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5)
2025 (1)
今兒吾在群裏,上了九件明代官窯帶文字的瓷器圖片。吾發現藏文與梵文極易混肴,波斯文也不太熟悉,隻有阿拉伯文和八思巴文容易識別。不信,來猜猜。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通常情況來說,明代作為禮器,或是祭祀用品,帶有這類文字的瓷器路數都比較高,器型規整,釉水肥腴,發色適中。這些文字分別是:圖1,波斯文;圖2,阿拉伯文;圖3,阿拉伯文;圖4,藏文;圖5,藏文;圖6,梵文;圖7,阿拉伯文;圖8,阿拉伯文;圖9,八思巴文。
一次,吾在法國的一個拍賣預展上,曾碰到過一件萬曆的青花蓮瓣梵文盤,幸虧有所研究,很快發現盤子上的文字存疑,事後得知該盤流拍了。一般說,梵文在瓷器上有兩大類內容,第一類是代表佛、菩薩的種子字,在瓷器上一般隻用一個梵字表示,位於盤子內的中心。第二類是佛、菩薩所說的咒語,也稱“真言”。字數多的真言,書寫時往往排列成輪狀,故稱“咒輪”,將文字疊加在一起的寫法,形成“咒牌”。據說,隻有從西藏地區傳來的蘭劄體梵文,才能將真言寫成“咒輪”,“咒牌”。盤子外側的八個梵文,除去與盤心相同的三個種子字,還剩五個梵文,即意為:嗡 阿彌德瓦 舍(黑利),含義就是 皈依無量光(如來) 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一種佛前供器,在器皿上寫有梵文的經咒和種子字,都比喻佛、菩薩的形象,具有一種加持力,能得到佛法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