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專訪日本著名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治病就要把自己當成動物(ZT)

(2015-02-19 11:04:55) 下一個

60 歲的石原結實,身高161 厘米,體重63 公斤,從不失眠,也沒有“三高”。他的肌肉發達,能夠臥推100 公斤重的杠鈴。石原結實是日本最著名的健康養生專家之一,他一反傳統營養學,提出“早餐節食”、“一天一餐”等養生理念,在日本掀起了熱潮。

2008 年,石原結實的著作《病從寒中來》和《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被譯成中文,引進國內。

  文/ 劉莉芳

  大概許多真理乍一聽起來都像是謬論。日本著名的健康養生專家石原結實說,早餐不想吃就不要吃,一天吃一頓就夠了;他還說,“發熱”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有效途徑;他甚至說,生病了甭管中醫西醫都不要看,想想動物們不吃藥,靠節食和發熱就能痊愈,所以患者要樹立“人在根本上就是動物”的思想,向動物學習,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治病。

  石原家族世代行醫,且是禦醫。他在日本醫學界的家室背景無可質疑。但是當一個人說出和大多數人口徑不同的話,尤其是事關健康的觀點時,確實需要足夠的證據。記者曾在郵件裏問石原遇到過哪些質疑,他在半年後才回複的信裏回避了這個問題,並為自己做了廣告,說他寫的《不吃健康法》在日本很暢銷。

  2008 年,石原結實的書《病從寒中來》和《不生病的生活方式》被譯成中文,由中國城市出版社引進國內。該書黃色的腰封上寫著“日本銷量突破1000000冊的全民健康醫學寶典!數以萬計讀者競相推薦!”這類不謙虛的促銷詞還出現在同期推出的其他日本養生書籍的宣傳中。記者關心的是,石原的這套理論是否站得住腳?我們是否要改變奉行的主流營養觀點?石原本人的健康如何?

  其實石原的理論基本上是以中醫為基礎的,他所說的“發熱”,就是中醫中的“寒熱”,所謂“體溫升高1 度,疾病治愈,人生改變”,就是增強白血球的功能,提供人體自身免疫力。

  中醫在國內日趨萎縮,在國外卻粉絲無數。石原結實用這套理論配以食療,1985 年在日本伊豆高原建立了自己的營養所,以胡蘿卜汁為藥,提倡運動療法、溫泉療法,獲得極大的成功與回響。兩任日本首相羽田孜和細川護熙都經常光顧他的營養所。“提高體溫、斷食”據說是日本目前最流行的養生方式。

  至於石原本人,從一根“豆芽菜”變成一個舉重冠軍,他本人基本上就是個很正麵的“發熱”養生法範例。今年60歲的石原身高161 厘米,體重63 公斤,從無失眠、“三高”,肌肉發達,甚至能夠像年輕人那樣臥推100 公斤重的杠鈴。

    從“豆芽菜”到舉重冠軍

 

  B:據說你在小時候是“豆芽菜”,那時,你是不是經常生病吃藥?

  S :確實如此。我小時候經常發熱腹瀉。淩晨兩三點,父母背著我上醫院,或者請醫生到家裏來給我打針,都是常事。我考入長崎大學醫學係之後,開始學習民間療法,了解到飲食很重要,比如粗米對身體有益等。我現在的營養觀點就是從那時開始形成的。

  B:你在大學拿過舉重冠軍。從“豆芽菜”到舉重冠軍,你怎麽突然強壯了?

  S :那是全九州學生舉重大賽。我是輕量級的冠軍,成績是臥推100 公斤,深蹲150 公斤。之所以強壯起來,是因為年輕人的不純動機。我個子矮,很自卑,想讓肌肉發達些,博得女生的青睞。於是我開始鍛煉肌肉。現在看來,當時的鍛煉效果很好。因為一運動,體溫就會升高,免疫力也會提高。從20 歲到60 歲,我再沒吃過一粒藥,也沒有因病長期臥床。我每天都在工作,包括周末和假期。

  B:你為何學醫?有什麽特別的事影響你從醫嗎?資料顯示,你家曆代都是日本古代種子島國藩主的禦醫,是這樣嗎?

  S :我的祖先石原四郎是日本最早製造出槍的人,他官至左衛門。這在家譜裏有記載。1543 年,一艘載著3 個葡萄牙人的中國帆船(不知道是官船還是海盜船)從澳門出發,被台風卷到了種子島國。種子島國藩主從葡萄牙人那裏得到了兩支步槍,並命令我的祖先石原四郎將其分解。在石原四郎之後的第八代,石原則熹開始行醫,以後就世代行醫。我也不例外。

  B:你的大學專業是血液內科,據說是大學畢業後在長崎原爆醫院的從醫經曆最終促使你“轉行”推廣自然養生理念的。是這樣嗎?

