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有關攝影(風光攝影)的文章了,現在答應出來為攝影論壇服務一年,為此我又要開始寫一些有關攝影的思想、技術的文章,寫之前再次說明:技術隻是攝影的一些手段方法,是大家應該熟練掌握的,沒有任何高大上,都是基礎,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技術是為思想服務的,但思想是上層建築沒有基礎也是行不通。
今天說說冬季攝影的相關問題,正好拍了幾張照片,比較新鮮就作教材用吧。
1
參數:光圈11,速度1/10秒,ISO64,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冬季攝影首先強調的是自我保護,由於日出拍攝時往往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一般會在零下15-40度的溫度範圍裏拍攝近兩小時,人基本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這樣感覺會更冷,稍不小心就會凍傷,因此厚厚的保暖裝備一定要穿好,尤其冬季靴厚襪子,這些都可以買到。
另外冬季攝影為拍清冰雪的細節(冰雪細節非常小,需要通過鏡頭曲變來放大突出,看下麵這張照片就明白了)。
攝影人往往是趴在冰麵上拍攝,鏡頭離前景距離在30厘米左右,這需要通過景深合成來完成一張照片的拍攝,也就是說對著近景(上麵照片的冰花)手動對焦拍攝一張,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對著遠山再拍一張自動對焦的照片,後期兩張前後景合成,這是上麵這張照片的拍攝方法。目前景深合成也有通過改變焦距來完成的,變焦合成目前也有大批的作品出現,隻是合成時的中間界麵需要合理過度,因為這裏沒有這類照片就不多做解釋了。
2
參數:光圈11,速度1/3秒,ISO64,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這是同一地點的第二天日出,兩天日出都是極其絢爛,第一天早晨是根據彩雲的光色來構圖,第二天彩雲的形態不同,但光線方向還是基本一樣,所以就不再重複前一天的構圖,而是用心尋找更奇特的冰泡,用對稱構圖來拍攝,大家可以看出兩張的區別。第二張雖然有更好的冰泡,但由於構圖沒有按照光色的分布來進行合理的進行,所以無論如何還是不如第一張的好看,這裏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光在構圖中是的重要性。
3
現在有人要問這是天氣太好了,誰遇到都出片(也不盡然哦),如果天氣不好比如光板天怎麽辦?
參數:光圈11,速度1/6秒,ISO50,焦距14毫米,尼康D800
這是去年拍的,光板天,同樣采用對稱構圖,就非常好,因為拍攝時間就掌握在陽光灑在山頂的瞬間,就圖中間一點紅,左右兩邊光色均勻分布,因為天空無雲,所以盡量減少天空的部分,隻留一點讓畫麵通透,而大量畫幅留給前景的冰泡冰裂及水下的岩石,充分滿足觀眾對豐富細節的要求。通過1,2,3三張照片對比大家應該了解在什麽情況下用什麽構圖更合適,總結就是:哪種構圖讓畫麵更平衡更和諧,那麽傳統上來說這樣的構圖更好。
(各物體在畫麵中的比重次序大致如下:亮點、人、動物、建築、植物、山、水等等,越靠前視覺重心越重越吸引觀眾)
4
參數:光圈22,速度1/20秒,ISO64,焦距20毫米,尼康D850
說完光色,我們看看這張以冰塊為前景,配合背景的太陽及彩虹,我選了太陽剛上山時的一張,其實後來彩虹是大半個圓都出現了,隻因光線太亮而放棄了,這裏光芒的拍攝比較簡單,光圈22到16之間一般可以拍到。雖然我希望觀眾多關注前景的冰塊,而且太陽也隻占畫麵的一個點,然而觀眾會不自覺的更注意太陽,而其次才是占畫幅近半的冰塊,可見亮點在畫麵中的比重之重,至於彩虹可有可無。拍攝太陽光芒的朋友注意:日出的第一瞬間或日落的最後一刹那往往是最佳時機。
5
參數:光圈5.6,速度6秒,ISO400,焦距16毫米,尼康D850
