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灣區房子並不貴---看你怎麽想這個問題

(2007-05-09 18:59:47) 下一個

 
就像油價,德州人仰視加州的油價,覺得不能活了。加州人一問歐洲,亞洲的油價,
再考慮到購買力因素和收入因素,心裏立刻就阿Q了,平衡了。

灣區房價從數字上來看是比較貴,但是數字是相對的。

灣區再貴,能貴過NYC Uptown 的哪怕是70年舊的Condo麽?
再貴,能貴過Hawaii海邊房子麽?(上次去MAUI,看了一處Open House, 一套很小的2-bedroom Condo,開價1.4 Million, 而在Honolulu離Waikiki還有一大段路的Condo,
幾年前就開價70萬,而當時Mission San Jose比那裏大得多的Single Family House才要60多萬)

貴?能貴過北京什刹海四合院?

再往回看,20多年前,父母一個月工資50-100人民幣,當時想我長大了如果能掙200元就厲害了。90年代初,我算了算,一個月1000多元,就可以滿足了。誰想到現在連老師,公務員都可以掙到5000元月薪?在北京上海這點工資連小康都算不上。

看看北京五環外的城鄉接合部的業主們,月薪5000元就得養將近100萬的Condo,
這個比例換到灣區,就是說月薪5000美刀(年薪6萬)的人要在Gilroy, Tracy, Antioch等地養1百萬美刀的Condo,我已經覺得很知足了。

好地方總有人趨之若鶩,有錢人總是越來越多,所以不是地方不好,而是自己錢包太小。就像北京上海,你說他房價貴,可好地段的房子經常是你有錢都買不到--總有比你有錢的人。

再如東京,巴黎,倫敦,房價貴不是這幾年的事情,這麽多年雖有起落,但還是貴,因為地方好,地理位置好,俄國石油大亨有錢了,去倫敦;老印發財了,去倫敦;咱老中有先富起來的,也去倫敦,你說倫敦房價能不起來麽?我要發財了,也到巴黎買個Condo。

就像山西礦主發財了,集體進京買別墅,買房子,那房價能不貴麽?

所以不是灣區房價貴,而是美國這麽多年來的低廉的房地產成本把大家慣壞了,覺得便宜是應該的。不想想美國世界第三,第四大(和中國爭老三好多年了,因為老美不把台灣算進去)的陸地麵積,可用麵積就更大了(相比中國國土絕大部分是高原,沙漠,山地),幾年前才2億多人,所以有的是地,像Houston,騎馬跑出去一整天都是沒人的平地,所以不斷的蓋房子,房價也總也不漲。

但是好地方先被人占了,人類還是聰明的,先開發占領地理位置最好,氣候最好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的可用地就越來越少。總不至於,人類先開發新墨西哥沙漠,然後開發Oklahoma, South Carolina,最後才開發加州吧?

地少人多,供不應求,房價自然要反映這個事實。

所以還是我們掙的少。一個例子:比如灣區的Fremont,幾年前都是老中把房價炒高,原住的老美藍領,老黑,老墨,發著我們現在一樣的牢騷,說灣區房子太貴,沒法呆了,所以他們隻好租房,租不起就往北移Hayward,San Leandro,Oakland,再往灣區以外移,甚至到外州,不是說加州房價太高了,灣區不好,而是對他們的收入水平來說太高了,是被迫的,不情願的。
---因為老中那幾年憑任勞任怨的苦幹,靠技術比他們賣體力的多掙了一點點錢。
可是這兩年,同一地區把房價炒高的多是老印,也不是說灣區怎麽了,而是老印幾年來,大量的從搞技術,成功轉型搞管理,老中絕大多數還在老老實實琢磨怎麽把白領技術工人的工作做好,掙每個月的月薪養房子,幾年下來老印都成管理階層了,掙的相對比你老中多了,每年多好幾萬,年終獎金也是你的幾倍,股票也比你多,他們買1百萬的房子相當於我們以前買50-60萬的房子,所以你說是灣區房價貴了?還是我們掙錢相對少了?---通貨膨脹了,美元貶值了,所以還是錢不當錢,縮水了。

