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期開發 VS“過度發掘

(2006-09-05 16:14:18) 下一個

 2歲就派專人陪練遊泳,3歲報名學鋼琴,4歲開始學芭蕾舞……近日,南京一些培訓呈現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被專家稱為“過度發掘”而令人擔心。
  在南湖路上一家琴行,一位年輕母親帶著女兒要報名學鋼琴。“孩子才3歲多,人都沒有鋼琴高,是不是太早了?”一位市民笑道。沒想到此舉引起了母親的不快,聲稱家裏連鋼琴都買好了,不在乎每個小時幾十塊錢,孩子練鋼琴是娛樂,早學早好。而在南京漢中門大街某培訓中心的芭蕾舞培訓班也吸引了一位年輕女性帶著年僅4歲多的孩子來報名,其中更有專門為孩子推出的暑期英語班,報名接受培訓者大多為4歲左右的孩子。
  一些家長表示,他們看到別人家都把小孩子送來學習,怕自己的孩子落伍,也趕緊幫孩子找班。而其實在這些娛樂項目或者培訓機構裏,雖然打出諸如“名師”的廣告,但是否真的聘請了名師,他們心裏並沒有底。“家長對孩子的投入越來越多,孩子接受各種培訓的低齡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一位培訓老師直言。一些幼兒園的孩子、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上英語培訓班,其效果值得質疑。
   5歲的孩子念起了“EMBA”,3歲的娃娃學習打高爾夫,18個月的幼兒開始接受瑜伽訓練……近來,各種“幼兒精英教育”在上海、北京等不少大城市中悄然興起。為了培養“小紳士”、“小淑女”、“小CEO”,家長們不惜花費重金。尤其是“EMBA”項目,要價高達兩萬元人民幣,但報名的家長仍然十分踴躍。幼兒“EMBA”項目主辦者公開宣稱,該項目的核心教育理念來自美國。那麽,美國到底有沒有幼兒EMBA或者與其類似的幼兒教育項目?
   南京幼兒教育專家胡老師對此分析認為,孩子的早期開發要因人而異,過度過早發掘都是不可取的,而有些孩子則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專項測試後才能確定到底適合學習什麽,總而言之,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童年,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多跟孩子一起交流,寓教於玩,這樣取得的效果或許更好。
    早期教育三大誤區
  科學的早期教育能為孩子積極“助跑”。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0—3歲早期教育,可專家認為,如果教育不得法,反而會“傷”了孩子。昨天,上海教育學會等單位舉行0—3歲嬰幼兒早期關心和發展研討會。專家指出,目前早期教育存在幾大誤區。 
   誤區一:把寶寶看得太脆弱。
    許多家庭精心嗬護,孩子流鼻涕,媽媽來擦;孩子吃飯,奶奶來哄,各種事情都由家長包辦。在一些親子活動中,有的孩子有四五位家長陪伴,奶瓶、飲料、點心、衣服等一大包。遇到稍有“冒險”的活動,家長們便挺身而出。
  事實上,寶寶並不脆弱。專家指出,孩子有驚人的適應能力。他們需要運動和交流,甚至稍微還要一點冒險,以挖掘各種潛能。如果家長過於小心翼翼地照顧,會削弱孩子的一些潛能,且無意中“剝奪”了孩子模仿、學習、參與的機會。宋慶齡幼兒園園長封莉蓉舉例,擦鼻涕之類的事,兩三歲的幼兒經過家長指導完全可以自己做;吃飯時,讓孩子和家長同桌,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會自覺學會吃飯。……兒童早期教育需要一點虐待 1~3歲的生活能力參考表
  誤區二:年輕父母與寶寶有“距離”。
    一些幼兒園調查顯示,85%以上嬰幼兒由老人、保姆帶。這些孩子在生活能力和語言發展方麵,通常不如那些由父母帶的孩子。
  烏魯木齊南路幼兒園園長傅堅敏認為,年輕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祖輩或保姆照看嬰幼兒,往往偏重於滿足其吃飽穿暖之類的生理需求,而忽視寶寶的“心理需要”。父母與寶寶經常交流、一起遊戲,可以讓寶寶開心,開心方能“開口”,進而“開竅”。早期教育中,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專家認為,父親參與早期教育,能使寶寶健康形成性別角色,在自我控製、自信心、言語等方麵發展得更好。
  誤區三:早學多學,拔苗助長。
    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等同於早期學科教育。
  思南路幼兒園園長郭宗莉認為,早期教育不僅局限於智力開發,會識字、會背詩隻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歲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早期教育應是包括智力、健康、情緒、行為習慣、動手能力等全麵開發。
