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德國之聲: 棘手的客人習近平

(2014-03-31 08:59:08) 下一個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聞報道日期 25.03.2014
棘手的客人習近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訪德行程因為克裏米亞危機而蒙上陰影。而習近平參觀大屠殺紀念館的願望也令德國深感棘手。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的要求令德國感到不滿: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第一次訪問德國前,中方提出了讓習近平參觀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的願望。柏林因此立刻敲響警鍾,習近平很可能利用德國處理納粹曆史的方式敲打日本。德方已經禮貌地回絕了中國的請求,以免被卷入中日糾紛的泥潭中。
此次的訪問使柏林處於艱難的境地。因為德俄關係正因克裏米亞危機處於數十年來最惡劣的情況,各界正密切關注其對華關係如何發展。然而,習近平並不會對俄羅斯的做法進行批評。他寧願保持中立不牽扯其中。雖然中國與烏克蘭關係和睦而且基本上不願意進行幹涉,但中方與俄羅斯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性更淩駕其上。
德國不希望卷入中日島嶼主權糾紛等矛盾中
為了準備迎接八年來首位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總理府和總統府都感到有些頭疼。對德國總統高克而言,這不是位容易接待的客人。在他日前抵製索契冬奧會後,如今卻又得對中國元首殷勤示好,而該國與俄羅斯一樣都存在人權問題。據德新社所獲得的消息,有別於一般做法,高克與習近平僅會不攜女伴共進午餐。總理則將邀請習近平共進晚餐,而非舉行國宴。總統府表示,高克與習近平也會談及中國人權問題
有關單位正努力淡化雙方對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行程的意見分歧。歐洲人幾乎毫不懷疑,習近平將會利用此次的訪歐行程針對日本做出批判。這兩個亞洲國家的雙邊關係高度緊張,一方麵雙方正爭奪東海一係列無人島嶼的主權,另一方麵,中國批評日本對於二戰侵略罪行缺乏適當的處理態度。
不願成為外交衝突工具
去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供奉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一月曾對《布倫瑞克報》(Braunschweiger Zeitung)表示:想象一下,如果德國總理不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而去希特勒的地堡並敬獻花圈。這令人無法想象。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也在網絡上張貼了一張德國前總理勃蘭特(Willy Brandt)在華沙猶太受害者墓碑前跪拜的照片,借此對日本表示抗議:隻有在正視曆史基礎上,各國才能共同構建未來。德國此番拒絕習近平參觀大屠殺紀念館,令中方感到詫異。老實說,我感到有些意外,一名不願具名的大學教授兼德國問題專家如是說。當然,一方麵要麵對曆史,另一方麵要避免卷入與日本的糾紛中,確實相當棘手。
勃蘭特1970年訪問華沙之際雙膝跪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
 
德方強調,習近平當然可以私下造訪大屠殺紀念館。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所長海爾曼(Sebastian Heilmann) 稱:但如果大屠殺紀念館成為一個象征性的外交行動,借此對第三國傳達信息,那麽德國便不能支持這樣的行為。他表示,為猶太死難者設立的紀念館不能成為外交衝突的工具
海爾曼指出,中國和日本不應該采取迂回的手段爭取國際支持,而是要直接進行談判。德國在島嶼主權糾紛中並不選邊站。一名高級外交官員表示,我們完全不在乎這些島嶼屬於何方,兩國應該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
 
來源:德新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石濤
DW.DE
日期 25.03.2014
 主題 普京, 中美關係, 周永康, 烏克蘭抗議, 薄熙來事件, 歐債危機, 中國反腐風暴, 默克爾, 習近平, 中國共產黨
 
 
德國之聲中文網 媒體看中國 日期 26.03.2014
中國夢和外交關係中的陰陽
前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324日在《每日鏡報》上發表題為中國夢的文章,呈現了一個正處於第二次深遠改革進程中的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中國而言,歐盟--特別是作為歐洲最強經濟體的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而歐洲對於中國的態度卻徘徊在恐懼和驚歎之間2007-2013年間的德國駐華大使、現任寶馬基金會總裁的施明賢在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作者隨即表示,恐懼是沒有根據的。他提問到:當這一屆新中國政府將中國夢稱為政治目標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作者寫道,習近平掌權一年以來,中國新政府的政策重點瑕瑜互見。
新政府一方麵明確要繼續改革開放政策,宣布了深入的改革措施--既在經濟和環境領域,同時也包括社會政策中的一些關鍵領域;另一方麵,中國內部的互聯網管製更嚴了、對於異議人士的施壓更強了。與此同時,中國在鄰國麵前--尤其是與日本在就東中國海上的釣魚島/尖閣列島的主權爭議問題上,展示出了決心,一種讓許多人感到具有威脅性的決心。
當下的中國
文章隨後用10個小標題分析當下的中國,分別是擔憂經濟回落上一代的改革成果岌岌可危政府試圖審查網絡異議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心任務要抵製腐敗,中國必須繼續法治國家進程政治改革進展相對緩慢民眾要求從經濟增長中分得一杯羹追逐利益而非追逐霸權中日間的和解似乎不可能(中國將)德、法作為和解的榜樣
很多中國的老百姓有著更具體的夢想
 
