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前期的中國史

(2007-03-08 08:57:06) 下一個
公元前5600年,在亞洲東部的黃河中遊形成了一個新石器文明——裴李崗文化。裴李崗人形成了原始村落,製作了紅陶。前5400年,中原(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各地)又產生了磁山文化。這兩個早期文化形成了中原文明的基礎。至公元前5000年,仰韶人在中原崛起,不久他們占據了中原的統治地位。仰韶人對中原的控製直至公元前3000年才告一段落。雖然,我們仍無法判斷他們是否現代中國人的直係祖先,但他們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

仰韶人並不孤獨,在黃河下遊(當時黃河在今海河與淮河之間經常改道)一帶有著另一偉大的文明存在。公元前5300年北辛人建立農業文化,他們製作了黃褐色和紅色的陶器。公元前4500年大汶口人代替了北辛人,這種代替可能是文化程度增高而導致的居民脫胎換骨,並不含有武力征服的意思。大汶口人基本控製了山東和淮北,部分延伸至江淮之間,另一部分沿渤海居住,所以簡稱之為山東文明(從北辛至以後的嶽石)。大汶口人的文明程度要高於仰韶人,雖然高得並不多,但這微笑的優勢卻重要得足以使生活在魯豫一帶的仰韶人受到了更多的大汶口影響。大汶口人不是好戰的民族,他們樂於將自己優秀的文化傳播開去,並且他們善於航海,到達遼東半島、朝鮮半島以及日本列島。渤海、黃海以及日本海有許多優良的海灣利於建立港口,大汶口人可能建立的殖民地不在少數。

然而,中國文明不隻是兩元的,在吳越地區或者稱長江下遊還有一個文明起源。從公元前5000年起太湖一帶曆經河姆渡、馬家浜、良渚文化,發展至洞庭、鄱陽兩湖之間的長江沿岸,並肯定對三峽附近的大溪人產生過影響。吳越人的文明程度不如中原和山東,但在大陸東部仍是比較先進的。

三個文明分別代表溫帶大陸、溫帶海洋和亞熱帶河湖三種文明類型,其各自的特色是明顯的。(一件有趣的事:巴比倫、埃及、克裏特-邁錫尼三個大陸西部的文明與中原、吳越、山東三個大陸東部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關於印度文明對稱,且克裏特-邁錫尼與山東均為海洋型文明。)

曆史從它誕生開始,仿佛就已注定中國是要統一的。公元前2800年,中原逐漸興起了龍山人(盡管“龍山”得名於山東的龍山),他們的文明程度比仰韶人高,是仰韶人發展的結果。於公元前2698年(此年代係根據辛亥革命時采用的“黃帝”紀年推得),龍山人在钜鹿與大汶口人展開空前的大會戰,雙方聯軍經過數次劇烈交鋒,最終“黃帝”領導下的中原軍戰勝了以“蚩尤”為首的山東軍。盡管山東人當時可能已製造了少量金屬(銅)製武器,並會使用戰車,但正如曆史上經常發生的落後民族擊敗先進民族的事例一樣,中原人更善於陸地作戰(如他們將定位機械應用於戰車製成“指南車”),“蚩尤”的敗死是正常的。這場會戰是決定性的,此後幾乎找不到山東文明先進於中原文明的任何證據了,無論在考古發現上,還是在文獻考證上。從此,龍山人在以後200年間征服了大汶口人,使山東進入了龍山時代。大汶口人部分被處死或俘虜為奴,部分被同化,部分繼續維持與中原的對立,部分逃亡海外。一個有趣的考古發現: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亞人似乎是大汶口人的後裔,他們由山東航海至中太平洋的事實是驚人的。雖然,夏朝初年“窮羿”和“寒浞”曾先後以山東為基礎控製中原,商末周初時中原人仍不遺餘力地與東夷作戰,春秋時齊國還在攻破一些弱小夷國的都城,山東人已經在與中原人的競爭中失敗了。钜鹿會戰的意義是世界性的:標誌著在文明大陸東部,大陸型文明戰勝了海洋型文明。此戰之後,山東文明的海洋性消退了。

試想,如果當年“蚩尤”勝了,且此後山東文明對中原繼續保持優勢,大陸東部會如何發展?也許山東人在渤、黃、日本三海的溫帶沿海廣布殖民城邦,類似於希臘;後來出現強大的國家統一山東城邦後,使日本海、渤海、黃海成為內湖,並向南吞並琉球諸島(包括台灣)和蘇浙福沿海,向西攻破中原人,建立類似於羅馬的海陸大帝國。也許這樣,越人不至於被趕入熱帶,而可以在長江中遊及江南建立起一個越人的敵國。也許現在的世界會與現實完全不同。然而,“蚩尤”死了,山東失敗了;曆史是不容許任何假設的。

