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5)
在眼學中,老一輩的業內人士對釉麵上所能看到的官哥不同,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辨識經驗。而隨著科學進步與發展,學者們開始運用科技手段,摸索官哥的特點。
10,科技手段看釉
今年春曾有人在網上轉載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對33件宋代官窯盤、碗、洗、碟圓器進行了無損檢驗的結論。用3.55-57.6倍的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宋青瓷的釉麵(包括北宋和南宋),學者們發現了許多用肉眼看不到的情況:
1)黑、黃色的斑點,有的還帶有金屬光澤。這些斑點可能 是因為釉料的不均勻、研磨不夠細致而使釉中的鐵在釉麵富集析出,或是燒成時某些物質落在釉表麵而形成的,(圖55)
2)棕眼,是在降溫過程中,大氣泡可能在釉麵形成破氣孔而形成的(圖56)
3)失透釉的結構,為不通透的白色絮狀物質(圖57)
4)胎釉結合處的白、黃釉層,這是因為在高溫下,胎釉之間易發生物理和化學反應,形成了胎釉中間層(圖58)。
5)黃色釉斑,有的器物上有氣泡模糊、釉被熔蝕的黃斑(圖59)
6)環狀痕,有的器物上有因胎體成型或修坯時使用輪製工具而形成的白痕(圖60)
7)縮釉,是受釉厚、燒成溫 度、釉熔融時的粘度和表麵張力、坯釉之間結合力等因素的影響,釉麵會出現局部無釉現象(圖61)
8)氣泡:
***有疏密(圖62);
***有變色氣泡,因汙物侵入破損的氣泡而形成的(圖63);
***有大氣泡,在1200度高溫時,釉有一定的黏度,由各種因素形成的氣泡在釉中不易逸出,燒製過 程中微氣泡易匯聚在一起形成大氣泡(圖64)。
在30倍放大鏡下觀察,有的氣泡極其細小密集,如針尖般的小氣泡一個緊挨另一個,正像孫贏洲前輩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一文中描述的那樣“聚沫攢珠”;有的平潤如霧狀。若增加倍數到80倍以上,就能看到多層氣泡。有的在模糊晶狀物質的背景下(即失透的釉層),上層有煮米粥似霧狀氣泡,下層有細小的氣泡含在晶狀背景裏;有的是清晰的透明大氣泡在上層,中小氣泡在下層,晶狀背景在更下層。官窯器物中,也有看不到多少氣泡的,寥若晨星。總之,學者們對宋青瓷的氣泡尺寸,疏密數目,形狀分類以及氣泡與釉麵的關係等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比對後世仿造青瓷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對哥窯的科學檢測,學者們曾在驗定老虎洞窯元代地層出土的瓷片時,用一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的傳世哥窯瓷片作比對。在2000年,李家治先生等撰寫了《杭州鳳凰山老虎洞窯出土瓷片的工藝研究》一文,指出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的這件傳世哥窯瓷片,和元大都出土的哥窯型瓷片,在胎釉的化學組成和顯微結構方麵,都和老虎洞元代堆積層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學組成和顯微結構相近。從而把傳世哥窯和元大都哥窯 型的瓷片,看作是老虎洞窯元代時燒造出來的製品。這一結論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僅證實了在科學檢測中所得到的大量數據與資料,對官哥瓷器研究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揭開了部分傳世哥窯的身份之謎,表明了傳世哥窯的一部分器物,來源於元代,杭州老虎洞窯 就是傳世哥窯的產地之一。
眾所周知,傳世哥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金絲鐵線”作品,一種是單一色細開片的作品, “金絲鐵線”作品是傳世哥窯最典型的品種。可是,在老虎洞窯址發掘的元代哥窯殘瓷中,並沒有找到具有黑胎、釉色淺青泛黃、釉麵帶“金絲鐵線”、工藝極其精致的哥窯作品。這一現象就意味著,精美的傳世哥窯抑或還有另一個獨立的窯口進行生產。隨著田野考古的深入與發展,今後早晚人們的推斷終會被證實。
〈未完〉
(參看前文“收藏點滴26 & 27”所列的文獻資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聲明。)
是的,如果器物上沾有當年的有機物質,就可以用其他科學鑒定方法,對斷代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