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8)
2015 (85)
2016 (96)
2017 (119)
2018 (119)
2019 (114)
2020 (113)
2021 (148)
2022 (71)
2024 (56)
2025 (5)
我們這些向陽院裏長大的孩子們
老了也瘋狂
以往的歲月可以找回來嗎?
誰能否認她們是快樂的一群人呢?
心還在過去
當年校園裏的舞星,今天再度翩翩起舞
當然這裏隻是發小們中的少數人。
糊裏糊塗參加了一場歡餐,又糊裏糊塗的當起了業餘攝影記者,再糊裏糊塗地被圈進向陽院的微信群。。。。。。
我在叢中笑
新時代千手觀音
本來這個周末我無所事事,剛經曆一場人生挑戰,身心都有些疲憊。妹妹提議去參加發小聚會,我起先還猶豫不決,因為據她講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娘子軍。但經不起她軟磨硬泡,我知道她是好意,想讓我借此出去散散心。有些勉強的答應下來。
為了去火車站接從長春趕來的朋友,故此到聚會酒店的時間早了些。以為會等的很久,沒曾想不大工夫,門外就傳來了嘰嘰喳喳麻雀一樣的歡聲笑語。接著就是一群花蝴蝶似的女漢子飛撲進來。
發小就是好哈,無論多少年過去,怎麽都沒有陌生感。看到一張張不加掩飾,興高采烈的笑臉,我下意識地默默對自己說,來對了!
我們這些人被稱為大院子弟,謙虛地說許是因為我們是一群在圍牆裏長大的孩子,但如果非說一點優越感沒有那也是矯情。但我也有一惑。吃飯時忍不住地問大家:
“我們這麽多人怎麽就沒成就一對好姻緣呢?”
大家默默無語,相視而笑。天知道!
三十多年前, 他可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啊!
今非昔比了,但他在我心裏比兄弟還親。
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裏,誰也無法漠視這紅牆內外的區別,就是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絕不為過。一個讓淹沒在煙塵中,靠每人每月三量油和玉米麵、高粱米充饑,幾乎沒有娛樂場所的市井社會中度過;一個物資上享受供應、生活上處處特殊、居住環境幽雅、娛樂上豐富多彩、應有盡有。。。。。。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是最幸運的一代人。不用學習,在玩和快樂中長大,即便趕上文革,有些家庭受到衝擊,但還是比一般百姓家的孩子生活的幸福。
記得每天放學回到大院裏,第一件事情就是自發的聚集在燈光球場裏瘋了一樣的打球,直到渾身上下被汗水濕透,又集體翻牆入室地潛入遊泳池裏嬉戲玩耍。周末一定帶著彈弓,拿著網子在樹林裏遊獵,遭殃的當然是那些蜻蜓和各種飛鳥。要不就是打乒乓球,雖然沒學習,但每人都是運動好手,都有一個好體魄,而且男孩都長的人高馬大的。
好時候啊,停課鬧革命,現在孩子們聽也沒聽過的新鮮事物讓我們趕上了。上課就是批師道尊嚴,下課就是瘋一樣的玩。雖然撿糞,拉練,徒步去烈士陵園等,但都不能阻擋我們對快樂的占有和享用。
那時的大人幾乎不管孩子,都一心撲在事業上,沒日沒夜的幹工作。加上我們都足不出院,上下學成幫結隊,也沒有考試升學那一說,將來的出路不是當兵就是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因此他們根本沒有操心的必要。天賜良機啊!這使得小孩們的生活因此變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可以說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雖然冰棍小口吃,汽水省著喝,玩具多是自製品,穿戴都是軍服,但我們的快樂是今天的孩子無法想象的。。。。。。
我們命運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而且大院裏長大的孩子多是得過且過,看輕物質,重感情的主。總之還都過得去,最終或是早早穿上軍裝先是天南地北飛了一回,後來通過後門又都來個鳳凰村,有些至今還在部隊裏效力;另一些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政策上了大學,五湖四海。就我而言,原本是個人見人恨的淘氣包,整天打架鬥毆,惹是生非的主,卻在應屆畢業時趕上文革後恢複高考,一夜之間從一個十足的小壞蛋變成了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幸運兒。命運多舛啊!
不白話了,看看照片吧。
興高采烈的發小們
人來瘋,老來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