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好朋友聊了近2個小時,朋友老媽91歲,不讓小女兒照顧,不讓請保姆,朋友快2年沒旅遊了,她說院子裏那些60歲退休後沒返聘的都成群結對全國各地到處玩,南航機票便宜的跟不要錢一樣,3千塊半年隨便飛,好生羨慕。我跟朋友說等老媽百年後來我這裏住半年然後去美國住半年,她希望能有那一天,她現在是高級研究員,60歲才退休,返聘的可能性非常低。
她感歎病房很亂,看著糟心,幾乎每個病區都加床到60-70張,走廊裏都是病床,加上陪人,非常混亂。就這樣,床位還非常緊張,沒有非常鐵的關係根本搞不到床位。
病房裏護士非常忙,忙著換輸液,護工做吸痰鼻飼翻身等等,基本每個都要請護工或自己家人陪。從護士到技術員到醫生,個個都在做科研,進中級職稱要省級刊物,進高級職稱要國家刊物國家級科研基金,不管你做科研還是做管理,人人都主任副主任,所以從沒做過臨床的也坐門診,至於醫護質量,自己去住院就知道了。
我在國內的大醫院工作生活了20多年,那時醫護質量還是不錯的,經曆了醫院等級評定,經曆過職稱評定,慢慢的見證了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人做不到的。
那些病了想回國治療的,老了想回去長住的,除非你有非常鐵的關係或有非常多的錢搞定關係(國內醫生不缺錢),記得帶上你的下一輩一起回去,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有人簽字,有些事任何外人是幫不了忙的,比如手術必須家屬簽字,看病住院各種手續包括推送做檢查取單繳費都得家屬做。朋友說現在國內進口藥控製很嚴了,有國產的不讓用進口的,很多藥物和器材都有仿製品(可能是控製外匯?)。
上個月在某商店跟一個老店員聊天,她說她等做第二次換膝關節手術,害怕封城手術推遲。我很好奇問她等了多久,她說3周,這可能也是有關係吧,平常人至少等1-2年,我同事30多歲做的,醫生看她太年輕,給她提前做也等了3個月。我在這大大小小也做過好多次檢查手術,每次都挺快的,我老公的肩關節手術也挺快,但一般來說,慢性病等的比較長,想看專科,有的要等半年甚至更長。當然急診是不需要等的,尤其是要命的中風心梗從接到電話到治療都是以分鍾計算,椎間盤引起的功能障礙也是急症,馬上手術的。
在安省,沒有家裏人陪伴沒關係,在醫院不要陪人,連吃都免費,出院後醫院全部安排後續治療,包括出院後的物理治療,社區護士隨訪等等,全部免費。65歲的連藥費也全免。
說說護理。這裏臨床護士從2005開始都是本科畢業但基本沒人做科研,做好本職工作才是正道,讀了碩士可以去做管理專科教育教學,讀博了就做科研。跟國內不一樣的是,這裏護士畢業後沒幾個能打靜脈針的,想學打針的還得再去讀2個科目。國內來的靜脈針都非常好,那個年代下臨床實習醫生也要跟老護士學打針的:)
以前醫院有抽血的技術員打針,後來沒了,護士自己打,試了2次不行再找別人,自己科裏沒人就找其它科的。我是to go的打針護士,盡管我不喜歡帶學生但非常願意手把手的教願意學打針的(帶過幾個學生非常累心),但不是每個護士都願意學,挺怪的。
所有的護理記錄都是法律文件,我本人大事小事都記錄,家人不滿意的,喜歡挑事的,病人脾氣暴躁罵人的,家人發現問題的,拒絕吃藥治療的.....我發現了幹預了都會記錄在案,病人有任何變化也記錄的非常清楚,沒事時每小時記錄一次,有事隨時記,電腦輸入,如果因為忙過了一個小時輸入,寫上“late entry"。有的護士一個班隻記錄一次,或每4小時一次,這個懶是不能偷的,事關自己的執照有口都說不清。因為記錄不及時或沒記錄有理說不清的太多了(我曾查過一個病人的病曆,每個護理TA的人都說病人打人罵人家人不尊重護士,但一個記錄也沒有),法律不信hearsay,口說無憑。
