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

曆史和現實;東方與西方;獨立,自由的觀察及思考。
三希堂博內文章多屬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三希堂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敬祝習主席萬壽無疆”

(2024-06-14 15:37:00) 下一個

1960年代末, “ 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 林副主席永遠健康”,成為億萬人民的口頭禪。各種學習班,批鬥會,早請示,晚匯報,睡前和吃飯前,不用說了,誰敢不做或怠慢,分分鍾被打成“現行反革命”,被活活打死的慘劇,有幾個大學找不到? 家中任何人如有點曆史“汙點”, 那一定會被打成“曆史反革命”,命運也好不過現行的。我當時就納悶了,以那時的沾邊定罪標準, 毛林周朱。。。個個都應該是100倍大的“曆史反革命”啊,他們哪個沒當過軍閥或國民黨?

毛的夫人江青也是崇拜的偶像, 從服飾,發型到嘶啞的喊口號模式, 女人們紛紛追捧, 後期還冒出了江青裙。不過, 幾乎有文化的成年人,大都知道她的豔史。江的像片, 是不是讓許多男人流口水,我不敢肯定。但生活中一個經曆,難以忘卻。我家的鄰居中,有一位舉止優雅,服裝整潔的夫人,平時對人和藹可親, 一向受人尊重。但在敬祝最瘋狂的時期,她家出名了。因為午晚飯前,總是有人故意打開門,讓萬壽無疆永遠健康的聲音傳出來。後來才理解,這給鄰居的壓力太大了。不久, 老夫人的身世被悄悄揭露和傳開;上海灘開妓院的老鴇,專門招待達官貴人的, 妥妥的“曆史反革命”。所有的孩子見到她,全翻白眼,她一轉身就聽到老雞婆的嘲笑。

那個年代的故事,如今聽起來,像似開玩笑或天方夜談。不過今天大陸的習近平, 早已做起了萬壽無疆夢。不用再舉例, 他的一班馬仔,太監們正在朝毛時代的末日努力中,讓“敬祝習主席萬壽無疆”響徹“神州大地”, 正是他的中國夢的主軸。6月15日, 是習近平的出生日, 網上已經開始有人為他祝壽了,但他們全都遮遮掩掩,忠誠不絕對也太虛假, 我的建議是他們至少應放開喉嚨,齊跳忠字舞, 高呼:“敬祝習主席萬壽無疆”!要超過老毛,馬仔,太監們, 你們還得擼起袖子,看著彭麻麻畫像,別隻顧流口水,要加油幹啊!

不過習近平的生日並不平靜, 海內外的敵對勢力都在挖空心思, 有人說他家族貪了七億多美金藏在海外;也有人挖出了1995年習在福州風流的照片。雖說是普通男人的生活, 但習近平在香港迫害他的女人風流書的“銅鑼灣書店”事件,讓全世界都在關心他下麵的生活,尤其是在福州時期。這讓我想起了賴昌星的引渡風波,賴和習的關係,國際大媒體早有關注:

“在中國國內外許多觀察家看來,以習近平為核心和最高領袖的中共當局對賴昌星案十分敏感是十分自然的,因為賴昌星從1994年至1999年在福建發跡並弄出據稱涉及金額830多億元人民幣的所謂特大走私案的時段,恰巧跟習近平在福建任職並獲得升遷的時段重合。

根據中共權威新聞宣傳機構新華社2017年10月25日正式發布的習近平簡曆,那個的時段習近平在中共在福建機構和軍隊任職升遷的時間線是:

1990-1993年 (中共)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1993-1995年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1995-1996年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福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1996-1999年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高炮預備役師第一政委;1999-2000年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南京軍區國防動員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中共)福建省高炮預備役師第一政委。

從新華社發表的習近平履曆來看,習近平當時在福建是中共黨政軍職務三軌並進升遷。這種情況導致以賴昌星為主角所謂的遠華特大走私案案發後,中國國內外許多觀察家、評論家發出質疑,尤其是現在習近平步步升遷、最終成為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之後,有更多的人提出了質疑。

觀察家和評論家的質疑主要兩點:賴昌星之所以能夠如此大規模走私,主要是依賴在福建省政府係統、尤其是在福建的中國軍隊係統得到的保護,他甚至可以調遣軍隊船隻為他的走私活動服務,習近平作為當時的中共福建大員、福建政府和駐軍要人對此是否知情?是否進行過製止或抗拒?

