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inny自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收藏點滴(二十八)從南宋/元傳世貫耳瓶上看“官哥不分”(1)

(2017-10-16 10:29:35) 下一個

傳世官哥窯絕世品,是指清代皇宮舊藏而流傳至今的珍品,多在兩岸故宮,國內外博物館,以及公認的私家收藏手中。它們並不是全部都到宋代的作品,有些有年代爭議。同時,它們的身份也與近現代田野考古發掘或民間出土的器物不同,這些考古地點如下(盡量寫全):

汴京(開封)汝州(清涼寺院,張公巷窯,文廟窯)
古鈞州
平江(蘇州)
龍泉(大窯,金村,溪口,小梅窯)
餘姚慈溪(寺龍口,低嶺頭,開刀山,張家地等)
景德鎮及其附近窯址
杭州老虎洞和烏龜山
北京城建工地
安徽繁昌元代窖藏
安徽安慶市元代窖藏
江蘇潥水縣元代窖藏
上海青浦縣元代任氏墓
南京明代汪興祖墓
南京明代沐英墓
南京明代吳經墓
南朝鮮新安元代沉船出水

 

為了甄別官哥窯瓷器的特征,業內學者利用曆史史料,窯址遺物與傳世珍品進行比對研究,分析其曆史成因和傳承關係。隨著南宋修內司窯和郊壇下窯的定位確定,以及部分傳世哥窯的元代定性,官哥窯瓷器的鑒別越來越清晰。在這大背景下,我想用一品種的器皿“貫耳瓶”,來詳細解剖官哥窯之間的關係。

貫耳瓶,是仿造古代青銅壺式樣燒造的瓷瓶,也有人認為是從春秋戰國一直流傳到清末的、士大夫們所玩的投壺遊戲中發展而來(圖1)。所謂貫耳,就是以箭穿耳,是飲宴時所做的一種投擲遊戲。宋代貫耳瓶,官窯,哥窯和龍泉窯都有製作,即在瓶子的頸部兩側,各豎向粘附於瓶的貫通管狀器耳,稱作貫耳。這種瓷瓶,造型都非常挺拔和諧,精巧中含有氣勢,沉穩俊秀。是宋人追求樸實自然之美,不重雕飾審美理念的代表作品,反映了宋人崇尚理學的文化背景。在當時的生產技術和燒造工藝條件下,生產這樣優質的物器難度很高,成品率很低,因而傳世品的數量很小,全世界各大小博物館和已知公認的私人收藏的宋官哥貫耳瓶,僅存世幾十件。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對南宋/元傳世的官哥貫耳瓶做了以下的分類和分析,試圖從這個切入點來探討“官哥不分”的問題。

圖1:貫耳瓶的來源

1,器型

宋傳世的官哥貫耳瓶,均分兩類器型:一類圓形,一類方形。圓形中有正圓,橢圓或海棠式的(圖2,3,4)也有長頸投壺式的(圖5);方形之中有四方,六方或八方的(圖6,7)。八方貫耳瓶最為精致,全世界傳世的宋官哥八方貫耳瓶的收藏不到十例。而所有傳世的官哥器物,都是宋代美學的經典作品。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人首推宋徽宗,其藝術造詣達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對汝窯禦瓷的珍愛,追求與自然相近的天青色,對北宋及後世都產生深刻的影響。1988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宋官窯特展中,有兩件北宋貫耳瓶上展(圖8)。其古樸的造型,清雅的風格,在南宋/元官哥貫耳瓶上,可以看到與之的相承關係。在後世的貫耳瓶上,造型更加規整,秀麗,線條柔和。其製作工藝也更為精細,種類發展得更多。其口部,有的是斂口,有的是敞口;頸部,有的平整,有的有凸弦紋;兩側貫耳,有長有短;扁腹漸垂;高圈足,有的有穿帶功能。

圖2,3,4,5,6,7,8

2,尺寸

傳世的官哥貫耳瓶,均屬琢器中較矮小的物品,一般瓶身的高度在12-28厘米之間,圈足的尺寸在4.2X4.9厘米-10.3X12厘米之間。台北故宮藏有目前為止發現的最高大的南宋官窯貫耳瓶,高38.2厘米,足徑為14X16.9厘米(圖9),是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唯一的高大貫耳瓶。2015年6月北京保利曾上拍的一件13世紀官窯貫耳瓶(帶乾隆禦題),才10厘米高,是少見的精小藏品。

