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文化裏,大部分人都不忌諱房屋建築邊有墓地,所以在一些城市裏都會看到墓地。在美國,購買墓地權是永久性的(In the U.S., rights in burial plots areperpetual)把費用一次性交清後,就是永久性的,購買後會得到地契,不用擔心將來因為拆遷等原因而遭到破壞或拆遷。如果墓地協會因任何原因解散,且場地不再得到妥善照料時,政府可以介入接管維護。
美國墓園都很大,管理的很有條理。曾經有一位朋友的爺爺1925年來美國打拚,後死於美國安葬。改革開放以後,朋友的父母赴美國探親,在朋友陪同下去了紐約,想要了解爺爺的墓葬,但自己手上沒有太多資料。他們就去查檔案,居然查到了他爺爺的墓地。可見美國墓地信息資料保存完整。
在美國,目前大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死者是土葬,百分之三十火葬,大城市後者比例較高。 NFDA資料,2005年,約32.3%的美國人選擇火葬,這一數據到2017年升為48.5%,預計到2030年會升至71%。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火葬。在美國一些交通便利、環境優越、“風水好”的墓地更是供不應求,
在美國文化中,為自己的身後事做好安排,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他們習慣性地認為,生前不給孩子添麻煩,生後也不要給孩子添麻煩。他們在自己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安葬的形式和地點,碑文篆刻內容都提前擬定。有的甚至連觀禮賓客名單到壽衣棺木的選擇都會提前安排。以免子女對父母的意願一無所知,事到臨頭毫無頭緒,手忙腳亂。
美國墓地的價格,依據安葬方式地理位置而定。土葬比火葬的墓地貴,有風水和環境優美的地方價格也高於偏僻的地區。墓地的規格在價格上也有區分。放入櫃格間和平地沒有樹立墓碑的價格比較便宜。如果有立式的帶碑文或鑲照片的會貴一些,如果是大理石或想購買三代家族墓地的就更昂貴了。
在美國亞洲族裔裏越南裔是最看中死後安葬規模的,大部分選擇土葬外,還希望有更豪華的墓地安放。
我母親在2023年過世,在母親生病後,我帶母親去選擇了西雅圖的一個墓地。生前購買墓地通常比逝去逝去後才購買節省40%-50%的費用。
在我看來,安葬親人如果有一個墓地,除了給親人和後代寄托哀思,也許路過的人也會看一眼墓碑上的文字或照片,知道這有一個人來過這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談論死亡總是避諱的, “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夢想,而不是懼怕死亡。”但如果真有一天死亡來臨,我們也要相信天堂也會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