截至目前,對中國國內為外觀察家、評論家提出的上述質疑,習近平與習近平所掌控的宣傳班子保持沉默。”

其實賴和習的關係, 哪有那麽複雜?他們關係的關鍵字就兩個:女人。20多年前福州的酒店業,誰不知道白豬和和黑豬哥倆,在大酒店有固定套房。黑豬賴昌星負責拉皮條,白豬雖為地方大員,但也不太顧及影響,因為那個時候, 過一天算一天, 誰會想到後來還要玩“中國夢”呢?所以黑豬必須引渡回國, 徹底封口,避免暴露習主席的風流史。

所以那張1995年的卡拉OK像片,就太有意思了。不過作為他生日的賀禮,業內知情人士太冒風險了。我們等著,也許更精彩的照片和故事還在後麵。

全黨全軍全國人民迄今尚未能喊出“敬祝習主席萬壽無疆”, 馬仔,太監們,你們知道多讓習和家人心急如焚啊!這其中的奧妙就是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中間, 尤其是槍把子還未起帶頭作用。想想當年的老毛和現在的小金,走到哪裏,不是首先被一群軍裝包圍,崇拜和瘋狂?文革一開始, 林彪就是專門幹這事的,揮舞個小紅本,口中念念有詞,萬壽無疆萬萬歲!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就知道為啥火箭軍要被一鍋端了?各大軍種被抓被死的將軍已經數不過來了。最近發生的是楊學軍上將(山東武城人,中國計算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原校長,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已經沒多少人再關心了。不過,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有人已經放風了,說他是第五縱隊。

是不是又回到了毛時代? 隨便沾點邊, 都可立刻被說成是反革命。習要萬壽無疆, 必須消滅一切雜音或有可能產生雜音的人:有文化的,有國外經曆的,有專業的,有理性的,有人性的。。。從蘇共,中共到柬共的曆史, 反反複複。毛當年親自傳授給訪華的波爾布特,而失敗落魄的習仲勳也早以傳給了習近平。

剩下的都是三德子和李蓮英, 天天喊“敬祝習主席萬壽無疆”,好不熱鬧!

====================================

考證“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出處             作者:胡莊子

“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這是文革中1967年至1969年間逢會必呼的頌辭。有人說:搞明白“萬壽無疆”與“永遠健康”的區別,中國的政治你就已通曉大半。

這裏,說說“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這個專用頌語。

林彪在抗日戰爭前期受傷,影響了身體健康。建國後,身體一直不太好,怕風,怕光,怕水,總之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對於一個不太健康的領導人,祝願他“身體健康,永遠健康”,也算是針對性很強的。

劉亞洲的《廣場精神》記述:一天,毛澤東、林彪等到人民大會堂觀看文藝節目。台上台下響起一片激越的山呼:“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毛澤東聽了,用胳膊肘碰了碰林彪,笑著說:“下麵該你啦。”果然,話音剛落,山呼又起:“敬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劉亞洲《廣場——偶像的神壇》第224頁)

中央文革小組成員關鋒回憶說:1967年夏的一天晚上,毛澤東和林彪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看革命樣板戲。戲開演前,台上報幕員高喊:“祝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當喊“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的口號時,毛澤東轉過頭對林彪說:“你聽,喊你呢!”林彪未說話,微微一笑。

上述兩文講述的同一個情節,應該發生在1967年6月16日。新華社在6月16日的一則報道中說:我們最最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同誌,今晚觀看了上海京劇院演出的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演出開始時,一位報幕的演員走到台前,激動地高聲頌道:“首先,敬祝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敬祝毛主席的親密戰友林彪副統帥身體健康!永遠健康!”

林彪不同意“永遠健康”這個祝辭。6月16日晚上看完演出,他給周恩來和中央文革小組寫信,信中說:“近一個多月來,我看了三次演出,每次演出中,都有‘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和‘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這兩個口號並提的情況。我認為‘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這個口號是完全正確的,非常必要的。為了在黨內、國內、國外突出毛主席的偉大作用,樹立毛主席的絕對威信,不宜提‘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的口號。隻有突出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才符合於全國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的需要和客觀實際,不要把我和毛主席並提。盼總理和中央文革小組的同誌們今後注意掌握這一點,並希望將我這封信轉發到縣團級,由他們傳達到所有的基層組織和革命群眾組織。”(《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上冊第494頁,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1988年10月編印)

王力回憶說:林的信,文革小組不同意發,毛主席也說不能發,林彪不聽,一定要發。我對葉群說,最高指示怎麽不執行?她說這是林彪職權範圍內的事,不要請示主席(《王力反思錄》第725頁)。6月30日,中共中央轉發了林彪的信。

1967年12月13日,林彪給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軍區寫信(發至部隊團以上單位、地方縣以上單位),他要求:“一、不要在街上和刊物中宣傳‘樹立林副主席的崇高權威’的口號。二、不要出我的語錄和文集。三、戲劇、電影、小說中不要有敘述我的革命曆史和事跡。四、不要呼喊‘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的口號……五、最近各地開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會,要求我題詞的很多。鑒於最近一次題詞引起了個別地方兩派的糾紛,因此,一概不再題詞了。六、……”(《林副主席的一封信》,《湖南簡訊》第55期,1968年1月3日,《湖南簡訊》編輯組編)

林彪這兩封信發向全國後,在更大範圍傳播了“祝林副主席永遠健康”這一頌辭。隨後,連偏僻的鄉村小學都喊起了“永遠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