說完太陽,來說說月亮吧,這是滿月天月亮初升時的照片。由於大雪道路關了,就直接下到湖麵在半人厚的雪裏艱難跋涉,來到預想的拍攝點,原本計劃拍攝的前景已經深買於雪下,隻找到這些大石塊勉強做前景了,利用月光產生的陰影效果產生一些心理暗示。不得不承認滿月的風光片不好拍,大光比甚至超過了初升的太陽,所以需要合理曝光合成(由於現代的數碼相機容忍度很好,這技術我基本已經不用了)。這個拍攝點山背後的光汙染把天空染成紅色,卻起了絕妙的調色作用,給畫麵帶來的溫暖。拍攝完才發現其實道路關閉之後隻是車不能開,人可以走,所以出來的時候從路上走比在湖裏爬雪容易太多了。
7
參數:光圈16,速度4分鍾,ISO64,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天氣不好陰雲籠罩,卻可以拍出氤氳彌漫的天空下安靜的池塘雪夜,在小屋燈光暖色點綴反襯下的藍調,安靜怡人,讓人忘卻寒冷可以沉浸在美好之中。這裏完整的小屋倒影是最關鍵的心理暗示,由鏡麵效果產生了靜的心裏效果,再由大麵積冷色調平靜觀眾的情緒,使觀眾心更靜下來沉浸其中,最後視覺重心的暖色光明給觀眾在寂靜之中帶來溫暖帶來明亮帶來希望,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藍調照片,冷中帶暖心中明亮。
8
參數:光圈22,速度1/80秒,ISO64,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夜晚說完,我們回到白天。從參數中可以看出這照片原本一定有拍光芒的動機存在,可最後為何選擇沒有光芒的這張呢?當然是因為冰麵的大麵積美麗的反光更打動了我,14毫米焦距近距離拍攝,說明了想通過超廣角鏡頭的曲變來放大冰的麵積,注意這裏已經不是趴著拍了,而是鏡頭高過冰的表麵高度是由最美的反射角度決定的,所以不能一味的超低視角,前一張燈火闌珊處鏡頭高度也是根據小屋完整倒影來決定的,不能太低隻拍雪的細節,而忘記最重要的主題完美。這照片是以小見大的拍攝法,注意發現興趣點,然後用鏡頭語言來表達,這是我們攝影人需要熟練掌握的——觀察力的培養。
9
光圈11,速度0.4秒,ISO31,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10
參數:光圈11,速度1/320秒,ISO64,焦距14毫米,尼康D850
這兩張照片,我放一起講,主要原因是完全一樣的拍攝點,一張日落一張日出,天氣情況都不理想,都同樣以一顆躺在水裏的枯木為前景,配合以相對奇異的天色,來烘托整個畫麵的奇異,我個人稱之為魔幻風,當然這不是我所追求的風格,隻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用這樣的畫麵風格我本人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構圖也是一個豎幅一個橫幅,相對也是靈活,出了兩張不同的作品。這也是以小見大的作品,也是考驗觀察力,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水塘邊如何拍出完美的效果,多走走多看看,觀察不同的角度視角所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
11
參數:光圈11,速度1/15秒,ISO64,焦距16毫米,尼康D850
這是在暴風雪來臨之前,風起雲湧的時刻拍攝的,好在沒有結凍的水麵比較小,在水灣處還有些許倒影,問題是如果要捕捉這點倒影,那前景就不太理想,反複權衡之後還是決定這樣構圖,整張照片在後期處理時非常仔細的對暗部進行了壓暗處理,讓不理想的部分變暗,反襯天空的光線以及水中、雪麵的反光,以達到觀眾注意力的轉移,讓觀眾更多地注意畫麵中最美麗的光色、雪山風雲等等。這也是平時後期處理的重要原則之一。
以上是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一些關於冬季攝影的思想、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學到一些需要的東西,謝謝大家!
如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號:
tim8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