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峽炸還是不炸,中國在劫難逃

(2014-04-11 08:57:19) 下一個
三峽炸還是不炸,中國在劫難逃
著名水利專家、環境專家 王維洛博士
最近一個時期,長江中下遊出現了極端反常的氣候。先是50年不遇的大旱,旱得長江成了一條水溝,航運中斷;中國最大的兩個湖泊,鄱陽湖和洞庭湖,湖底裸露,可以走汽車,長出了一人多高的荒草,還可以放牧牛羊。緊接著這兩天暴雨、洪水成災,許多地區直接從大旱轉變成大澇,就跟按了個電鈕一樣。
人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指向三峽大壩,認為正是這個龐然大物造成了這些生態災難。麵對輿論壓力,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先生公開宣稱:“不能一遇到極端氣候,就怪罪三峽工程。”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現在的民怨鼎沸,並不是一個籠統、抽象的怪罪,而是有具體內容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隻有河患,而鮮有江患”,是說黃河曆來災害頻發,而長江則好得多。這是因為長江有洞庭湖、鄱陽湖等一係列湖泊調節,洪水下來了,湖泊自然分洪,不使幹流出現太大的洪峰;而進入湖泊的洪水又會慢慢地進入長江幹流,使長江保持比較穩定的水位。這樣生態是平衡的,無論是航行、還是灌溉,都有保證。
現在好了,攔腰建起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水壩,湖泊原有的吞吐規律就被廢掉了。以鄱陽湖為例,每年十月是三峽大壩蓄水期,而那個時候呢,正是江西省的枯水季節,鄱陽湖急需將水補充;三峽大壩截住了水,長江幹流水位過低,鄱陽湖非但得不到補充,僅有的一點兒水反而要流入長江,最後就會形成湖泊幹涸的嚴重災難。
這種局麵在建壩之前的爭議中,早就有人提到。有人說洞庭湖自古就有吞吐長江洪水、調節洪峰的功能,現在建的三峽大壩無非就是把洞庭湖搬到上遊去了。要真是這樣,倒也就算了。現在的問題是把長江沿線的湖泊都毀了,連長江本身也變成了一條大水溝。
最早和黃萬裏先生一起反對三峽工程的著名水利專家金永堂先生,最近指出:“現在三峽出現的問題比我們那個時候估計的問題,還要嚴重。很快重慶就進不了輪船了,這是泥沙淤積的問題了,導致河床抬高了、水淺了,輪船進不去了。下遊水淺、影響航運,比我們原來估計還要厲害。不但上遊影響航運,下遊也要影響,反正問題多得很。原來我們是認為防洪不起作用,現在幹旱的問題它又解決不了,所以問題比我們原來估計的還要嚴重一些。”
簡而言之,專家們曾經預言的災難後果,現在一一都出來了,都捂不住了。好處現在看來隻剩下一個,就是發電。但是發電的收入全都被李鵬等權貴家族所壟斷,而比這個發電效益巨大到無法比擬的災難,卻是都由無辜的百姓承擔了。
著名水利專家、環境專家王維洛博士認為,現在不下決心拆除三峽大壩,將來想拆可能也不行了。他說,目前三峽水庫中的泥沙淤積量約為19億噸,長江的水流量尚有能力將這些泥沙帶入大海;隨著時間的延長,三峽水庫中泥沙淤積量將累積增加。他預言道,當三峽工程運行三十年後,在論證報告上簽字的專家也不敢保證重慶港不被泥沙淤積。到那時再想拆除三峽大壩,泥沙淤積量超過40億噸,長江水無法將那麽多泥沙帶入大海,而是堵塞中下遊河道,迫使河流改道,想拆也不行了。
他是黃萬裏之後、反對三峽工程的第一人,他的預言已全部兌現。我來替他補充一句話,人不拆、天來拆。總會有一次大洪水將衝破下遊堤防,造成無比慘烈的長江大改道。但願我看不到那一天,中國實在是在劫難逃。
在所有的可能性中,當朝權貴們所選擇的,每一次一定是對中華民族最沉痛、最無可拯救的。對他們是近期就得到名利雙收的最大效益。實行實現讓自己先富起來的目的。
太可怕了。我至今難忘孫越崎脖子上纏著紗布,聲淚俱下地在政協會上呐喊,極力阻止上三峽工程。後人隻知黃萬裏反對三峽,誰知孫越崎?民國政府資源委員會的元老,提也沒人提啊。老爺子他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數百人聯名反對此工程,反對意見就是16開本的厚厚一大部書,各個方麵的論證。
決策人聽不進這些意見,對子孫後代造孽啊!
丁弘2013.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翻牆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船歌悠揚' 的評論 : 我的家就在長江邊上,以往每年的洪水季節,家家戶戶都提心吊膽,晚上睡覺耳朵都是豎起來的,跨堤死人是常有的事,現在這樣的事少了,洪水季節小螞蟻們也能安心睡覺了。
文章中的“民怨鼎沸”中的“民”有幾個是真正的民呢?
xia2000 回複 悄悄話 聽起來蠻嚇人的!
船歌悠揚 回複 悄悄話 小水溝輕易地改道,小水溝旁無數的小螞蟻順天應命地死掉。您說那麽輕巧,那您搬小水溝邊得了。
船歌悠揚 回複 悄悄話 自然的東西是最好的,長江好好的,為什麽要加個壩?還以為是隋揚帝修大運河啊?
翻牆看看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個標題太嚇人!
個人認為,長江就是地球上的一條小排水溝,三峽大壩就算是塊掉在這水溝上的一塊石頭,但堵住了的水還會改道流。
needtime 回複 悄悄話 這個簡單啊, 讀者中會有不少人能看到大壩30年的情景。
那個時候,再看看吧。
ph2003 回複 悄悄話 大旱與大壩沒關係吧?大壩又不會把水都喝了,總還是總量不變得排到下遊。大澇就更與大壩聯係不上了。
eRandom 回複 悄悄話 看下麵的留言,不僅決策人聽不進水利專家的意見,這裏的五毛也聽不進。
無名小綠草 回複 悄悄話 應該不是危言聳聽吧。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胡說八道!

胡說八道!!

胡說八道!!!
54happyguy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全球變暖, 幹旱到處都有, 那是不是三峽大壩的鬧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