽,胸為陰;男為陽,女為陰;表為陽,裏為 陰;來為陽,往為陰;硬為陽,軟為陰;直為陽,曲為陰;強為陽,弱為陰;亮為陽,暗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動為陽,靜為陰;雄為陽,雌為陰;等等等等。 “陰”“陽”是易之基礎之基礎,不可不詳。依據是什麽?“易傳”裏麵說得清清楚楚。 (百度的說法:“關於“兩儀”,綜合曆代易學家的理論,計有七說: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但通常是指陰陽。”真是笑死人不償命。讀者看看上麵老幾列了多少種“白讀(百度)”所謂的“兩儀”?還號稱“綜合曆代易學家的理論”,拉大旗做虎皮,隻能是貽笑大方。說明什麽?沒有抽象和歸納能力,再怎麽“尋章摘句,皓首窮經”,也沒有用。) 前麵我們說了,陰爻陽爻的來曆已不可考。但是爻的意思我們知道,“爻,交也”。於是我們推測陰爻陽爻的本意是用於“陰陽相交”,所以錢玄同,郭沫若等人認為,“—”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本身沒有錯,隻不過是不全麵而已。於是我們也就知道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意思了:人類繁衍之道,靠得是“—”代表的男性生殖器與“--”代表女性的生殖器相交。“所謂大道至簡”,人類繁衍之道,就這樣以“—”和“--”的“象”代表了。反過來,由“象”及“理”,由“理”及“道”,就可以知道人類繁衍之“道”。而後來這個逆過程擴展開來的思路,就是“象理”派預測的基礎。 兩儀說完了,再來說說四象。(注意,我們沒有說“三”:-))首先我們得知道四象是什麽。看看百度的說法:“四象的說法更多,如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這都哪兒跟哪兒? 四象就是少陽、老陽、少陰、老陰,沒有別的亂七八糟!(傳統文化垃圾甚多,有些是不是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堆起來的?有人說,中國文化裏沒有清晰的概念。而說這話的就是中國人裏麵靠百度為生的大學問家(這裏不單指兔子哲學家)。很多批判傳統文化之人,既不知0和1(道德經),也不知234(易經),就敢大言不慚地批這個批哪個。中國文化垃圾這麽多,您是不是先把批的東西弄清楚再說?) 兩儀如何生出四象?著落在“爻”上。爻乃交也,陰陽相交萬物生。四象的“生”法一句話可以概括:陰陰重疊稱老陰,陽陽重疊為老陽,陽交陰處為少陰,陰交陽處為少陽。八卦的“生”法道理一樣。具體的後麵再講。 附後 中國古文化裏常用比喻的方法,其中又以暗喻最妙。這“樂趣”的代價就是容易引起歧義,特別是在沒有多少背景讀者不注意判斷其中的邏輯聯係的情況下。 近代嚐試用科學理論來闡釋易經意義的有很多。最普遍的大概是數學方法,以0和1的數字表示“陰”“陽”,進而以二進製表示卦象。我不反對這樣的嚐試。但是總覺得是得了數,失了“象”。筆者久不沾“易”,為了寫本係列,隨便查了查有關研究,已經有人談論黎曼幾何拓撲群。我多年前就看好這個方向,隻是超出本人的興趣和能力,沒有什麽體會好談。 我喜歡用電學裏麵的高低電位來形容陰陽。“陰”低電位端,“陽” 高電位端,高低兩端用導線一連,電流的“道”就在其中了。此為典型的科學上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這裏的陰陽轉換明顯,也體現出“道”的循環概念。 僅從道德經來理解“道”,在我看來是不夠的。孔夫子從陰陽角度的補充更為全麵。這是筆者個人的意見。願聽高見。 相關文章 易經符號之“道”(1) |
這裏無趣,已發文到華博論壇。願意討論,到那裏繼續。鏈接如下:
http://chinese-bloggers.com/vanilla/index.php?p=/discussion/288/%E8%80%81%E5%AD%90%E6%9F%94%E5%BC%B1%E8%83%9C%E5%88%9A%E5%BC%BA%E7%9A%84%E6%A0%B9%E6%8D%AE%E6%98%AF%E4%BB%80%E4%B9%88#Item_1
“再一點,人的認識是個不斷提高的過程。”——你的認知方向又錯了,看來你是不會懂“為道日損”了。
這裏提到的作者對《道德經》完全以字麵來解,不重視和考慮其文化背景,是其解老的一大硬傷。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與別人不同,本人從不試圖“真懂老子,我連自己都不懂,何況他人?!