再過幾年,也許老印也不靈了,出來一堆納米人才,金融人才,跨洋貿易人才,如果我們沒加入他們,那麽最好隨大流,搞技術的,還是回亞洲,等亞洲發達了,搞技術的沒準兒隨大流,到非洲去了。

所以灣區這麽好的地方,房價並不貴,隻是適合我們普遍老中收入水平的房子越來越少。當然你也可以阿Q一下,比如去NewMexico,甚至Idaho,你花一點錢就可以一次性買下一個大豪宅,和一大片地,但你有的隻是房子,和地,其餘灣區的好東西,和種種方便都享受不到了。就如同,我在北京,我不要我的房子了,我跑到河北某縣,住大房子,買農家地,出門5分鍾就是麥地,我一年才去一趟北京,這兩種生活質量當然也不具可比性。當然有人是隱士,喜歡這樣偏遠地方的寬大生活,那另當別論。

所以根本還是本身工作專業與收入和房價的矛盾,老中,尤其受過教育的老中,尤其受過特別多教育的老中,還特別不具備發財必須的冒險精神,放棄過去的勇氣和靈活適應現實環境的能力。

我見到有些冒險精神的老中,或者特別靈活的老中,這幾年紛紛發達了。所以灣區好,不能光看著好,也要拿出點本事立足,IT飽和了,別的機會又來了。就看你抓不抓得住!當你有錢了,你就不覺得房價高,甚至你還希望它再貴點兒,門檻兒再高點兒!


灣區是個好地方,房價高麽?也許,但我覺得他值這個價,如果有錢了,我還會投灣區,一買倆房,租一個,空一個,赫赫。


另:我個人觀點,如果除了灣區,北美我還會選擇到哪裏生活居住?

南加-OrangeCounty,離LA中心不遠,需要了隨時可以去購物,娛樂,南加的娛樂,戶外運動都在2小時車程內,但是治安,交通,市容,教育都不錯。雖然氣候,自然風光,景色都不如灣區。(沒選San Diego, 因為對老中來說還是寂寞了些,保守了些,中國人也少,中餐館少,大華才一家)

Van Couver-CANADA,不錯,就是氣候涼一些,而且最好是掙了錢以後再去,房價也高,文化事業稍遜教育科研也少一些。

Austin-Texas, 還可以,但是還是小城市,很多娛樂,購物的機會都少,比德州其他幾個城市涼快一些,但是夏天還是盡量呆在室內為妙。老中有關的生活服務設施太少。

其餘的很多地方,要麽氣候不好,要麽治安不好,要麽排外,不適合老中居住,要麽中國人需要的服務設施太少。


如果有人問我?如果你今年才畢業,要不要到灣區來?答案--一定,買不起房我租房,房子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工作也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那麽也許我會摸摸自己的錢包,然後琢磨如何轉行,如何賺更多的錢。

人總是不滿足的,所以我們才跑到這裏來。20-30年前,大家都掙的差不多,但是你發現有人占有的資源比你多,是因為權利,所以那時的人奮力讀書也好,奮力工作也好,多數人就是想有朝一日自己往上升,能夠有點權力來得到一定資源。

10幾年前,大家發現金錢財富更有吸引力,大家又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也是那時覺得如果念書好,就可以出國,讀了好學校,拿了學位,就可以有好工作,也就是說我可以多掙些美元了----看,轉了一圈還是回到掙錢來了。所以想想也有意思,撥開表麵的什麽興趣呀,抱負呀,理想呀,往往不情願的發現赤裸裸的內心還是個芸芸眾生,為利來,為利往。這麽想就沒什麽了。所以還是要來灣區,為什麽?因為你每天看到這麽多比你有錢的人,你才會不滿足於現狀,才有奮鬥的動力,這才是進步的驅動力!

不來灣區,也許覺得自己已經混得不錯了,滿足感一來,奮鬥感就沒了。最後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我覺得灣區房子還會漲,地沒了,就緊湊些,緊湊都沒地了,就往空中發展,就成真正的Metropolitan了,那Metropolitan郊區的有土地的房子就更要漲了。沒看見舊金山的新改造計劃,BayBridge以南要蓋一大片摩天樓,都比那個金字塔形的大樓高出許多。Genentech/Amgen,這最大的兩家生物技術公司,都在SouthSan Francisco買房置地,而且要幾千幾千的招人。灣區地不夠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