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請一個即將海歸的朋友吃飯,席間聊得最多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後海歸生活。諸如適應性、生活上的和工作上的;生存空間,包括政策上的和體製內的。他多次問我海歸的感想,我就一個回答,可以作為,知恩圖報。至於適應問題,國內國外對我沒什麽區別。生活就是這樣,對於有目標的人,懂得感恩,明白可為和可不為就一定有用武之地。
這位仁兄被一家私人醫院雇傭了,年薪稅前35萬美元,其它條件也不低。他說之所以選擇體製外的單位,主要是對政策還有顧慮,另外就是待遇方麵兩者有差別,而且差別不小。他說海外很多人都想回來,隻是苦於沒有機會。
我回國兩年了,不知道他說的是否屬實。反正這位仁兄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真心希望他回國後一切順利。他又談了許多設想和藍圖。有些話我沒有說,怕擾人興致,其實表麵的東西可以規劃,而許多未可預見的事情充滿了變數,不可盲目樂觀。
回國的人,境遇不同,許多是性格使然。不要有太多欲望,報著感恩的心,好好運用你的知識,腳踏實地地苦幹,巧幹和實幹,就大有作為。而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不平衡,期望值過高,或不切實際,動輒怨天尤人,就很難有幸福感和快樂,也很難成就事業。
國內就是生存環境比較惡化,不像美國打開窗戶景色這麽好,這麽綠;另外就是人太多,有時令人煩躁。但是另一方麵周圍都是中國人,比較熟悉親切,生活也方便,娛樂多,吃喝玩樂的機會多。看你選哪樣。我們海歸了十年,感覺上海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一直在外企混,文化上還是接近西方的。
沒聽說過不等於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