本人關心的是老子通過《道德經》所揭示的思想方法,以及這種方法所可能代表的思想內涵和外延。別的什麽正義信仰迷信統統不在我討論的興趣之內。
{為什麽“柔弱勝剛強”?}
我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這個問題。讓你看慕容青草是因為他有專門解釋“柔弱勝剛強”。這裏不是要討論[他(她)根本不懂什麽是正義、什麽是信仰,還說什麽信仰的力量?不信,你給我下個定義看看?],所以說你是不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你跑題了。
1、人間沒什麽正義,正義是一個西方宗教、哲學追求的幻覺
2、信仰=迷信
請你來反駁我吧?
1、老子隻說柔弱勝剛強的案例——沒有為什麽,因為是事實——避而不談與其相反的案例——也是事實。我在二樓就問了你“為什麽”,也就是說他的這種邏輯是什麽、如何成立?
2、青草拿老子的哲學應用到好孩子對壞孩子的抗衡。老子之道乃無為、不爭。你說是不是牛頭不對馬嘴?
你若能找出這段話的毛病,我就回答你“為什麽柔弱勝剛強”。
或者從下麵
慕容青草文中說
[其中尤以第三十六章的敘述對柔弱的特點刻畫比較清楚(第七十八章因為引入了水,所以容易使人將柔弱與水的特性聯係起來而失去了對於柔弱的一般特性的注意)。 其實,柔弱與剛硬之間的對比是,柔弱的發生作用的時間尺度較長,而剛硬發生作用的時間尺度較短。但正是因為這個時間的尺度較長,使得柔弱有機會調動各方麵 的潛力而為自己布局。因而,雖然當剛硬與一個具體的柔弱直接相碰時,比如用刀切豆腐,剛硬能夠取得優勢,但是,當對方整個布局成功,灑下天羅地網的時候, 隻懂得剛硬的人便要吃虧了。而老子的第三十六章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談論柔弱如何可以戰勝剛強的;懂得下圍棋或象棋朋友也一定知道一旦對方布局成功之後的利 害。因此,雖然壞孩子的占先機的行為在很多時候能夠取得優勢,不但在壞孩子與壞孩子之間的抗衡中,懂得柔弱勝剛強的道理的人能夠占得更大的優勢,而且由於 社會正義的柔弱的天網恢恢的存在,壞孩子的占先機的行為不一定就能為自己取得便宜。]
這裏麵有一個合理答案(的一部分),找出來也行。
想不勞而獲?:-)
還是回到我的第一跟帖——你老兄再活51歲也不會真懂老子。
你有針對慕容青草的柔弱勝剛強發表意見嗎?說你牛頭不對馬嘴有沒有冤枉你?
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隻有意見,沒有論據,是在討論問題還是給人上課?隻有這種方式才能顯示水平? 我看不出這中間的高深,放在眾人麵前的恰恰相反,是無知和淺薄。閣下如有高見,盡可以直接擺出來,有理自然會向你學習。如堅持這種方式,恕老幾不再奉陪。
那是一篇跟你一樣牛頭不對馬嘴的文章,隻顧說自己的理、一問三不知。他(她)根本不懂什麽是正義、什麽是信仰,還說什麽信仰的力量?不信,你給我下個定義看看?
無知無為的問題很好,可參考"思考為了未來"俱樂部下麵博文.
慕容青草:壞孩子的先機和柔弱勝剛強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809/201306/1482.html
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