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一 字之差讓妳明白,台灣人和大陸人的區別在哪裏

(2015-02-11 12:28:05) 下一個
字之差讓妳明白,台灣人和大陸人的區別在哪裏圖
阿波羅新聞網 2015-02-02 訊】
放大字縮小字打印版 圖片版PDF
 
大陸1949年之前,〝語文〞被稱作〝國文〞,而台灣一直沿襲了〝國文〞的稱謂。
〝國文〞本身暗含著對自己母語的一種自覺的體認。〝國文〞〝國文〞,堂堂一國之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深處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這種認同感使我們從拿起母語課本的第一堂課——即開啟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我〞是中國人。它給我們一個文化上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烙在我們情感和意識的深處,無論走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都不會丟失。但〝語文〞好像隻是一個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態的母語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語翻譯過來的任何一種語言的作品。總之,與〝國文〞相比,它缺乏對母語的一種自覺體認,無法訴諸於我們的情感和心靈。因此,兩者無論是在符號學,還是語義學上的內涵都不一樣。
傳統文化滋養台灣,我們卻曾棄之如敝屣
麵對粗口,我們自慚形穢於自己的文化,麵對專橫特權,我們歸罪於中國的奴性文明。總之,我們把自己的一切粗野都歸於文化的劣根性。
然而,在與我們相隔一灣淺水的寶島台灣,傳統文化的根卻紮得很深。國學在年青一代心中種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並對台灣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和道德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台灣人的儒雅與普及國學教育密不可分。
處於轉型期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麵對新舊的變遷,充滿迷惘、惶惑、浮躁、掙紮。精神層麵的〝危機〞促使人們到中國傳統文化裏去尋找慰藉和支持。
我們這個有著偉大〝文統〞和〝道統〞的國度,這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和民族,經過對〝國學〞的否定和拋棄,再經過全盤西化,眼下出現了文化斷層和精神缺鈣!像是一群文化的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5fruitsaday 回複 悄悄話 估計你們台灣人不懂吵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