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故宮博物院召開了“哥窯學術研討會”。這是故宮博物院“宋五大名窯”研究,繼鈞、定、官、汝窯之後,最後一個宋代名窯的集中討論。按照重大課題研究,結題,辦展、舉辦學術研討會的標準規範,“哥窯學術研討會”及“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正是在故宮博物院學者領銜下,國內、海外學者在“傳世哥窯”研究上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在研究水平、展品等級、策展、學術討論會均屬一流,代表了我國公立博物館係統哥窯收藏之精粹、學者研究的最前沿進展與方向。
早在1992年10月21日至23日,上海博物館曾舉辦過“哥窯瓷器學術座談會”,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哥窯的專題學術討論,當年所取得的成果,曾一度在學術界、收藏界產生深遠影響。哥窯是否屬宋代名窯?哥窯的窯口究竟是杭州、龍泉或北方?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成為後25年來學術研究的重點方向。
哥窯瓷器一直是中國瓷器研究的一個難題。我們對哥窯的研究、收藏,如無意外,一般均係指代源自清宮舊藏的,一批具有共同特征的“傳世哥窯”。這些器物,均保存在兩岸故宮、國內省級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戴維德基金會)和少量海內外公私收藏。由於宋代文獻未有“哥窯”的記載,元、明時期所載“哥窯”筆記少、版本、發表時代較晚、內容多有雷同、加之田野考古所獲材料、元明墓葬、窖藏發現材料,均與清宮“傳世哥窯”相互佐證度不高,致使學術界對“傳世哥窯”的性質、時代、窯址均存在不同觀點。收藏界對“宋哥窯”的厘定、收藏亦態度謹慎。
耿寶昌先生在“漫談哥窯”發言中,以自己在1936年至1945年期間,自己上過手,源於清宮舊藏的60多件“傳世哥窯”的研究(其中有20件為孫瀛洲先生舊藏),總結出對“傳世哥窯”的識別特征:
1、黑胎或深色胎
2、器型仿青銅器
3、紫口鐵足
4、乳濁釉、釉麵失透、如“粥皮”、釉麵油膩、器物口沿常有一道較厚的釉層,俗稱“釉環”
5、具“金絲鐵線”
呂成龍先生在“試論哥窯的幾個問題”報告中,提出研究哥窯,先需明確“哥窯”的概念。目前關於哥窯的討論,有四大範疇:
1、“傳世哥窯”
2、元末明初文獻記載的“哥哥洞窯”、“哥哥窯”、“哥窯”,
3、元明墓葬、窖藏的“哥(官)窯”
4、“龍泉哥窯”
結合實物與文獻,他進一步將“哥窯”研討範疇,劃為
1、“傳世哥窯”
2、“哥(官)窯型瓷器”
3、“龍泉哥窯”
通過對故宮所藏“傳世哥窯”、老虎洞窯址標本、龍泉哥窯標本、南京汪興祖墓、上海青浦任氏墓哥官型瓷器的目鑒,從胎釉厚薄、胎色、釉色釉質、釉麵開片、“紫口”、“鐵足”六個方麵、呂成龍先生詳細對比對了這三大類器物的異同,列舉了三者具體的特征,這是基於清宮“傳世哥窯”器物最係統的一次經典目鑒成果。 結合科技測試,呂成龍先生發現“傳世哥窯”在胎、釉元素構成與杭州地區南宋官窯較為接近,而與龍泉、明清景德鎮仿哥窯瓷器差別顯著。最後,他綜合目鑒、科技測試、田野考古資料,將典型傳世哥窯瓷器的年代定為南宋,燒造地址在杭州鳳凰山一帶。
陳克論先生在“關於傳世哥窯產地問題的綜合研究”報告中,梳理了元明以來關於哥窯的文獻記載。在考古出土方麵,他詳細列出了考古出土的所有與“傳世哥窯”相關的類哥窯瓷器:
1、1970年代韓國新安沉船,三足爐
2、1970年10月南京明洪武4年(1371年)汪興祖墓出土葵口盤11件
3、1975年江蘇溧水縣元代窖藏的長頸瓶2件
4、1977年安徽安慶元代窖藏的一批碗、盤、葵口盞、把杯
5、1998 年安徽繁昌元代窖藏的八方貫耳瓶
他認為這些器物,與“傳世哥窯”還是有區別,傾向於將其視作元代“哥哥窯”或“哥哥洞窯”產品。對上海博物館所藏的15件“傳世哥窯”的目鑒、結合北京、台北故宮發表收藏“傳世哥窯”資料,總結了“傳世哥窯”共同特征為赭黑色胎、釉色主要是灰青色、米黃色較少,釉麵開片有一色開片,也有“金絲鐵線”。運用Tracer5i熒光能譜儀,在非真空狀態下,對上海博物館藏10件“傳世哥窯”、杭州老虎洞窯址元代地層的標本進行了科技測試,結果表明上海博物館藏“傳世哥窯”的產地是杭州老虎洞地區而非龍泉地區。最後,他結合文獻、器物目鑒、科技檢測的綜合研究,認為“傳世哥窯”的產地應該在杭州,而與龍泉黑胎青瓷無涉。陳克倫先生的研究成果,是為已故知名中國古陶瓷研究大家,上海博物館汪慶正館長,對“哥窯”問題的先驅性研究在新時代的演繹。