圖9:迄今最高大的貫耳瓶

3,重量

傳世的官哥貫耳瓶,其重量均無統一的標準。原因在於其尺寸有大小,胎釉有薄厚的多樣性。不僅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也有厚胎厚釉,厚胎薄釉的。在宋代傳世品中,同類器物的樣子雖大致相同,但沒有完全一樣的。1988年11月,在安徽繁昌縣新港街道施工工地發現了瓷器元代窖藏,有一對青灰釉哥窯八方貫耳瓶,屬國家一級文物。這種成對的哥窯器物,在國內十分罕見,與明初曹昭《格古要論》中提到的“……成群對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的史料相吻合。官哥貫耳瓶的重量,往往都集中在瓶子的下身,上手不飄,有一定的沉重感。舉例來講,官窯貫耳瓶的高度在15厘米左右,重量大約為325克;哥窯貫耳瓶的高度大約在14.5厘米左右,重量大約為405克。傳世哥窯的胎骨略微厚實,分量略偏重。從總體上看,官窯的器型比哥窯的高大,但重量往往都是與瓶身的高度、寬度和厚度成比例地相搭配的。所以無論官或哥窯,既不會過重也不會過輕。

4,窯爐結構

南宋/元官哥窯的燒造,均使用細長型圓筒狀的龍窯。在南宋官窯博物館內,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保留較為完整的、約15米長的龍窯窯址(圖10)。它利用山的坡度建造,使窯體上下兩處有高低落差,從而起到煙囪的作用。燒爐的平麵為馬蹄形,用香糕磚錯縫平砌。爐壁的外側按照爐形砌有護牆,牆和爐壁之間則用黃泥填實,從而起到了保溫的功能。窯體下方是燃燒口,也就是窯頭。其結構由半圓形火膛、火膛頂部、火膛後麵的隔牆、前壁中下部的火門/投柴口,觀火眼,火門下緊貼窯底的通風口、出灰道等組成。窯工從火門引火加柴,通風口進風,充分燃燒。龍窯中段是擺放瓷坯的地方,也稱窯室。其結構是由窯門、窯頂、窯牆、鋪沙的窯底組成。窯工把製成的瓷坯放入匣缽,置於爐內。這一部分占龍窯的絕大部分體積,室內沒有間隔。窯室呈斜坡狀,前段低窄;中段漸高漸寬,設有窯門;後段繼續加高但減少寬度,產生抽氣效果。龍窯的尾部處在山坡的高處,是出煙室。其結構是由磚砌成的煙火柱、擋火牆和高聳的煙囪組成。各煙火柱間距10厘米,從而形成出煙孔道。這種龍窯的窯體設計,充分地利用了煙氣的熱量,達到了燒瓷所需的較高溫度的效率。但是,龍窯的燒製溫度是逐漸從前向後進行的,其尾間不易升溫。所以,瓷坯所放進窯中的位置,就會因窯內的不同區域的不同溫度而呈現出不同的釉色。

圖10:修內司窯的龍窯

5,成型工藝

在燒製方法上,官哥窯均承襲了北宋汝窯的製作工藝,從采泥、備泥、揉泥、拉坯、印坯、整坯、割底、利坯、修坯、釉足、補水、施釉、裝窯、燒窯等多道工序,進行較完善的製造過程(圖11)。在匣缽裝燒中(圖12),多數用墊燒,即在器物的圈足內底有墊餅(圖13);少量小器物用裹足支燒,即底足被釉全部包裹不露胎的支釘燒,底部一般留有三、五、七個或更多的支釘痕(圖14)。官窯器都是模製成型的,而哥窯器既有手拉坯,接胎的,又有模製的。傳世的官哥貫耳瓶均為模製成型的,有的瓶身外還留有模板對合的痕跡(圖15),瓶內沒有旋痕、手抹痕或接胎痕,全是淨裏滿釉的器物。

圖11,12,13,14,15

 

〈未完〉

(參看前文“收藏點滴26 & 27”所列的文獻資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聲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