  S :我當初選擇血液內科專業,是想通過血液了解身體和疾病的全部“真相”。但是行醫後,我發現西醫並非像我以為的那樣全能,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那是1975 年,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30 周年。許多幸存者患上了白血病、不良性貧血。這樣的患者即使確診了,大多也無法治愈。我每天麵對的就是這些絕症患者,平均每周就有10 位患者死去。

  我害怕死亡繼續發生,開始尋找更善待生命的治療手段。1977-1990 年,我5 次去世界著名的長壽地區高加索考察。在那裏,很多人活到130-140 歲,從來沒有人得過癌症。當地的氣候很好,食物美味,而且民風淳樸,村民非常親切。當時高加索還屬於蘇聯,西方人很少去那裏。我跟長壽研究學院的教授們成了朋友,因而一再想去,去了5 次。

  1979 年,我去了另一家神秘醫院考察。那是位於瑞士蘇黎世的本納(音譯)醫院。醫院有100 多年的曆史,它的病人來自世界各地,患有各種疑難病症。本納醫院隻采用自然療法,藥是一種叫做“胡蘿卜霖”的飲料。

  其實,自然療法早在1970 年就在美國興起。在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的自然飲食餐廳裏,一樓賣有機蔬菜、豆腐、糙米等,二樓是專做自然飯菜的餐廳。美國竟然賣糙米,我很吃驚,開始對自然飲食的重要性深信不疑。通過這些經曆,我了解到飲食非常重要,開始努力學習有關飲食的一切知識。但是西醫往往不怎麽與飲食聯係,於是我開始自學與飲食聯係密切的中醫。

  B :請詳細介紹一下你自己的養生之道。你今年60 歲,你的飲食、生活起居習慣分別是怎樣的?

  S :我的養生之道沒什麽可借鑒的。總而言之,一天隻吃一餐。首先,不吃肉、雞蛋、牛奶和魚,隻吃蝦、烏賊、章魚、蟹和明太子(用辣椒和香料醃製過的明太魚的子)等魚貝類。然後,每天堅持慢跑,練習舉重。我的臥推成績幾乎能達到學生時代的100 公斤。我完全沒有現在日本人多見的代謝綜合征(以高血脂症、高血壓、肥胖為指標)的症狀。我不胖,身高161 厘米,體重63 公斤,渾身都是肌肉,非常健康。每天我大約睡六七個小時,從晚上23 點至次日早上7點。我平時忙得一塌糊塗,工作量幾乎是常人的2-3 倍。但是我一點都沒有生病。

  治病就要把自己當成動物

  B:你以中醫為基礎,結合飲食進行研究。在你看來,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麽?

  S :當下的中國人可能對中醫不是很了解。我和東京市市長石原慎太郎有過一次對話,談論的主題是:西醫是直觀醫學。乍一看,西醫非常出色,但是西醫不能治愈的疾病、病因不明的疾病很多。中醫是研究治療“經絡”、“氣”等不能直觀的“生命的本質”或者宇宙本質的學問,是包含深邃哲學思想的醫學。這點很值得我尊敬。

  B:你提出的“早餐吃不下就別吃”等養生理念,與傳統理念不同。這些一聽就不太對頭的理念怎麽可能是正確的呢?

  S:日本一直到50年前都很窮。那時,以“粗食”為主—肉、雞蛋和牛奶不多。人們整天幹活,不好好吃三餐,就沒有體力。但是,現在日本人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不怎麽走路了,工作也不是體力勞動,幾乎不怎麽消耗能量。然後,一直忙到晚上,之後去喝酒、吃宵夜。睡覺時已經是深夜十一二點或是淩晨1點,所以很多人在早晨沒有食欲。與其根據主流營養學的觀點,勉強吃早餐,不如不吃,喝一杯放了生薑和蜂蜜的紅茶或者胡蘿卜蘋果汁等,還能預防代謝綜合征。支撐人體運轉的60 兆個細胞,隻依賴於糖分,所以隻要保證糖分就行了。現在,在日本,不吃早餐狀態更好的人正逐步增加。我的《不吃健康法》一書就非常暢銷。

  B:你提出“不看醫生,不吃藥,疾病照樣能痊愈”。這條理論是否適用於所有病症?在針對慢性病和急性病上,你分別有什麽對症方法?

  S :如果生活環境不是非常惡劣的話,動物是不太生病的。如果病了,它們依靠自身的免疫力,不進食,發熱,就能痊愈。人也是一樣。所謂“免疫力”,是指在血液中自由遊動的單細胞生物白血球的力量。體溫升高時和空腹時,白血球的能力都會增強。所以,我認為不吃飯、不吃早餐、保暖很重要。不過,和動物不同,人是有智慧的,所以一旦病了,就會考慮是看中醫呢,還是西醫?其實,不論選擇哪個,如果抱著“人在根本上也是動物”的觀點去治病,不是最好不過的嗎?

 

  B:兩位日本前首相曾是你的客戶。

  S :兩位前任首相都很健康。細川先生專注於陶藝,每天早上喝胡蘿卜汁,中午吃晚稻米,晚上按照我說的,吃自己喜歡的食物。細川先生今年已經70歲。羽田先生在昭和十二年(1937 年)出生,71歲時去世。他經常來我在伊豆的保養所。

  B:你的理論研究是否同樣適用於中國人?你對中國人的健康理論有什麽建議?

  S :現在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日本在三四十年之前經曆的,中國也將會逐步經曆。比如,身體運動的機會逐漸減少,出現營養過剩的趨勢。或許我上麵所說的不吃早餐、喝胡蘿卜汁、生薑紅茶之類的觀點,會對中國人也會起到作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