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了外銷瓷發現,許多鑒定官窯的方法不見得管用。一來是民窯製作的多,不按照官窯的要求,二來當時的人為了適應國外的市場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所以不按正常出牌。老外對這些外銷瓷的研究很深入,甚至自成自己一套係統,看多了,倒覺得老外的書對鑒定外銷瓷藏品來說簡便實用。現在,國內總算有人寫外銷瓷的書了,有的寫的很好。
看到網友回家兄的外銷盤,不由得想起胡雁溪的這本書《它們曾經征服了世界》,以及書上的一些照片。
鑒定這個盤子的年代,除了瓷質,底足的做法等等之外,我覺得還有兩個方麵可以斟酌。一個是它的邊飾。有的人曾專門寫了這方麵的文章,或像宋春明老師那樣出書,《中國名片》,把清朝各代外銷瓷盤的邊飾作了總結,我現貼上來作資料保留與借鑒。
另一個是其主題圖案中有特色的部分進行分析,比如柳樹。
關於柳樹的鑒定點,是一個很好的角度進行觀察,康熙時的柳樹比較直,俗話說康直,有的樹梢底部隻有枝沒有葉哈,看下國公的五彩盤。
雍正的柳樹有些楊起了,有被風吹動的感覺,俗話說雍彎。看征服世界書裏的幾個盤子:
乾隆的柳樹更有動感,特別是在willow pattern出來之後,俗話說乾分叉。
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樹枝呈水平地飄揚,而且是往不同的方向哈。從這個盤子的邊飾來看,雍正時期多見,但乾隆早期也有,所以回家兄說看雍乾應該是更恰當的。
討論細節,見此連接:
http://www.haiwaishoucang.com/%E8%AE%BA%E5%9D%9B-2/?cid=23&show=3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