中原人戰勝山東人約500年後,發生了著名的世紀洪水,“堯”、“舜”、“禹”先後執政。在“堯”後期至“禹”前期的半個世紀中發生了“三苗戰爭”,中原人對生活在洞庭、鄱陽間的三苗人(可能是吳越人的一支)發動征服戰,終於由大“禹”完成。此後,在大“禹”統治的最後幾年中原與山東的聯軍對太湖、長江間的吳越人源頭發動總攻,三個民族在長江下遊誓死決戰。這場戰爭的意義雖不如钜鹿會戰,但也對大陸東部產生極大影響。吳越人經“相柳”、“防風”、“太人”三大領袖帶領堅決抵抗,終於將大“禹”殺死在會稽山。吳越人避免了滅族,但此後再也承受不了北方的壓力,開始大規模南遷。至漢代,越人分布於中國的浙、福、粵、桂以及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甚至海島,直至今日越人形成的龐大係統仍是東南亞主要種族的祖先。

總之,中國主要居民起初是由中原人、山東人大部分和吳越人一部融合而成,海洋性在中國基本消失,大陸文明占絕對優勢。

公元前22世紀中期,繼“禹”之後“啟”成為中原的最高統治者,經過一係列的鬥爭(如與“有扈氏”的戰爭),“啟”終於成為中國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夏朝的開國君主,結束了中原的“禪讓”時代。其實“世襲製”在各部落已經開始,而這次在中原的大同盟中得以實現意義更加深遠,標誌著中原國家正式建立,古代城市文明在中國初露端倪。後經“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幾度盛衰,以夏為主的國家確立,漢人的雛形——華夏族業已形成。夏統治中原四百餘年為商所滅。商代中國青銅文明達到高潮,商的青銅器遍布中國南北,“盤庚遷殷”後穩定的中央政權建立,直至公元前1066年被中所滅。周朝統治中原後開始大封建,中國建立了眾多效忠於天子的諸侯國,道義上的統一與實質上的分裂並存。除楚國長期與周天子對立外,在公元前771年以前還沒有出現公然不服從天子的例子。公元前841年,發生了被稱為“國人暴動”的城市平民運動(這是中國明確紀年的開始)。直至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成功,周遷都洛陽,西周結束。在這1400年的時間裏,中國不但形成了完整的奴隸製國家,而且疆域擴大了20倍。人口也從300萬增至1000萬以上,不但形成了農業文明,也建立了星羅棋布的大小城市。

公元前771年起至前221年是專製中國曆史上的特例,公元前476年以前被稱為春秋,以後被稱為戰國。遲到的鐵器時代開始,農業空前發展,社會飛速進步(如秦國從春秋初確立奴隸製,到戰國中期已經進入封建社會),中國史家稱其為“禮崩樂壞”。這個時期,周天子的威望空前降低並不斷衰落,諸侯間的兼並戰爭沒有過中斷,“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各顯神通,到戰國中期中國已進入封建社會。而從春秋後期至戰國中期,中國文明爆發出最大的火花,“諸子百家”是古代中國前期的最高峰,開創了空前的開放民主時代。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墨子以及眾多兵家、法家紛紛創立自己的哲學或學術流派,向諸侯們獻計獻策,試圖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百家爭鳴”本身是曆史變革的產物,它同時也推動著變革。

前221年,中國第一個皇帝經過15年的最後戰爭統一了中國,從形式到實質的統一,標誌著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誕生。秦始皇建立了“郡縣製”,並統一了文字、貨幣、法律和度量衡,修建全國公路、拆除關塞壁壘,這對中國的統一有著極大的意義。雖然,早在周朝中國已基本上使用古漢語,除了方言上的習慣語和發音之外,各國使用的語言沒有實質上的區別;但是,由於各國文字的不統一(甚至各國內部也經常有多種文字並用的現象),對互相之間的聯係與交流造成很大困難。文字的統一對漢族的融合與形成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貨幣、法律和度量衡的統一及全國公路的建立、“郡縣製”的確立使中國形成專製大帝國有了基礎。秦始皇在全國實行獨裁統治,結束了從春秋起產生的民主氛圍。他還建造了萬裏長城、阿房宮和始皇陵三大建築,雖然如今當時的遺跡均已無存,但我們仍可想見當時的宏偉景象。秦朝隨著始皇的去世也壽終正寢。曆經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以及漢初與分裂傾向的鬥爭之後,至公元前2世紀後期漢武帝時,中國又成為統一繁榮的帝國,並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人口近6000萬,陸地麵積近700萬平方公裏,漢人主體已經形成。這比羅馬基本疆域確立略早一些。基本統一的局麵直至公元2世紀末的黃巾軍起義才結束。