有些人總以為住院了馬上得見醫生,但這裏醫生有自己的診所,科裏沒醫生坐班,每個科都有NP和PA(我十幾年的體會哈,NP比PA有能力多了),除非你情況不穩定,一般醫生第二天才來,周一到周五,白天醫囑NP或PA開,周末和晚上都是護士做完檢查後打電話要的,絕大部分時候,病人出現病情異常都是護士發現和處理的。要緊急手術的,一般等醫生來了後,我們術前檢查處理都做完了。有些緊急意外也這樣,要用的藥也配好在一邊,等醫生的電話來了醫囑馬上就能用,做久了,哪個醫生開什麽醫囑,哪個手術有什麽醫囑,哪個緊急情況手術後並發症該如何處理,自然都知道。也許這也是在一個醫院一個科室做久了不願意動科的原因吧,太熟悉常規了。
護士每天幹什麽呢,上班後必須給病人做全身係統檢查,然後按病情每2-4小時檢查一次,係統檢查不隻體溫血壓心率,是全身檢查,包括視診叩聽全身器官,還有很多的專科檢查。很多細小的枝節有經驗的護士能很快發現及時處理,比如:病人煩躁不安老爬床,是器質病變?是譫妄?是小便儲留?是電解質異常?城裏看到某文說老爸鈉低,這個我上班的時候也常見到,急症的時候口服鈉是不夠的,必須靜脈,知道補鈉24小時不能超過6mmol/L 嗎?點滴速度一般20-30毫升/小時,每4小時必須查血鈉,補鈉太快可以引起神經鞘膜剝離,有生命危險。看不出來吧,平時吃的鹽,血液濃度太低了會昏迷。
這裏醫院最好的是有應急分隊,緊急時候除非本科急症,找他們比找醫生更管用,因為很多專科醫生不知道如何應對多係統病變,有慢性病的,一般都會有內科隨診。舉幾個例子吃喝拉撒睡的例子:
最重要的:遇到緊急情況,護士怎麽應對?首先最最重要的是呆在病人的身邊,拔掉呼叫鈴,這個是緊急鈴聲,病房裏的其它護士聽到都會往那跑,然後根據情況馬上分頭跑去準備,如果心跳猝停,除了馬上呼叫應急分隊,護士馬上開通2條靜脈通道,下口腔人工氣道,麵罩大功率氧氣,心髒按壓,這些我們在分隊到之前就開始做,時間是生命(病床頭有氧氣管道和負壓管道,氧氣管和吸痰管都常備床邊。
抽煙的有戒煙常規,按抽煙多少給戒煙貼。病人血氧低,有吸煙曆史的低於88%,沒有吸煙曆史的低於90%要給病人吸氧,這是常識。吸煙不吸煙,氧氣給的量也不一樣。血氧上不來,護士必須找RT看,RT屬於應急分隊的,隨叫隨到,血氧到了85%以下,護士馬上給麵罩吸氧,找RT和ICU應急護士,準備好動脈血氧材料(如果病人有動脈血壓監測的我們自己抽血)和其它抽血器材。
手術後盡快下床活動可以減少血栓,肺炎,尿儲留,褥瘡等等,除非某些特別情況,護士都會鼓勵病人早早下床,連全身癱瘓的都是用器械幫助轉移到輪椅裏,不能翻身的每2-3小時翻身一次。手術後護士給你雙腳用SCD(sequential compression device) 幫助血液流動,肚皮上打稀血針(有的醫生術後會第一天開始用heparin,sc,我問過藥劑師,不會引起傷口內出血,但每個醫生要求不一樣,有的等術後3-4天才用),稀血針和胰島素一樣,護士用藥必須雙人查對簽字。
小便看似很平常的事,但很多人手術或重病後不能小便,或頻繁小便卻排不幹淨,怎麽辦?膀胱超聲是每個科室必備的器材,幾乎每個護士每個班次都會用到,常規是不鼓勵導尿,更不主張留置尿管,400毫升以上才導尿,所以上班的時候,護士要經常幫病人如廁,對一些必須用HHW(high wheel walker)或用輪椅的工作量之大是可以想象的。那麽護工不幹這些嗎?幹,但必須有護士在邊上協助,怕姿勢不對病人摔跤。病人摔了可不是小事,除了繁長的事故報告,給家屬打電話,還要找醫生拿醫囑,連續4小時每小時量生命體征,做全身體檢,碰到腦袋的還要做CT,所以如果病人有爬床傾向神智不清的,護士都喜歡上床鈴,病人起床鈴會響。爬床或神智不清給病人上束帶是犯法的。所以碰到這樣的病人,家屬想留下看著的,護士都開心。
