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漢語中的北方諸族語言成分2
(2007-03-08 10:30:14)
下一個
"公"姓諸生
在孔子的七十七個弟子中,含"公"字的姓氏有九種、人數則達十一人之多:"公冶長,齊人,字子長";"公皙哀字季次";"公伯繚字子周";"公西赤子華";"公孫龍字子石";"公祖句茲字子之";"公良孺字子正";"公夏首字乘";"公肩定字子中";"公西輿如字子上";"公西箴字子上"。此外,《史記》還說:"黃帝者,……姓公孫"[30]。因此判定這些含"公"姓氏的族源,對於中原古族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漢字"公",有"祖父"、"男士"、"雄性",和文化層麵的"公正"、"無私"等意義;古代姓氏中的"公",看來與這些語義是無關的。有人說,"公孫"是"公之孫","公伯"是"公之伯","公祖"乃是"公之祖",這大概都是些無稽之談。我們可能還是應該從語音上來尋找它們的族名之源。
從字形上來看,"公"與"瓜"有相象之處;但是"公"和"瓜"究竟是否相關?或究竟如何相關?從文字考據的角度來說,是頗難求證的。然而,"瓜"可以衍生出"孤"和"狐"等字;我們也若將"公"作"烏"、"兀"、"斛"、"紇"讀,所有含"公"姓氏[31] 與北方諸大族族名的關聯,倒是一目了然的了:
"兀者":公祖、公肩、公車、公仇、公疇、公季、公甲、公建、公堅、公期、
公旗、公綦、公之、公朱、公仲、公子、公族、公左;
"回紇":公夏、公甫、公房、公父、公翰、公何、公戶、公扈、公華、公為、
公巫、公務、公右、公玉、公閱;
"烏孫":公孫、公山、公上、公申、公慎、公勝、公獻、公襄、公行、公宣;
"紇奚":公西、公皙、公師、公施、公石、公士、公思、公息、公析、公緒;
"曷薩":公沙、公若、公帥、公索、公叔、公休、公輸;
"斛律":公良、公林、公劉、公留、公旅、公牛;
"紇突":公濤、公佗、公德、公都、公堵;
"巫馬":公孟、公明、公罔、公文;
"呼延":公冶、公言、公羊;
"阿巴嘎":公伯、公賓。
據此,"公"的讀音為"烏"或"兀",不失是個普適的歸納和成功的猜想。對傳統的觀念,它或許也會形成某種挑戰,例如"黃帝"既姓"公孫",也必是"烏孫氏";而"烏孫氏"很可能就是"愛新氏"[32]。這無疑揭示了"中原民族"與"通古斯係"是有著深度淵緣的。至於那種"烏孫"是"印歐人種"的說法,則本來就是沒有什麽根據的。
"?"氏諸生
孔子弟子有五人的姓氏含"?"字:"?耕字伯牛","?雍字仲弓","?求字子有","?孺字子魯","?季字子產"。
一般認為"?"字即是"冉"字。其實,它是"內"或"南"的別寫;這個說法可能較少質疑,因為"楠"字,亦是作"?"寫的。"?"從"泥母n",讀"納"、"奴"、"粘"、"囊"皆可。"?耕"、"?雍"、"?求"、"?季"等,可能與女真姓氏"粘葛"、"納合"、"納吉"相關。而"?孺"則可能是蒙古語的"太陽"nar,或naran("納蘭")一字。
除上述含"?"諸姓氏外,諸弟子中還有"南宮括字子容"和"壤駟赤字子徒"者,另如商王"南庚","衛靈公有寵姬曰南子"者。這些"南宮"、"南庚"、"壤駟"、"南子",以及古代姓氏"淖蓋"和"淖齒",當然都是"?耕"和"?季"等的變音或異寫。傳說中Nakuz("?耕"?)是蒙古民族祖源氏族之一[33];而Nagy("?季"?)又是現代匈牙利頭號大姓。
"顏"、"燕"、"原"氏諸生
在《同源字典》中,王力先生曾就"安"、"焉"、"惡"、"烏"四字的同源性,進行過充分的論證[34]。"安"、"焉"(an),與"惡"、"烏"(a、ak、al)間的音轉,本與n和l間的諧變有關;這種諧變出現在字首,就有"南"和"蘭"之通;發生在字尾,則是"安"和"烏"之轉。《魏書》人名"張焉豆伐"[35],《北史》記作"張烏豆伐"[36],就說明"焉"和"烏"是音通的;這也是我猜測"焉耆"即"兀者","安息"即"烏孫"的依據。an和al間的變換,在北方諸族語言中表現得更明顯,"金"字在通古斯語既作"按出"(an-chu),亦作"阿勒楚"(al-chu);反之,山名"阿爾泰"(al-tai),亦作"按台"(an-tai)。
