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全國85%本科院校將轉型為職業技術學院

(2014-09-01 17:37:34) 下一個


全國85%本科院校將轉型為職業技術學院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透露,我國研究型大學將大大縮減,600多所地方本科轉型。"大學生過剩""技工嚴重缺乏"的反差或終結。


社會上討論已久的地方本科院校轉型近期得到了官方的確認。今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透露,中國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職業技術學院。目前,我國共有2400多所大學,其中包括755所普通本科院校,除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還有646所屬於地方本科院校,占到本科院校總數的85%。這意味著,中國研究性大學的數量將大大縮水。


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


臨近大學生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又到了躁動不安的時節。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727萬,比去年增加28萬,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而春節過後,全國多省份的企業老板度過了糾結無奈的幾個月,忍受著技工荒。不過,這種"大學生過剩""技工嚴重缺乏"冰火兩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許將在今年開始逐漸終結。


今年3月,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201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透露,中國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1999年大學擴招後600多所"專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職業技術學院,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


魯昕表示,中國解決就業結構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培養的人是技術技能型。今後,中國將以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係為突破口,對教育結構實施戰略性調整,而這一調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階段。


據悉,本次高校改革調整的重點是1999年大學擴招後"專升本"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將率先轉作職業教育。目前,國家教育部已經成立了聯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報名參加教育部的轉型改革。


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改革的更多細節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路徑主要是課改傾向動手能力


魯昕表示,短期來看,突出的矛盾表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市場上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我國每年畢業大批大學生,去年畢業了699萬,但就業率隻達到了77.4%。而企業中第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相對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場需要兩個、我們隻能提供一個。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將轉為職業教育,此前一直是動議,從去年開始進入到實施環節。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邢廣陸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的講話,相當於從政策層麵,把路徑明確了。對於整個職業教育,國家要構建新型職教體係,作為一種類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過本科教育轉型職業教育,實現了職業教育體係從大專到大本、甚至於研究生、博士生的構建。其次,這個體係存在,對於職業傾向比較清晰的學生,給了他們未來成長的渠道。第三,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職業素養較高的學生。研究類的人才,隻能體現社會發展的部分需求,相對而言,屬於小眾群體。"邢廣陸說。


業內有擔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轉型職業教育,會不會因為太猛太快,導致職業教育的過剩。邢廣陸認為,我國向職業教育轉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問題。主要是課改問題,應用類專業,應該是動手能力、實訓上更傾向一些。整體上,這種轉型的中心問題還是課改。高職教育應該強化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國對於職業教育,過於強調類型了。事實上,"職業"這個詞滲透在方方麵麵。目前強調職業教育體係,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在課程體係中,把職業技能培養放在首位。


目前的職業教育體係,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學曆層次方麵,中職和高職,已經有3+2連讀,也就是說,中職畢業的中專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獲得大專文憑;而高職畢業的大專生,深造2年可以獲得本科文憑。另外,也可以選擇3+2人才分段培養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證書,進入到後半部分,學業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證書。轉階段時不需要再參加全國高考。通過聯合招生、自學考試、專升本考試,在學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碩士、博士。


職業教育的好日子近幾年已經開始。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今年有畢業生2940人,截至5611,正式就業1257人,占總人數43%,達成意向1670人,占總人數57%。應屆畢業生中,很多學生提前幾個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檢驗、機電一體化、應用電子、市場營銷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專業。青島大煉油、海爾、海信、青啤這些大企業,連續多年來學校招聘。


邢廣陸認為,未來本科調整為職業教育方向,不會出現供大於求的情形。這是我國產業需求決定的。培養的人,不再是紙上談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職業教育不再與傳統本科教育對立起來。重心不在於是傳統本科還是類型化職教,實質是根據人才目標確立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更注重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未來的核心問題還是課改。


德國人隻有20%進大學


我國實施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機構有全日製大學、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根據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數據,我國共有24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700餘所,其中除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還有646所屬於地方本科院校。


目前,按照國際統一口徑,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26%,即18-22歲年齡段的青年在接受各類大學教育的比例達到26%。大學畢業生的增加,職業教育的不足,被認為是我國結構性就業難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讓地方本科院校全部轉型為職業教育,是國內輿論長期以來的呼籲。如果此方案落實,中國研究型大學在全部高校中的比例將會降至極低。


說起職業教育,德國被視為世界的典範。


德國的高等教育機構主要包括綜合性大學、高等專科學院、高等藝術與音樂學院等幾種類型。按照2010/2011年冬季學期的統計,綜合性大學學生占德國全部在校大學生的比例為64.8%,高等專科學院的學生人數占德國全部在校大學生的32.1%


德國職業教育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雙元製"的培養機製。德國僅有20%左右的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其他接受的主要就是這種教育模式:學生與企業簽訂職業教育合同, 教學分別在學院和企業裏進行。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不交學費, 而且每月還可得到由企業提供的生活津貼及法定社會保險。


2014-05-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