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平凡往事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婁岩一周詩詞九首

(2024-06-15 17:35:38) 下一個

婁岩一周詩詞九首

 

1.【七絕-迎客】

東窗輕啟翠簾開,朝霞暮靄共徘徊。 

幽徑鳥語隨風起,碧樹深處步徐來。

 

這首七絕詩《迎客》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客人到來的歡迎和期待。以下是每句詩的解析:

1. 東窗輕啟翠簾開,朝霞暮靄共徘徊。

   - 東窗輕啟:描述了詩人打開東窗,迎接客人到來的情景。

   - 翠簾開:形容窗簾的綠色,增添了窗前的生機和美感。

   - 朝霞暮靄共徘徊:描繪了朝霞和暮靄共同在窗前徘徊的景象,營造了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

2. 幽徑鳥語隨風起,碧樹深處步徐來。

   - 幽徑鳥語隨風起:描述了在幽靜的小徑上,鳥兒的歌聲隨風飄起,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愉悅的氛圍。

   - 碧樹深處步徐來:描繪了在碧樹深處的寧靜小徑上,詩人慢慢地走來,迎接客人的到來。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客人到來的歡迎和期待。詩中的景象寧靜而祥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客人的熱情歡迎。

 

2.【七絕-端午】

翠柳輕搖逐曉風,粽香飄逸夢魂中。

煙火人間心未老 ,碧水浮雲任自由。

 

這首七絕詩《端午》通過描繪端午節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傳統節日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每句詩的解析:

1. 翠柳輕搖逐曉風:描述了端午節早晨,翠綠的柳樹輕輕搖曳,追逐著清晨的微風,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生機勃勃的氛圍。

2. 粽香飄逸夢魂中:描繪了端午節特有的粽子香氣在空氣中飄逸,仿佛滲透到人們的夢境中,使人感受到節日的溫馨和喜慶。

3. 煙火人間心未老:表達了詩人對端午節的熱愛和對傳統習俗的珍視,即使在歲月流逝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情依然不減。

4. 碧水浮雲任自由:描繪了端午節時碧水浮雲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端午節美好時光的珍惜。

整首詩通過描繪端午節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傳統節日的懷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景象寧靜而祥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節日的珍惜。

 

3.【七絕-端午懷古】

祭辰江上泛龍舟, 競渡聲聲天際流。 

忠骨沉沙恩澤在, 魂牽楚水古今愁。

 

這首七言絕句《端午懷古》以端午節為背景,借用了屈原投汨羅江的典故,表達了對忠臣屈原的緬懷以及對曆史的沉思。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句:“祭辰江上泛龍舟”,這裏的“祭辰”指的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又稱為龍舟節,所以有“泛龍舟”的活動。這句詩描繪了端午節時江上龍舟競渡的熱鬧場景。

第二句:“競渡聲聲天際流”,進一步描繪了龍舟競渡時,人們的呼喊聲和龍舟劃破水麵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這聲音直衝雲霄,傳到了天際。

第三句:“忠骨沉沙恩澤在”,這裏的“忠骨沉沙”指的是屈原投汨羅江自盡,他的忠骨沉入江沙之中。盡管他已逝去,但他的恩澤和影響力依然存在,他的精神和思想依然影響著後人。

最後一句:“魂牽楚水古今愁”,這裏的“楚水”指的是屈原投江的汨羅江,也代表了楚地。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屈原的深深懷念,同時也抒發了對曆史的沉思和對現實的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端午節龍舟競渡的描繪,以及對屈原投江的典故的引用,表達了對忠臣屈原的緬懷,以及對曆史的沉思和對現實的感慨。

 

4.【五絕-嗮被】

冬裘懸露台,

日午灑雲階。 

隨夢童心遠,

孤床香入懷。

 

詩人在這首詩中描述了在非冬季將冬被晾曬的情景,以及這一行為喚起的對童年的回憶和當下的感受。

第一句“冬裘懸露台”,指的是將冬季使用的厚被子晾曬在露台上。這個動作在詩中成為了觸發回憶的媒介,讓人聯想到蓋嗮過的被子的舒適以及陽光的味道。

第二句“日午灑雲階”,描繪了陽光在正午時分灑滿露台上的景象,為晾曬被子提供了完美的條件,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氛圍。

第三句“隨夢童心遠”,表達了詩人對童年時光的懷念,童年時代蓋嗮過的被子,嗅陽光的味道是一種常態,暗示母愛的偉大。這裏的“隨夢”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童年時代被父母關愛的日子已經遠去,而“童心遠”則強調了對童年時光的追憶。