在結尾部分,文章寫道:中國夢從這裏開始:中國要回到其19世紀時的地位;中國要其社會穩定、盡可能多的人生活富裕;中國要得到外界的尊重。中國再不想受其他強國擺布,自決這一目標高於其他任何目標。 
歐洲不用對實現中國夢感到憂慮,更無需恐懼。歐洲應企盼,一個強大的中國作為21世紀的新大國,積極地為迎接全球性挑戰做出貢獻。歐洲應在這一進程陪同中國一起前行。
俄、中在未來也將愛恨交織
《新蘇黎世報》周二發表了一篇上海交大政治學教授論述俄中關係的署名文章。文章認為,俄羅斯和中國將會建立更緊密的聯盟--當然是抱著一種愛恨交織的情緒
文章在開頭寫道,在中國官方聲音中,親俄論調占了主導地位。公眾輿論似乎一致,然而實際上中國決策者們對於克裏米亞危機的考量複雜而互相矛盾
文章分析道,俄羅斯並沒有完全被孤立。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武器供應國,而如果基輔政府向歐盟靠攏,就必定要按照歐盟規定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中國目前的三大武器供應國(以色列、俄羅斯、烏克蘭)就隻剩下兩個。而普京在俄羅斯吞並克裏米亞後公開向中國致謝也並非沒有道理,中國在危機期間小心地對俄示好,同時普京也要表明自己在國際上並未被孤立。
 
中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不過兩國間貿易近年來迅速增長
 
中俄的
毫無疑問,中國和俄羅斯將會走得更近,這既源於兩國新的能源生意,也源於雙方共同的民族主義威權國家的統治理念。
目前中國在組建其外交政策方麵尚處於一個學習階段……中國對俄羅斯愛恨交織,就像中國古代象征著能量循環的陰和陽一樣。目前事情表現出來的是陽的一麵--隻要普京還在掌權,隻要中國還需要俄羅斯的石油。
 
摘編:萬方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DW.DE
 
 
德國之聲中文網 媒體看中國 日期 24.03.2014
中國正在打開門扇
周一德語媒體關注正在進行歐洲訪問的習近平以及德中關係。而上周末德國媒體剛剛曝光的斯諾登文件將美國國家安全局竊取中共高層和企業信息行為,再次推到前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荷蘭訪問(2014.03.22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誌報》周一發表在外部觀點欄目的文章題目是北京正在打開它的門扇。文章開頭寫道,周五中國國家主席訪問德國,這便又一次為探討德國外交政策的價值觀和利益取向提供契機。中國近期的一係列包括反腐在內的動作,都仿佛同民主、法製國家以及多元化的理念漸行漸遠。接下來,文章筆風一轉寫道:
實際上,中國有著實現更大程度自由化的前提。去年11月,中共開始了廣泛的經濟改革,對此的貫徹正在進行當中。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幹預受到限製,私有企業將在迄今為止國家控製的經濟領域扮演角色。與此同時,中國社會更為多樣化,也更為開放:新的消費習慣以及社交網站改變了這個國家以及它的人民。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國外旅行,將他們的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上大學。這些人同國外有很多職業領域的交往以上這些可以讓人充滿樂觀地思考未來,過不了幾十年,統治製度也會開放。當然,中國不會簡單照搬歐洲和美國的樣板。中國的政治秩序今後將走自己的道路。
對待中國,需要耐心以及外交技巧。價值觀和國家利益帶來的緊張可以化作積極的政策:德國不僅因為高品質和高科技深受中國的尊敬,德國對中國的批評,以及對北京的尊重姿態,使其在中國贏得了良好聲譽。
文章說,德國是西方國家中同北京關係最密切的國家,因此:
對華關係能夠經受德方提出批評性問題,比如艾未未為什麽不能出境前來柏林親臨他的展覽;為什麽中國的社交媒體受到日益嚴格的監督。兩國間定期的政府磋商以及大約70個對話論壇,提供了各個領域交流的可能性,而這些其他歐盟國家都不具備。中國對德國敞開的門扇比其他任何一個西方國家都要多。
華為究竟怎麽了?
隨著德國《明鏡周刊》和美國《紐約時報》曝光原美情報人員斯諾登揭密的資料,人們獲知,美國國家安全局不僅竊聽中國政府高層,其中包括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而且竊取中國網絡設備供應商、雇員15萬、年經營額280億歐元的私有企業華為。
華為在CeBIT展會(2012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華為究竟怎麽了的文章:
美國不斷譴責中國使用超出國家間常用的間諜手段,展開黑客襲擊,其行徑已進入企業間諜範圍。事情到了今天,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名女發言人仍在試圖同中國的做法拉開距離,指出,她的組織使用資源,並不是偷竊外國公司的企業機密,並把它們提供給美國公司,旨在提高後者的競爭力。換言之,竊取的外國公司機密會特別秘密的保管。
國外間諜同經濟戰爭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需要逐案審視。一份美國國安局的文件寫道,通過華為可以進入有價值的網絡的渠道,比如進入那些不是西方國家的網絡(也可以進入德國的網絡,華為路由器在德國也很普遍)。這一理論可以用到中國廣泛存在的竊取企業機密的實踐中,在美國的各行各業,都有中國經濟間諜的身影。
作者問道:
如果在華為的產品裏暗藏著兩家秘密情報局,那麽華為今後不就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企業了?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報摘:李魚
責編:文木
日期 24.03.2014
 主題 中美關係, 周永康, 薄熙來事件, 中國反腐風暴, 習近平, 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 20國集團
 
