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這步棋表麵上看不錯的,按宣傳講的,可以輸出產能,又可以繁榮周邊,同時可以擾亂美金回流。
(2015-04-04 09:46:06)
下一個
俺以前就講過,世界經濟不死不活的原因在於生產大於消費。其實是教科書式的經濟危機。隻不過,現在各國政府經驗比較豐富,應對還算是得當,沒搞成大蕭條。
現在唯獨美國經濟在明顯複蘇,本來理所當然的美金回流。但是,美國經濟也就是溫吞水一壺,大家當然想分散一下投資。中國尤其對美國不信任,但是又沒啥好投。所以這個亞投行就橫空出世。從出發點講,設計的不錯的,因為中國現在最強的就是基建,要人,要技術,要原材料,基本都是過剩。而且亞洲除了幾個地方,很多,基礎設施不發達,建好了,倒是可以大大增加經濟活力。印度尤其需要,他的軟件比如IT,製藥,很多已經可以參與西方競爭,但是基礎設施及其落後,造成製造業上很爛。而高科技行業不能吸收更多的人口,這個就是印度的軟肋。
但是魔鬼在細節中,中國論個人,水平高的不少。但是作為一個集體,就基本是負數。為啥呢,專製體製下的相互不信任,相互掣肘,從來就是常態。7常委那麽幾個人,一坐在一起,立馬就是2+0-4=-2. 嗬嗬。其實大家好好談談,就是2+0=2不是也是正數?
實際上花街早在數年前就在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布局,希望取代中國製造業。有興趣的可以狗一下。日本就起步的更早。但是成效一般,主要就是基礎設施太差。一旦天朝幫人路修好,電,水等等搞好,立馬就是一個龐大的競爭對手。天朝老認為沒那個國家可以取代,但是人家有team work傳統的可不是就看一個國家。金磚國的名頭不是也是花街搞出來的?
再一個,中國現在本身急需產業升級,這些基本要燒錢的,哪來那麽多剩餘資本輸出?
天朝逆世總用領導被領導關係來看待人與人,或者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常常造成認知的極大偏差。美國跟其盟國之間,打個比喻就像兄弟之間,競爭,聯合,再競爭的關係。因為各國利益不完全想同。當年美國黎曼倒閉的前夜,英國就故意block了其銀行的收購行動,見死不救,後來美國也沒把人家怎麽樣。現在這些國家參加亞投行也都是為了自身利益。實際上,如果中國跟美國講,我從現在起買你國債,不要利息,你也來參加,美國立馬就會參加。嗬嗬。
英國參加,英國人獲利;德國參加,德國人獲利;到後來,美國人要是參加,美國人也獲利。不幸的是,中國人基本上是最後買單的,這裏不包括少數人。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