最後一句“孤床香入懷”,描繪了詩人晚上獨自一人躺在床上,被子中殘留的陽光香味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這裏的“孤床”不僅體現了詩人成年後的孤獨感,也反映了重新體驗童年時才享受到關愛的複雜情感。被子的香味不僅是物理上的溫暖,更是心靈上的慰藉,讓詩人在繁忙和孤獨的成年生活中找到了一絲童年的溫馨和安寧。

整首詩通過對晾曬被子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童年時光的深深懷念,以及對成年後生活的感慨。這種感慨不僅是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是對現實中孤獨和變化的深刻體驗,以及對童年時光的一種渴望和追憶。

 

5.【七律-黃昏人傑湖】

蒹葭柔曼帶無涯, 百態千姿翠幕紗。 

白鷺翩躚雲影裏,遊禽浮靄日邊斜。

唐寅妙手描金柳, 袁耀神工繪晚霞。 

瀲灩碧波風萬裏, 蒼茫暮色共參差。

 

這是一首描繪黃昏時分人傑湖景色的七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七個字,符合七律的格式。

下麵是對這首詩逐句的解析:

"蒹葭柔曼帶無涯":蒹葭,指蘆葦,這裏形容蘆葦的柔曼之美,如同無邊的帶子,給人一種開闊和寧靜的感覺。

"百態千姿翠幕紗":形容湖周圍植物的多樣性和美麗,如同翠綠的幕布和輕紗,增添了景色的層次和色彩。

"白鷺翩躚雲影裏":白鷺在雲影中翩翩起舞,生動地描繪了白鷺的優雅姿態和與雲影的和諧。

"遊禽浮靄日邊斜":遊禽在湖麵上浮動,伴隨著斜陽和薄霧,營造了一種朦朧而寧靜的氛圍。

"唐寅妙手描金柳":唐寅是明代著名畫家,這裏用其妙手來形容夕陽下金色的柳樹,如同畫家精心描繪的一般。

"袁耀神工繪晚霞":袁耀是唐代畫家,這裏用其神工來比喻晚霞的美麗,如同神來之筆,令人讚歎。

"瀲灩碧波風萬裏":瀲灩形容水麵波光粼粼的樣子,碧波隨風蕩漾,給人一種廣闊無垠的感覺。

"蒼茫暮色共參差":蒼茫暮色,即黃昏時分的天空,給人一種深遠和遼闊的感覺,"共參差"則形容景色的層次和變化。

整首詩通過對黃昏時分人傑湖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美麗、充滿詩意的畫麵,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6.【七絕-房奴】

一朝失業苦災臨,  房貸生計愁緒深。  

人間艱辛無盡日,為兒為女淚難禁。

 

這首七絕《房奴》通過四句詩描繪了現代生活中因失業和房貸壓力而陷入困境的房奴形象。下麵是對每句詩的解析:

1. **一朝失業苦災臨**:這句詩開篇即點明主題,描述了主人公突然失業的悲慘境遇。在這裏,“一朝”強調了失業的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而“苦災臨”則將失業比作一場災難,突出了其對個人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影響。

2. **房貸生計愁緒深**:接著,詩人描繪了失業帶來的直接後果——房貸壓力。這裏的“生計”指的是維持生活的基本經濟來源,“愁緒深”則表達了因房貸壓力而產生的深深的憂慮和煩惱。

3. **人間艱辛無盡日**:第三句詩擴大了視角,將個人的困境提升到普遍的人間疾苦。這裏的“人間”指的是人類社會,“艱辛無盡日”則表達了一種對生活苦難持續不斷的感慨。

4. **為兒為女淚難禁**:最後一句詩回歸到房奴的個人情感,表達了他為了子女的未來和幸福而不得不忍受的痛苦。這裏的“淚難禁”描繪了房奴在生活重壓下的無奈和辛酸。

整首詩通過具體的情感描寫和意象構建,生動地展現了現代房奴在失業和房貸壓力下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反映了社會普遍存在的經濟壓力和家庭責任問題。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刻,讓人感受到作者對這一社會現象的同情和關注。

 

7.【七絕-福州參會】

故地重遊夢已非,孤燈夜影淚成雙。

昔時少小今何在,寥落心聲付水流。

 

注:三十餘年前二十幾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從南京和沈陽兩地雲集福州軍區司令部研發中國第一部程控交換機,在這隻年輕的團隊裏麵隻有我一個人來自北方,一方麵要克服水土不服,另一方麵還要融入團隊並不分晝夜搞研發。可以說這是我幾十年從事科研工作夢開始的地方。