大便也有治療常規,是每個住院病人的基本醫囑。用鎮疼藥要多用一些瀉藥,基本是一天沒大便就開始用瀉藥,第三天用開塞露,第四天沒有就灌腸。護士是不容許用手鬆大便的。說真的,護士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那些長期臥床的便秘的病人能拉出宿便,我們情願多換幾次尿片也不願看到病人便秘和尿儲留。
(前段看到新冠肛拭子,這裏新入院或轉科都要做鼻拭子和肛拭子,查抵製細菌,陽性的要隔離和治療,從外院轉來的或6個月內在其它地方住過院的都必須先隔離,拭子陰性才撤離)。
吃:進科室做體檢的時候,護士會問你的飲食習慣過敏史,不吃牛肉?不吃豬肉?不吃雞蛋?海鮮過敏?牛奶過敏?穆斯林飲食?正常餐?minced?pureed?胃口不好不想吃飯?喝營養奶嗎?哪種口味的?飯量不夠?要加餐?糖尿病餐?心髒病餐?腎病餐?太晚住院吃晚飯了嗎?想吃給你拿三文治,想和牛奶果汁馬上給你拿,能喝水的一大杯冰水送到床前。什麽餐從住院一開始護士就輸入電腦,需要會診的護士給營養師郵件不需要醫囑。一般病房第二天開始就有營養科的到病房點餐,想吃什麽就問,我見過病人餐全是各色水果的。傷口久治不愈,營養師也參與治療的。中國人喜歡喝熱水,自己帶個暖水壺比較好,否則你的熱水就是水管裏的熱水或泡沫杯子加熱的。不會英文沒關係,用手勢比劃就可以,但比太苛求,林子大我見過各色人。
酗酒也有常規,吃(靜脈)多維,B1,如果狂躁的話鎮靜,酒精戒斷不好玩的,久不久就會碰上一個:)
能吃不輸液是醫療準則。所以除非必須,病人會很快saline lock(中文叫肝素栓,但我們不要肝素),要求進食,不能進食的會下鼻飼。
病人住院後要求帶上自己所有的藥,包括保健藥,拿醫囑的時候護士必須給醫生報每個藥名,那些能用哪些不能用。第二天科室的藥劑師會查看病人的藥(有時給病人的藥房打電話更準確),住院後除非特定藥醫院沒有,否則都是用醫院的,病人的藥家屬必須帶回家。
有糖尿病史的除了糖尿餐外,外加下午茶和夜餐,每個糖尿病人都有常規,手指查血糖,每天4次,根據血糖度數餐前給短效胰島素。病人用藥跟家裏一樣,如果不穩定會找內分泌醫生會診,尤其是新病人,醫生每2-3天查一次,調整藥量,所以晚班查對24小時醫囑時,不容許寫胰島素劑量的,因為每次注射前必須雙人查對,查對時必須查醫囑。這個十幾年前有個RPN因為寫了劑量,結果因為沒人回去查醫囑,好幾天胰島素的量都不是最新的劑量,一個醫療事故牽涉了好多班次好多護士(醫院和科室不能用醫療事故打擊個人,因為隻有報告了才能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所以醫院鼓勵護士報告醫療事故,比如你拿了藥去病人床邊,再次查對發現錯了,這也是醫療事故)。
做護士非常辛苦,做個盡心盡責有愛心的護士更累,如果沒有愛心,真心不要去做護士,在病房板著一副臉誰都不喜歡,麵帶微笑,誠心待人,病人和家人都會真心的感謝你。給病人翻身的時候,聊聊TA的家裏人;幫助老人起來的時候,跟TA開玩笑偶爾flirt TA們會很開心。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看到病人開心康複出院。
怎麽做個好護士?我的回答”病了我是照顧我自己的那個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