總的來說,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學者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互為佐證。他們的研究緊緊圍繞著“傳世哥窯”標形器物,以“傳世哥窯”為本,運用古陶瓷經典的實物上手、目鑒(眼學)、田野考古、文獻考證、客觀可重複的科學儀器檢測,這種綜合性研究方法,所得出得結論可靠,代表了當今主流觀點。
江建新先生在“談景德鎮明初出土仿哥釉瓷器”中,詳細報道了景德鎮禦窯廠出土的明宣德、成化窯仿哥瓷器的最新研究進展。他指出明代禦窯廠仿哥器物的存在,說明宋哥窯瓷器在明代深受帝王與宮廷重視,明代仿哥,首先著重仿宋哥窯的釉色與紋片,其次為“紫口鐵足”,而對器型,則未仿宋器,代表了明人的審美取向。明人將哥窯的釉色與紋片,作為追靡趙宋的遺風,這與明初帝王複興中原漢文化密切關係。
秦大樹先生在“哥窯的考古學觀察”中,著重從田野考古學角度,綜合報道了對老虎洞元代層與小梅鎮瓦窯路窯最新的考古發掘進展。他特別指出具有被視為“哥窯”特征的標本,在老虎洞元代層隻占不到30%的比例,而該層產品性質龐雜,其性質不是官作。“傳世哥窯”中有部分器物,卻具有小梅鎮瓦窯路窯標本的特征,比如台北故宮所藏的一隻粉青釉哥窯八方杯。這些研究結果,值得關注。
南京博物院的學者們報道了汪興祖墓、江蘇溧水縣類哥窯瓷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學者們報道了龍泉黑胎青瓷的最新研究成果。
台北故宮蔡玫芬女士在“明初所認知的哥窯”中,試圖從明代繪畫與“傳世哥窯”實物中建立聯係。她認為透過圖畫,明人所認知的“哥窯”,是一類釉色淺青(月白),具有黑色細碎紋片的青瓷。而明人所指代的“哥窯”,與“傳世哥窯”之間究竟有何關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台北鴻禧美術館 舒佩琦女士在“就瓷器表征淺談哥窯與南宋官窯及黑胎龍泉的異同”中,透過鴻禧美術館收藏的大量瓷片標本,就釉色、紋片、汽泡等細節,介紹了她所觀察的“哥窯”、南宋官窯和龍泉黑胎青瓷的區別。
日韓學者報道了朝鮮17、18世紀繪畫中與“哥窯”相關的器物,從他們的實物資料與繪圖資料看,這些被視為“哥窯”的器物,均為明清景德鎮仿哥。
美籍學者,大都會博物館基辛格專席研究員陸鵬亮先生,以大都會博物館所藏,上世紀30年代從北京古玩鋪收購的幾件官哥窯器物,談到了西洋陶瓷學者、收藏家“官哥不分”的鑒賞傳統。他特別指出在依據文獻進行考證研究中,因為明人記載“哥窯”文獻版本的不同,標點的點校不同,而引起文章意思完全改變,對後人研究所起的誤導,值得重視。
會議結束時,故宮博物院呂成龍先生作了總結發言,扼要概述了參會各家單位代表的發言和學術觀點,對此次“哥窯學術研討會”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了肯定。通過本次研討會,參會專家們對“傳世哥窯”的識別特征、“傳世哥窯”的窯址、“傳世哥窯”的燒造年代有了明確的指向。尤其是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現行主流的學術觀點。“傳世哥窯”與“南宋官窯”關係密切,其燒造年代下限為南宋、燒造地點就在杭州鳳凰山地區。
至此,本次故宮博物院“哥窯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相信會議所取得的成果,會對中外中國古陶瓷收藏、學習、交流、文化普及,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我在一個月前在我的文學城博客裏,開始發表有關‘官哥不分’的八篇學術文章,同這次業內交流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水平一致。欣慰之餘,我衷心祝願人們能早日發現哥窯窯址,我的前衛推理若能對之助一臂之力就更好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161/all.html
【轉帖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