此次故地重遊,卻是作為一個講者的身份出現,可謂物是人非,故感慨萬千。

 

這首詩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歲月的懷念與感慨。下麵是對這首詩的深入解析:

故地重遊夢已非:首句以“故地重遊”開篇,立即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回憶之中。“夢已非”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昔日的夢想和現實已經大不相同。

孤燈夜影淚成雙:第二句通過“孤燈夜影”營造了一種孤獨和沉思的氛圍。“淚成雙”則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對往昔的懷念,淚水成雙也隱喻著作者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昔時少小今何在:第三句中的“昔時少小”指的是作者年輕時的樣子,而“今何在”則是對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青春和舊友的懷念。

寥落心聲付水流:最後一句以“寂寞心聲”結束,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付水流”則是一個典型的意象,意味著一切的感慨和懷念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如同流水一般無法挽留。

整首詩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歲月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意象如“孤燈”、“淚成雙”和“付水流”都富有象征意義,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表達力。同時,注釋中提到的背景信息,如“三十餘年前”、“從南京和沈陽兩地雲集福州軍區司令部”以及“中國第一部程控交換機”的研發,為理解詩歌提供了更多的曆史和情感背景,使得這首詩不僅僅是個人的回憶,也是對那個時代科研工作者精神的讚頌。

 

8.【七絕-延誤】

天際晴雨織似綿,起降遲到晚風前。

佳肴美饌無緣聚,獨坐窗前聽雨眠。

 

這首七絕詩《延誤》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因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的場景,同時抒發了詩人孤獨與無奈的情感。

首句“天際晴雨織似綿”,用“晴雨織似綿”形象地描繪了天空中陰晴不定的景象,暗示了不穩定的天氣狀況。這不僅為後文的“延誤”埋下伏筆,也渲染了一種變幻莫測的氛圍。

次句“起降遲到晚風前”,直接點出了航班因天氣原因延誤的主題。這裏的“晚風前”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字麵意義上的夜晚的風,二是比喻意義上的困難或挑戰,暗示航班在麵臨天氣挑戰時的無奈。

第三句“佳肴美饌無緣聚”,轉而表達了詩人因航班延誤而錯過與親友相聚共餐的遺憾。這裏的“佳肴美饌”不僅僅是指美味的食物,更象征著與親友共享的美好時光。

最後一句“獨坐窗前聽雨眠”,描繪了詩人在等待中獨自坐在窗前,聽著雨聲,漸漸入眠的情景。這不僅表現了詩人因延誤而感到的孤獨和無奈,也透露出一種隨遇而安的淡然。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因航班延誤而經曆的複雜情感,既有對無法控製的外部因素的無奈,也有對錯過美好時光的遺憾,但最終以一種平靜的心態接受現實,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堅韌。

 

9.【七絕-俯瞰閩江】

榕城煙雨鎖波濤,摩宇孤高寒意濃。 

江水蜿蜒迎曉霧,弄潮風起送微涼。

 

這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以俯瞰閩江為主題,描繪了一幅雨中閩江的景象。下麵是對這首詩的詳細解析:

詩題:《俯瞰閩江》

詩題直接點明了詩歌的主題,即從高處俯瞰閩江。

第一句:榕城煙雨鎖波濤

"榕城"指的是福州,因榕樹多而得名。

"煙雨"形容雨中帶有霧氣,營造出朦朧的景象。

"鎖波濤"形象地描繪了雨霧中的江麵,波濤被雨霧所籠罩。

第二句:摩宇孤高寒意濃

"摩宇"可能是指摩天大樓,與"孤高"結合,形容高樓獨立於雲霧之中。

"寒意濃"表達了雨中帶來的涼爽或寒冷的感覺。

第三句:江水蜿蜒迎曉霧

"蜿蜒"形容江水曲折流動的樣子。

"迎曉霧"描繪了江水在清晨的霧氣中流動的景象。

第四句:弄潮風起送微涼

"弄潮"通常指隨波逐流,這裏形容江水的活潑。

"風起"指風吹起,與"弄潮"結合,描繪了江麵上因風而起的波浪。

"送微涼"表達了風帶來的涼爽感覺,與"寒意濃"相呼應,增添了夏日的清新。

韻律分析:

這首詩采用了押韻的形式,每句的末尾字押韻,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

意境分析:

整首詩通過對雨中閩江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寧靜而又生動的自然景象,以及站在高處俯瞰時的開闊視野和夏日的清新感受。

情感表達:

詩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夏日清涼的向往。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成功地營造了一幅雨中閩江的美麗畫卷,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