"顏"(ian)與"焉"音同,常作"安"(an)讀;基於上述的音轉討論,它當然也可以轉讀作"烏"或"兀"(al)。因此,孔子的五名"顏"姓弟子的姓氏:"顏回"、"顏無"、"顏高"、"顏噲"、"顏何",可能就是族名"烏護"、"護骨"、"回紇"的轉音,而"回"、"無"、"高"、"噲"、"何",則是"東胡-鮮卑係"氏族名後綴"古"、"骨"、"紇"、"胡"等。
孔子的另外四名學生:"顏幸字子柳","顏祖字襄","顏之仆字叔","燕?字思"的姓氏"顏幸"、"顏祖"、"顏之"、"燕?"等,顯然就是通古斯族名"愛新"、"按出"、"奄蔡"、"安息"。另一名"原憲字子思"之姓"原憲"當是"元憲"或"兀憲"[37],或即"烏孫"之異寫。
按此分析,孔子的"顏"(含"燕"、"原"等)姓諸生,可以分成"東胡-回紇" 和"東夷-愛新"兩係,而這些學生又多為"魯"、"衛"人士。稱"魯國"及周邊地區為"奄地",或許與諸多"顏"姓部落聚居在那裏有關。
"高柴"、"後處"
仲尼弟子中有"高柴字子羔"者。"高"字可能不是讀作gao或kao,而應該是讀作ghao、khao、hao或ao的;事實上,由"高"字衍生出來的"蒿"、"鎬"、"毫"、"豪"等字,也都是讀hao的。如是讀來,"高柴" 和另一名學生"後處字子裏"之姓"後處",都應當是"兀者氏"無疑了。
求得"高"字的讀音,也識得了先秦文獻中的"高辛氏"的族源,它顯然就是通古斯係的"愛新氏"或"烏孫氏"。今商丘南二十餘公裏處,還遺有地名"高辛鎮"[38],從種種方麵來看,"高辛氏"都是"商族"的核心部落。在《左傳 昭公元年》,有這樣一段記載:
晉侯有疾,鄭伯使公孫僑如晉聘,且問疾,叔向問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實沉、台駘為祟!'史莫之知。敢問此何神也?"子產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沉,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幹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遷實沉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
此中,"金天氏"當是"愛新-阿巴嘎氏";"閼伯"即是"阿巴嘎";"實沉"就是"息慎";"允格"和"台駘"則分別是通古斯-滿語的"哥哥"和"弟弟";"玄"字意"黑",它可能是通古斯語"黑"字"薩哈連"的縮音,"玄冥師"可能就是古已有之的"薩滿"巫師。
"子產"姓"?季"("納吉"),是個通古斯係的姓氏。他對先世的傳聞掌故頗有了解,一段短短的答辯,竟包容了通古斯民族的豐富信息。從這些對話也可發現,春秋時代的中原諸國民眾,除少數知識分子外,都已不通祖語了。
"任不齊"、"宓不齊"、"罕父黑"
這三個姓氏可能與族名"阿巴嘎",和變自"阿巴嘎"的人名"阿保機"[39]等有關。波斯文獻《史集》在談及元蒙時代的"欽察"部落時說[40]:
……烏古思稱他為"欽察"(q(i)bjaq)。這個詞由"合不黑"(q(a)buq)一詞派生來。"合不黑"為突厥語"空心樹"之意。所有的欽察人都出自這個幼兒……
q(a)buq就是"阿巴嘎",《金國語解》中亦作"嗬不哈",餘大均先生將其譯作了"合不黑";如將q(i)bjaq譯作"阿巴察"或"阿保機",可能要更準確些,而蒙古人將其譯作了"欽察"。這段記載告訴了我們,"阿保機"的確是"阿巴嘎"的變音;元蒙時代的"欽察"部落是說突厥語的,他們甚至連"阿巴嘎"的"天"意都不知道了。這個音變也可能在北方諸族的自中原出走前就發生了,先秦曆史中有很多中原人士名"伯齊"或"不齊"者,它們大概都是"阿保機"的縮音。
"任不齊"就是"阿保機","罕父黑"則是"合不黑";而"宓不齊"可能是"宓羲 阿保機"之縮音。
"卜商"、"伯虔"、"步叔乘"、"邦巽"
"卜商字子夏","伯虔字子析","步叔乘字子車","邦巽字子斂"四人的姓氏,可能與出現於不同時代的"白羊"、"拔野古"、"伯嶽吾"、"巴牙兀惕"等北方部落名有關。
韓儒林先生說"伯嶽吾"出自"伯顏"[41],即滿、蒙兩語中的"富人"一字;然而,這個言之有理的說法也有可質疑之處:族名產生於遠古社會,難道那時的人們已經窮富貴賤有別了嗎?《史集》是將"巴牙兀惕"列在"迭兒列勤 蒙古諸部落"中的,我以為"迭兒列勤"就是"朱裏真"(即"女真")之異譯,它們的先祖應是"通古斯係"民族[42]。
