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之音:大量進口糧食,世界能不能養活中國?

(2014-03-27 14:02:50) 下一個
美國之音:大量進口糧食,世界能不能養活中國?
http://www.creaders.net2014-02-26 13:30:29美國之音
美國一個智庫最新研究報告說中國近幾年糧食進口大幅增加,因此引發了世界能不能養活中國的疑問。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美國農業部預測:2013年到2014貿易年度,中國進口糧食將達到兩千兩百萬噸,幾乎相當於澳大利亞一年的小麥生產量;而就在2006年中國還有糧食結餘並且出口了1千萬噸糧食。
長期研究中國糧食市場的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說中國糧食需求增加與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隨著中國人消費方式越來越趨向食物鏈高端,人們吃越來越多的肉類,牛奶和雞蛋,這意味對糧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他說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向美國靠近,肉類在飲食中的比例增加。
2013年全世界消費了1億零7百萬噸豬肉,其中一半的消費來自中國。
因此中國需要進口糧食和大豆喂養家禽家畜,應對人們這種消費方式的改變。
布朗解釋說從糧食供應的角度來看,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很高水平,沒有提高的餘地,耕種麵積在縮小,另外水資源缺乏是糧食生產的最大障礙:“中國生 產的大部份糧食,水稻還有一部份小麥是在灌溉地種植的,北方平原是從地底抽水灌溉,現在的用水超過了降雨量,可能會導致水井枯竭。”
他說中國有大約1億兩千萬人吃的糧食是依靠過度抽水灌溉生產的;不過中國不是唯一過度用水的國家,比如沙特阿拉伯因為過度用水在一兩年之內全部的糧食都要依賴進口。
布朗說,中國自己具有購買能力來進口糧食,但是中國越來越依靠糧食進口,與其他糧食進口國,日本,墨西哥,埃及形成競爭,導致世界糧食價格上漲:“2007年以來我們沒有生產出足夠的糧食滿足需求因此價格提高,價格提高減少了需求,但是降低糧食消費的通常是世界最貧窮的人;我們第一次看到在一些最窮的國家,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印度,秘魯等國家,低收入家庭麵臨的現實是他們無法做到每天都有食物可吃,因此他們要計劃一個星期某一天不吃東西。在 尼日利亞,有23%的家庭必須計劃一個星期有一兩天不吃東西。”
萊斯特.布朗20年前撰寫了一本書“誰來養活中國?”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他說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曾告訴他這本書對中國很有幫助。
布朗說未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糧食進口還會增加,導致世界糧食價格進一步上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