    家長和老師不可一下子灌輸大量的學科類知識,在孩子人生最初階段拔苗助長,使他們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為讓每個家庭擁有一把開啟孩子智能的“金鑰匙”,本市近年對早期教育服務形式作了許多探索。如推動托幼一體化建設,讓幼兒園教育向3歲以下孩子延伸;在社區設立父母學校、組織專家谘詢、親子活動、育兒沙龍、送教上門等。隨著早期教育機構和形式的完善,到2007年,本市95%以上0—3歲兒童家長和看護人員,每年將接受4次以上科學育兒指導。
    關於幼兒興趣班的思考
  提起幼兒階段的教育,人們耳熟能詳的是“鋼琴班”、“珠心算”、“幼兒英語”、“幼兒識字”。這些教育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教育效果明顯,見效也很快。因此,家長也很容易因為孩子階段性的成果而獲得鼓勵。但這些課程在孩子進入學校後的後續效果,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和關注。而事實上,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由於準備早,知識儲備足,因此學習尚能領先,但進入初中階段,優勢就逐漸喪失,而進入高中階段,後勁不足的問題徹底暴露以至最後名落孫山。在長期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案例:
   • 某兒童在幼兒園期參加了英語班、藝術班、繪畫班等眾多興趣班,能歌善舞,能說會道,但進入學校教育階段學習困難,成績平平。
  • 某幼兒在學齡前能夠熟練背誦唐詩和10以內的加減法口訣,但進入小學發生數學學習困難;但有些兒童幼兒期沉默寡言,但進入學校後成了學習尖子。
  這些案例使我們認識到了一個非常樸實的哲學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給孩子奠定競爭優勢,不在於在起跑線上比別人早學多學多少知識,而在於一旦起跑後,孩子的持續學習和超越能力。其實人生的很多過程,短到一個學期的功課,長到一輩子的事業,究其本質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長跑比賽。起點的先後在局部看來有關係,但從全局觀之,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持續的學習和超越的能力。明白了這個道理,平素我們遇到的很多現象便可以迎刃而解。
  有了上述的結論,我們就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對孩子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進行早期開發的重要性。學齡前(0-8歲)是兒童基本思維能力的窗口期。正如三歲前是兒童獲得語言能力的關鍵期,8歲前的這段時間決定著兒童的智力水平在遺傳因素確定的情況下後天發展到什麽程度。這樣的機遇是唯一性的,用一句俗語可以非常形象地表達這種關係:“過了這村,沒了這店”。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卻是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階段進行,而且隨著個體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人們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這就是為什麽象王選這樣的科學家,在童年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但他擁有優秀的學習能力,因而這並不妨礙他最後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巨大的貢獻。相反,很多兒童從小就學習使用電腦,但這並不能保證他們將來在計算機方麵比別的兒童領先。 ……加入興趣班,父母誤區多
  所以,綜上所述,家長必須要認識到:在學齡前階段,關注並且發展兒童的基本智力思維能力這個“本”,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解決孩子將來讀書和就業的“治本”之策。
  強調這一點,在今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投資催生了種類繁多的幼兒興趣班、學習班。家長在選擇的時候,切不可急功近利、隨波逐流。還是應該牢牢抓住孩子的基本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為他終生的可持續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來源: 中國婦女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