這個氏族後來在歐亞草原上播散得很遼遠。據八-九世紀的西方記載,南俄地區出現過一個凶悍部落名Pechenegs("伯虔"?),匈牙利人稱其為Bes(h)enyo("卜商"、"步叔乘"、"邦巽"?),阿拉伯文獻則記之為Bajanak("伯顏"?),它們可能就是後來的"欽察伯嶽吾"部。從這些歐亞草原上的"流",我們可以回溯它們出自黃河流域的"源"。
"漆雕"
孔子有三名姓"漆雕"的弟子:"漆雕開字子開"、"漆雕哆字子斂"、"漆雕徒父"。《說文》說:"雕,琢也";又說:"琢,雕也" 。因此"漆雕"的讀音應該是chi-tiu或chi-teok,即"赤狄"(chi-ti)之音。
不少人是用對顏色的崇尚,來解釋"赤狄"和"白狄"這些部落名的,而不多有人去正視它們的音源。其實,"高車"又名"赤狄"[43],女真人也有"赤盞氏"[44],匈牙利有Csarszar氏,中亞則有地名Chirchiq;而蒙古氏名"博爾濟吉",西域族國名"薄知"、"白題"、"跋提"等[45],又與族名"白狄"可相比照。這些遠離漢地的相關族名、姓氏、地名的存在,都否定了那些用"赤"、"白"之義,去猜測這些部落"尚紅"或"尚白"的說法。
"施之常","石作蜀"
"?狄"是個重要的氏族,北齊名人"?狄幹"是被稱作"鮮卑老公"的[46]。唐代漠北"思結"部,元蒙時的"失吉"氏,入主近東的"塞爾柱人",可能都是"?狄"之裔。古代西域的"瑟底痕"[47],現代中亞的Sazagan、Shazhagay、Shizhaga等地名,想必都是"?狄"部落徙居之遺存。
孔子弟子"施之常"和"石作蜀"的姓氏"施之"和"石作",大概就是"?狄"。有趣的是,據公元491年安提俄克城"約翰"的記載,有一個名叫Sigizan的Hun人,曾服役於拜占庭的軍隊[48],Sigizan顯然就是"施之常"。
"仲由","宰予"
"仲由"和"宰予",可能與族名"昭武"有關。
從北魏、隋唐起,西域河中諸邦王族皆屬"昭武九姓",據傳它們都是來自河西"昭武"地方[49]。唐末敦煌西有"仲雲"部落,據說是"小月氏"的遺族[50]。"昭武"和"仲雲"可能都是"西戎"之裔。
今南俄地區的"楚瓦什人"(Chuwa-sh),是Hun人的後代;楚瓦什學者認為Chuwa是從Savir、Suvar、Suwar等字演變來的[51];而"楚瓦什語"又表現出許多不同於"突厥語",而類同於"鮮卑-蒙古語"的特征。這提示了我們:"楚瓦"與"昭武"、"渠武"、"仲雲"等,都可能是族名"室韋"之轉音。
"司馬耕"
仲尼有弟子"司馬耕字子牛"者。
一般以為"司馬"是從官銜轉化來的。司馬遷在《自序》中,卻從未說過因祖上當過"司馬"官,而襲了這個"司馬"姓。在他的先人的名字中,除"錯"、"靳"、"昌"、"憲"、"談"等外;還有"蒯聵"、"昭豫"、"無澤"等,它們顯然是"護骨"、"昭武"、"兀者"轉化成的人名,太史公的家族,看來也是有著"戎狄"的血統。
人名"司馬耕"、"司馬遷"、"司馬靳"、"司馬昌"、"司馬談",與族名"悉萬斤"、"悉萬丹"、"悉泯健"[52]、Sarmatae[53]("薩爾馬泰"),地名Samarkand("撒麻耳幹")等如此音似。我想,漢姓"司馬"、"西門",胡姓"泣伏"、"乞伏"、"石抹",匈牙利姓氏Szima等,可能都是族名"悉萬"之變譯。
"原亢籍"、"孔忠"
"原亢籍"、"孔忠"是兩個弟子的姓氏;孔子本人也叫"孔丘",與"孔忠"很相似。"原亢籍"可作"元亢籍"或"兀亢籍",急讀即是"王籍"或"弘吉";我想"孔忠"和"孔丘"同樣也是"弘吉"的轉音。這個後世著名的蒙古氏族名"弘吉剌",竟也是先秦中原人名。《夏本紀》記載:"帝不降之子孔甲"。"不降"當是"伯顏",而"孔甲"自是"弘吉"。
"曾參"、"曾虔"、"顓孫"、"曹恤"、"左人郢"
"曾參"即"曾子",是孔子最親信的弟子。
"曾參"、"曾虔"、"顓孫"、"曹恤"和"左人郢",很可能就是遠古時代的"顓頊氏",或後魏的北族"長孫氏"[54]。唐朝在西域所設置的府州之名,若幹竟與它們驚人地相似,例如:"遲散"、"乞施獻"、"騎失"、"奇沙"、"據瑟"、"遮瑟"等。遷徙中亞的東北亞族名,應是這些地名的源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