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哥窯的身份之謎,不僅表現在其燒造窯址的年代與地址需要確定,而且也反映在對哥窯瓷器自身特點的確認。曆代有關哥窯的文獻多為摘錄前人的記載,重要的資料鳳毛麟角。前輩們也曾把與哥窯風格相似的傳世品都歸於同一種類型上,但歸屬不明確,還統稱為傳世哥窯。實際上,其中不少的 產品,已不再是我們現在定義中的宋代傳世哥窯器物,它們中可能包含了不同時期和不同窯場的產品,比如:
1.元代的老虎洞窯(哥哥窯或哥哥洞窯)瓷器
2.宋或元的龍泉窯瓷器
3.明清景德鎮官窯仿哥窯瓷器
4.明清其他地區的仿哥窯瓷器
隨著老虎洞窯元代哥窯的定性,傳世哥窯的麵目逐漸清晰。不可否認,傳世哥窯與南宋官窯之間的密切關係。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官哥窯瓷器的顯著區別,在於其各自的藝術表現形式的不同。宋代美學的靈魂在於以韻為高,以樸素為美。傳世官窯器物的釉色、造型等均符合帝王收入宮中的標準,以粉青、灰青為主,米黃、月白的少見。其釉麵溫潤如玉,蘊涵著美玉所獨有的典詹、安靜、天然純樸的特質。其紋片既不誇張,又不呆板,恰到好處地起到裝飾作用。而傳世哥窯的釉色,多以米黃、月白為主,釉麵朦朧酥膩,其紋片的裝飾效果非常突出,特別是鐵線吸睛。為什麽呢?
11,開片的目的
曆年來,窯工們一直在開燒製瓷時遇有一頑疾詬病不可克服,那就是釉麵開片。這種發生在釉麵上自然開裂的現象,被窯工們逐漸地掌握並有意地設計,使之成為特殊的裝飾效果。傳世官窯中不帶開片的瓷器數量很少,證明這種品質的瓷器燒造難度很大(圖65)。窯工們利用開片的不同角度,直切紋,斜切紋,通過多次上釉,多次入窯燒造,摸索出釉色與開片的相容性。傳世官窯瓷器中,粉青釉瓷多帶無色的冰裂紋,或單一的泛黃褐淺色的紋片(也有少量的帶黑色大開片的),以突出自身的精美釉色;灰青釉瓷多帶單一的黑色紋片,或黑色與無色相織的紋片,以增添器物的立體感。官窯瓷器中也有帶金絲鐵線的,正如今年春季香港蘇記上拍的官窯葵口盤(圖66)。為此,從釉色、紋片上區分官哥並不容易。但是,從藝術表現形式上,哥窯著重表現紋片而淡化釉色的特質,十分獨立搶眼。正因為哥窯欠缺火候,為了能達到入貢的標準,在精細修胎的基礎上,再次加工,使哥窯具備了密集與稀疏交錯的紋片布滿全身,塑造出獨特的韻味。
圖65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不開片蓮花式盤
圖66 201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南宋官窯葵口盤
12,開片的製作
因胎、釉的膨脹係數不同,焙燒後冷卻時收縮率有大小,自然地在釉麵上產生了開裂。這種物理現象,在龍窯的生產環境中,的確難以控製。龍窯的保溫性能很差,驟冷驟熱。無論胎釉的薄厚,開裂的比例九成以上。隨著素胎和薄胎厚釉的工藝趨於成熟,窯工們也逐步地掌握了適當的燒窯法,包括控製還原焰的長短,溫度的高低,新鮮空氣中氧的配給,放置瓷坯在窯內的位置等等,甚至是通過設計修胎的薄厚、改變釉料的化學成分,來調整不同的釉色、開片的深淺、疏密與大小。專家們發現,哥釉中有大量析晶的鈣斜長石,它是釉麵產生乳濁、裂紋的主要原因。而這種釉料配方,顯然是人工有意而為之。在傳世官哥窯瓷器中,可以找到一些品質精美的大器開小片,小器開大片的物品,它們是經曆幾代積累下來的經驗結晶。
13,開片的紋路
官哥窯的開片裂紋有“直切紋”和“斜切紋”的區別。直切紋(圖67)是指釉裂紋路從幾近釉表深至胎骨的形式,有長短、寬窄之分。無論釉層的薄厚及釉色,該裂紋可有無色或人工帶色、貫穿整個釉層。它可形成器物上的大開片(圖68),可以是單一色紋片(圖69),也是金絲鐵線中的鐵線(圖70)等等。
圖67,68,69,70
斜切紋是在釉表一半成銳角,一半成鈍角的斜度開片(圖71)。由於光線入射的方向不同,斜開片的斜麵方向會發生變化,可從一條細裂紋,隨著物體的旋轉,見到成為有一定寬度的白邊裂紋。釉層增多加厚,各種斜切紋交錯,形成繁複的多層開裂的紋片(72)。這種紋片也可有無色或人工染色,也是有長短、寬窄之分,其紋路也可彎可直,例如金絲鐵線中的金絲(圖73)。
圖71,72,73
古瓷界術語中,把帶有交錯紋片的官窯叫做‘蟹爪紋’、哥窯叫‘魚子紋’、“梅花紋”;把多釉層重疊的淺白斷紋叫‘百圾碎’、‘冰裂紋’;把大小深淺帶有黃褐深黑之色的紋片稱為‘金絲鐵線’等等。明人高濂《遵生八箋》還試圖把各種紋片分出優略等級“...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這一標準經常影響著曆代帝王,以至於後世的仿作者們也遵循之,調和釉水與帶色紋片。以英人大維德爵士為代表的西方業界,根據釉色紋片把官窯分三等次,這一見識一直影響著眾多收藏家的鑒賞觀:
上乘:釉色類似汝瓷的天青色,器身具大紋片者;
中乘:釉色呈粉青色,釉麵開小紋片者;
下乘:釉色發月白、灰青釉色,紋片細碎者;
〈未完〉
(參看前文“收藏點滴26 & 27”所列的文獻資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