黃巾軍起義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時代,後又進入著名的三國時期,經曆近百年的分裂後由西晉王朝統一。但西晉的統一僅維持了20多年,於公元4世紀初因北方蠻族入侵而結束,漢人僅能統治南方。匈奴、鮮卑、氐羌、羯、巴各族紛紛建立國家,瓜分北國。北方陷入戰亂和民族仇殺之中。在5世紀上半葉,北方為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統一,進入南北朝時期。直至6世紀末,發端於北周的楊堅重新統一中國,建立隋朝。7世紀初,隋被唐代替,唐的昌盛直至8世紀中的“安史之亂”才結束。10世紀,中國再度分裂,而後宋朝建立,中國重新統一。此後,中國雖經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侵略或征服,不但沒有滅亡反而將雪域、滿洲並入版圖直至今日。隋唐的皇族原本均不是真正的漢人,可是他們統治中國後很快與漢人融合,以至於漢人有時被稱為唐人。進入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也大部被融合,比如盛極一時的鮮卑人就已不再獨立存在。距今9000—7800年的賈湖文化居民,體質特征與現代中國北方人相似,與河南的下王崗組、廟底溝組,山東的大汶口、野店、西夏侯組特征一致,身高在170—179.9厘米之間。這說明中國文明是中國先民自己創造的,並非外來的。另一方麵,中國遠古時代也有白種人生活,他們參與了中國文明的締造,成為中華民族的成員。

包括樓蘭、龜茲、焉耆、車師、月氏在內的講吐火羅語的古代西域的諸國,就是歐羅巴人種,向東分布遠達鄂爾多斯草原。在古墓溝墓地發掘的青銅時代墓地,碳14測定其中7個標本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2310—公元前1535年之間。就是說,白種人來到中國塔裏盆地的時間紡在距今4300年左右。古墓溝墓地的居民頭骨與歐洲人種北歐類型很相似,在語言方麵,吐火羅語是原始印歐語係中一種獨立的語言,與意大利語極為相近。印歐語係有明顯的地理特征,西部語組“一百”讀音以K開頭,稱K語言;東部語組“一百”讀音以S開頭,稱S類語言;吐火羅語“一百”卻是以K開頭(A方言中為känt,B方言中為kante)。吐火羅語與米坦尼雅利安語、印度雅利安語、古波斯語對比,可以看出這些來到中國的原始印歐人的宗教信仰,他們的雙馬神是古波斯、古印度也共有的。新疆康家石六子岩畫與八牆子岩刻有雙馬神,陰山岩畫有雙馬神,商代青銅器上也有雙馬族徽,如父辛鼎“雙馬與大象”、作從{(竹/墾)為一字,竹頭在上麵}“雙馬與豕”。婦好墓中的和田玉是由講吐火羅語的人傳入中原地區的。這些白種人與中國原王朝的交往是很早的。但漢代以後西域才廣為人知。絲綢之路開通後,塔裏木盆地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中轉站,不同文化聚集、交溶,異彩紛呈。

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像”,具有明顯的西亞人特征。能成為這個像的原型的人,應當是一位在政治上有作為的人,在巫術盛行的年代,兼為大巫師。文獻記載蜀地與中原關係密切,建木“大皞爰過,黃帝所為“;黃帝妻為西陵氏女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黃帝次妃方雷氏女女節,生少昊,降居江水。《山海經》說顓頊為昌意之孫,《帝王世紀》說顓頊於此棄其琴瑟”。古代瑪雅遺址也有白種人的像。可以看出,白種人是從中國到達中美洲的,不是從歐洲來到中美洲的。

古代山東也有白種人生活。據2000年“21世紀中國考古學和世界考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傳來的消息,中國古生物分子遺傳學研究室與日本的有關研究機構合作,以山東臨淄古墓群中古人類DNA為標本,提取並純化了該地區2500年前、2000年前的古人骨DNA和現代人的DNA,並分別與從國際基因數據庫中篩選的1300多個標本進行了DNA特征非常近似。2000年前的臨淄人與現代的哈薩克斯坦阿爾泰人的基因特征非常近似,而當代的臨淄人與現代的東亞人基因特征非常接近。文獻中有白夷、白狄的記載,但其族屬難以考證。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是白種人,其來源不明。白種人曾在山東生活過是可以肯定的,後來或遷走,或融入了漢民族。借助現代技術,對更廣泛的地域內的中國上古先民的基因進行對比研究已經成為可能。這方麵工作的深入,可以幫助我們弄清上古時代不同和種的分布,對中華民族這一個概念有更科學更全麵的理解。那種中國文明一元論的觀點,那種孤立地靜止地對待中華民族發展史的觀點,已經立不住腳了。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在曆史上各種不同文化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融入中國文明這股巨大的洪流,中國文明並非一直是閉關自守的文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