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之文隱然有王者之氣
(2006-08-13 00:57:28)
下一個
當年和人在清韻打了一次口水仗,是為人鳴不平,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讀書這麽多了,看來是讀進去了,可什麽時候讀出來啊?
我想大可不必期望論壇上的文章一定要寫成如何如何。
或指導誰誰的文章應當向哪個方向努力之類。
文化最興盛的時候,一定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某一類型文章就希望,或者字裏行間流露出希望他人
的文章應當如何如何創作的情緒。
自然界為保持平衡還要追求多樣性,文章當然更是來者不拒。
尤其是本論壇非以出版,出名,賺取稿費為目的,
也不是以吹噓或字裏行間“不經意”間流露出多麽飽學,
大腦裏記住了多少個書名或人名為宗旨的。
讀書要多,但不能為書所累。更不能以堆砌名詞典故為樂。
網絡是虛幻的世界,人人有發展表達的空間。
陽春白雪,下裏巴人都有權力在這裏占據一席之地,
深刻淺薄都可以在此覓得知音。
讀者自然可以隻擇於心戚戚之作以觀。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順其自然應當是縱貫其中的脈絡。
中國文化中是給作者最大的創作空間的,對其人其文的是非功過,都留待後人評判。
作者可以循規蹈矩,也可以天馬行空。筆在自己的手上,怎麽寫是自己的事。同儕
或有不能苟同之處,則以詩文唱和,或另文以明誌。所以今天我們才會擁有無盡的,多樣的文學遺產。
這樣的情形下,網絡上的批評大可降降調門,最好的方式,
何不以自己的文學實踐,對自己的批評觀點作一個精彩的注解呢?
譬如《神農架之旅》,很多人寫過,既然曾經心有所動,何妨不吝筆墨,
與人分賞呢?天下之大,有幾人有完全相同的經曆?
古人登幽州台,發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的絕唱,
今人登幽州台,滿目是破壞殆盡的自然環境,和無錢念書遊蕩於曠野的失學少年,
追懷古人的心跡都沒了,更不可能有什麽壯言留下。
時空異變,目觸以為物,耳聞以為聲,沈從文感聞的神農架定與今人不同,那麽,每個去過或沒去過的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個自己的神農架,就讓我們期待著通往另一個心靈之旅的窗打開。
(慚愧,此舉有私心於其中,今夏時間有限,數裏之遙,未能親曆神農架,不過明夏有此計劃,亦有遊長安的計劃,所以想坐下來,多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