 
習近平要奧巴馬解釋監聽胡錦濤問題
參與網站 [日期:2014-03-26] 來源:美國之音  作者:熊健
 
 
熊健
03.25.2014
 
華盛頓 — 據報道,3月24日在荷蘭海牙召開的核安全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就美國國安局曾經監聽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和多個中國政府部門的相關報道,當麵要求奧巴馬總統就此報道予以解釋。上個星期六紐約時報和德國明鏡周刊披露了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合同工斯諾登泄露的加密文件中,美國國安局曾經監聽中國前領導人胡錦濤和多個中國政府部門的報道。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在習奧雙邊會晤之後的新聞簡報中說,“習近平的確在討論網路安全的問題時,提到了最近的報道。”
羅茲說,奧巴馬總統明確地告訴習近平主席美國不會從事監聽活動以獲取商業利益。據科技時報說,在習奧雙邊會晤期間,奧巴馬為監聽華為的行動作出辯護說,美國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而調查華為的服務器而並不是竊取任何商業機密。
另據路透社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告訴奧巴馬總統說,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問題上,美方還應該采取客觀公允態度,分清是非,多作利於推動問題妥善解決和局勢緩和的事。
 
閱讀:90 次
 錄入:yiyang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網 中國 - 
發表日期 2014年 3月 25日 - 更新日期 2014年 3月 25日
習近平新毛裝亮相荷蘭內地傳媒讃歎“新國服誕生”
習近平夫婦2014年3月22日在阿姆斯特丹與荷蘭王室合影。
REUTERS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偕同夫人彭麗媛早前出席荷蘭國宴時,穿上一套經過改革的毛裝,讓內地傳媒眼前一亮,中新網讚歎這是“新國服誕生了”。不過雖然毛裝的設計源自中山裝,報導全文卻以新的中山裝來形容這套“新國服”,反而不提“毛裝”這兩字。新華社的報導則形容習近平和夫人穿的是“中式服裝”。
根據歐洲王室禮儀,出席國宴的主賓都必須穿禮服,而過去中國國家主席出席外國國宴時,一般都會穿著西服或,例如胡錦濤2011年出席美國奧巴馬總統為他而設的國宴時,也是穿上西服出席,所以這次習近平以一身新式中山裝亮相荷蘭國宴時,根據中新社的報導:世界為之眼前一亮,國人為之精神一振(至於?不嫌肉麻?)
所謂新的國服,根據報導形容:“一看像是中山裝,但並不是傳統的那種:不再是緊閉的翻領,而是略微敞開的立領,亮出白色的襯衣;四個兜改為三個兜,左胸衣兜露出黑白絲巾。整體上看,既有傳統風格又有現代元素,既有中國氣派又具開放意味。”
報導又形容彭麗媛的中裝則是“內著青綠色中式長裙,外搭深色刺繡長衫,典雅大氣,與習主席的中式禮服貼切呼應,相得益彰”。
新華社引述外交學院禮儀專家周加李指出,習近平所穿為改良的中華立領服飾,整體為中式風格,但左胸前的口袋巾,則借鑒了西方元素,為整個服裝帶來現代氣息。而設計師李鉑楠則形容,彭麗媛服裝中的亮色元素總是巧妙地與習近平的服裝細節相呼應,演繹“外交情侶裝”。
 
關鍵詞 習近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