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2006-09-05 15:52:51) 下一個
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經常會有一些家長主訴孩子不好好吃飯,經過詢問病史後發現,不少孩子有不良的用餐習慣,而這些壞習慣的形成與家庭環境關係緊密,某種程度上是由家長造成的。

  現象1:每次吃飯都由家長喂,孩子想吃什麽就給什麽,養成了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挑食偏食的壞毛病,使孩子的營養不均衡。

  對策:鼓勵兒童自己吃飯

  18個月齡以上的正常孩子喜歡自己用湯匙,而家長擔心孩子吃得滿地都是,弄得一團糟,往往由家長喂食,這樣剝奪了孩子自己就餐的興趣。甚至能看到八九歲的孩子仍由家長喂飯的現象。所以,家長在早期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不要嫌煩。

  現象2:家長在吃飯時,擔心孩子吃得太少,逼著孩子進食,造成孩子恐懼心理,長此以往會引發厭食。

  對策:提供支持性進餐環境

  有的孩子不專心進餐,邊吃邊玩,一頓飯吃上個把小時,這樣消化液分泌不足,腸蠕動不增快,孩子就沒有饑餓感和食欲。其實,進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餓了自然想吃,不必擔心孩子少吃會餓壞身體。正餐沒吃好,急著加零食,反而導致惡性循環。所以,餐前2小時,不要吃零食,保持空腹,以刺激大腦進食中樞產生食欲。餐前半小時不要活動過多;每天的進餐時間要基本固定;要葷素搭配,經常變換菜肴的品種,讓孩子覺得每天都有新的菜肴。當孩子有進步時,及時表揚和鼓勵。

  現象3:家長當著孩子的麵說不愛吃這,不愛吃那,使孩子容易隨著家長偏食。

  對策:榜樣的作用

  與兒童共同就餐時,家長應保持濃厚的進食興趣,即便是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家長自己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麵挑食。飯桌上要營造良好的吃飯氛圍。同時保證吃飯速度不要過快或過慢,避免影響消化吸收。

  要讓孩子在快樂、輕鬆的心情下進餐,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