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tea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頓悟漸悟隨筆

(2014-07-17 13:41:32) 下一個
頓悟漸悟隨筆
 
 
說起頓悟漸悟,是從禪宗六祖慧能說起的,慧能和神秀寫偈子。最後慧能得弘忍傳燈。
 
從佛教來說,唯一一部中國人自己寫的,號稱經的書,就是六祖壇經,其他的都是翻譯的佛經。圍繞佛經寫的書不算,那不算思想體係。
 
所以可以說,禪宗是開始於達摩,但真正的禪宗,開始於慧能。確立了禪宗的思想體係。核心就是約眾生初學的直悟本來說,簡單說,自心是佛,直下頓悟。
 
其他所有宗派都基本是漸悟說,就是要層層修煉,甚至幾世才能成佛,就是到達圓滿。
 
實際禪宗本身都不統一,有南頓北漸之說,就是南宗的慧能主張頓悟,北宗的神秀主張漸悟。舉個小例子來說明頓悟漸悟的區別。
 
神秀派弟子探聽慧能,去曹溪聽法。與之交談。
 
六祖道:你說說神秀的戒定慧成佛之法。
 
   誌誠禪師道:“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六祖道:“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
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慧能說的大概是
 
神秀的主張,都是落在相上麵,就是如何做。不做壞事就是戒。多做善事就是慧,自省就是定。
 
慧能的戒定慧是一件事,注重本心。說心地上沒是非就是戒,心地上沒妄念就是慧,心不亂就是定。
 
這其中還有一個漸修頓悟的東晉、南北朝時代的道生和尚,他比慧能早,他的頓悟是約究竟佛位的圓滿頓悟說,就是說,成佛有等級,就是十住,在“七住”內沒有悟道的可能,必須到“十住”時最後一念“金剛道心”,才有一種猶如金剛般堅固、鋒利的能力,頓將一切妄惑(愚昧無知)斷得幹幹淨淨,由此得到正覺(真正的覺悟),即頓悟成佛。
 
現在很多頓悟觀是接近道生的頓悟觀的,這和禪宗的頓悟是根本不同的。
 
 
從這裏,大概能看出頓悟漸悟的差別了。特別是漸修頓悟和禪宗頓悟的根本不同。一個是外求,一個是內求。一個是修行,一個是洗心。
 
慧能對頓悟漸悟有一個精準的說法“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搞一堆詞匯來說禪有點晦澀,幹脆我們戲說一下吧。我們把成佛理解成掙100萬。
 
漸悟說法就是,你想掙100萬,得先有掙100的智慧(慧),這怎麽來呀?那得先識字,學算數,然後學政治,經濟,法律,財務,規章,製度,等等等等。還要一級一級的學,數學語文就每年級都有,然後小學,初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等博士畢業了,那最後一堂課,有前期這麽多課的鋪墊,將能聽明白老師和教材傳授怎麽掙100萬的道理。在這之前,因為知識不足,根本沒法傳授。
然後你就掌握了能掙100萬的知識,然後你就有100萬了。
 
道生的漸修頓悟的說法是漸悟的變通,是說,沒考上大學的,是沒法獲得足夠的知識明白怎麽掙100萬的,一旦上了大學,你就某一天能總結出怎麽掙100萬的道理。這不完全是老師和教材教的,是老師教材的教授和你自己的思考相結合的產物。
 
慧能的頓悟就是說,人人都可能掙100萬,你本來就有這個能力。根本不用專門學習。注意,這個不用專門,才是禪宗的根本。
那為啥我沒賺到100萬?因為你的能力沒有發掘出來,一旦發掘,就立馬知道怎麽賺100萬(明心見性)。那怎麽發掘呀?都行,看書也行,上學念書也行,自己琢磨也行,跟人探討也行,混合也行,能力發掘出來,有的一下子就行,有的好幾年,有的一輩子也不行,也沒規則。總之各種辦法培養自己的能力,掙那100萬的能力。你是培養口若懸河也行,培養安靜思考也行,培養孔武有力也行,培養溫文爾雅也行,培養運籌帷幄也行,培養勢如破竹也行。反正發現自己的能力,那100萬的能力。發現了,你就成佛了。
 
 
當然,佛家強調破除我執,這掙錢的欲望肯定不是佛家所倡,領會精神吧。說禪如以指指月,你看到的是我的手指,不是月亮。
佛曰不可說。嗬嗬,領會精神吧。我總不能棒喝吧?那挺疼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