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時空

學習曆史,學習哲學,學習宗教,認清時事,感悟真理,與時俱進,定位人生,追求健康,淨化心靈,高尚道德,養生長壽
個人資料
正文

高齡養生的初步探討

(2014-03-24 05:36:18) 下一個
高齡養生的初步探討
一、高齡養生
1、老年法規定:滿80周齡國家發放津貼,80歲為高齡。我即將進入,各位將陸續抵達,探討高齡養生很有必要。
2、衰老即身體自我恢複能力的衰退,是不可抗拒客觀規律。資料表明人體衰老的大體進程為:
1)大腦和神經係統:40歲以後神經細胞每天1萬個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2)頭發:60歲後毛囊變少,頭發變稀。
3)肌肉:過40歲人們的肌肉開始以每年0.5%2%的速度減少。
4)骨骼:35歲開始衰老,80歲時身高會降低3-5厘米。
5)心髒:心髒向全身輸送血液的能力降低。
6)牙齒:因唾液減少,牙齦會逐漸萎縮。
7)眼睛: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適應不同強度光的能力降低。
8)腎髒:過濾率從50歲開始降低,夜間憋尿功能差,75歲老人的腎過濾率是30歲時的一半。
9)聽力:60歲以上的人有半數因為老化導致聽力受損,聽高頻度聲音吃力,人多嘈雜地方交流困難。
10)腸道:有益細菌55歲開始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胃、肝、胰線及小腸的消化液減少,流動降低,發生便秘和幾率增加。
11)舌頭和鼻子:60歲後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味蕾減半。
12)膀胱:65歲以後可能對排尿失去控製。
3、以上各種的變化都會在我們生活中體現出來,本來正常的生活行為可能變得困難,不適、病、痛等經常危脅我們的生活。
1)睡眠困難了。入睡難,易醒,可能還有惡夢。睡眠質量又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和情緒。
2)飲食要求更苛刻,容易發生腹脹、腹瀉、胃痛、打噎、便秘等消化係統疾病。
3)精力下降,易疲勞,稍一勞累即感乏力。
4)動作緩慢,反應遲鈍。行走不穩、易摔倒,並且易遺忘誤事。
5)一旦傷害恢複困難。
如受涼感冒、咳嗽很可能連綿不斷成大麻煩;摔倒、扭傷、腰背痛長期不愈成大禍害;風寒潮濕,老年病痛處理不當,可能引發體質急劇下降。
4、“養生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並堅持下去。”上述資料及情況充分說明:80歲以上老人與60歲左右人群相比較,他們的身體狀況是明顯不同的,因此對養生的要求也是有區別的。
本文將重點探討高齡養生的理念、走勢和實踐問題,請予指正。
二、理念探討
1、健康不等於長壽
健康說明身體狀況好,而長壽說明身體的持久性和延續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健康的人不一定能長壽,反之長壽者也不一定很健康。但健康與長壽在多數情況下又是正相關,是密相連的。我們既要健康又要長壽,愛護自己身體,重視高齡養生,讓自己身體按照自然規律慢慢老去,快樂生活,健康長壽!
2、簡單的、平靜的、安祥的生活和輕鬆愉快的心情是長壽的基礎。高齡老人對自己適應了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作息時間要堅持下去。簡單、平靜、安祥的生活有利於健康長壽。
3、質量良好的睡眠對健康、長壽非常重要。而睡眠不良問題在高齡老人中普通存在,影響生活質量,嚴重的甚至對老人構成危害。
4、飲食與健康、長壽的關係很複雜
人與人差別很大,各有各的適應性。根據高齡老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但又需要營養支持的特點,以個人適度掌握為妥。
5、生命在於運動,但高齡老人則重在於靜養。
少年、青壯年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人體生長發育。而高齡老人髒器各部功能已明顯下降,過度運動會加快代謝加速人的損耗,不利健康長壽,甚至傷害健康。
高齡老人仍可以保持適量運動,如散步、打拳、遊泳等。靜坐、靜臥、靜養,讓身心各部位進入安靜狀態,減少消耗、養精蓄銳保獲精、氣、神。
6、用藥的問題很麻煩
高齡老人大多會有病痛、離不開吃藥,大家知道“是藥三分毒”,藥物的毒體作用不容忽視。老人往往有多種疾病,同時吃多種藥,互相影響,作用交義,問題就出來了!用藥過多、時間過長,有利也有弊怎麽辦?很難說清楚,一般原則為:
予預為主治未病;相信自己的感覺,一旦出現不適首先分析引發原因並解決它;治療的首選,注意休息,調理飲食,讓體內自愈功能發揮作用,其次,盡量用非藥物治療如按摩、針灸、理療等;最後,確實必要,則該醫就醫,該藥吃藥,但都要慎重、適量。並注意選醫擇藥。
7、氣候變化,溫度對人的健康和壽命關係密切。
高齡老人自身抵抗力差,體溫自控調節功能降低,冬季嚴寒、夏季酷暑以及風、雨、濕、寒對老人危害尤為嚴重,不少老人在元月最寒冷季節離去就是明證。
8、人們的生活環境和遺傳基因對健康長壽的重要影響是眾所周知的,這裏就不在敘述。
9威脅高齡老人健康、長壽的諸因素
1)心梗、猝死:是老年人頭號殺手,保護心髒太重要了。
2)腦梗、中風:血管、血液和血液循環的狀況,要密切關注。
3)摔跤:引發各種損傷。
4)消化係統功能降低,腸、胃蠕動緩慢、消化障礙。特別是便秘對高齡老人帶來很大痛苦,直接影響健康。
5)抵抗力減弱、呼吸道感染增加,感冒、咳嗽發展為肺炎,嚴重影響老人健康。
6)由於疏忽,各種意外突然事故會對老人造成嚴重傷害。
7)對同齡人逝去消極悲觀、對親友變故的巨大衝擊,情緒變化,大喜大悲,都可能對高齡老人發生不良後果。
10、高齡養生的理想境界
1大多數時間裏身心健康或比較健康,能適度參與社會生活和家務。
2)愉快過好每一天,還要有一定的生活質量。
3)病、痛,不適比較少,時間短、程度輕,沒有發生嚴重或致命病、痛、傷、殘。
4)隨時間推移,自然慢慢老去,享受天命、幸福安然離去。
總之可以概括為:活得好,壽命長,病痛少,走得快!
生長、壯大、衰老,離去完成了一個循環。
衰老過程應是自然的,平穩、緩慢向下的過程。能實現理想境界即善終是福,而且是大福。從目前情況能夠達到還很不容易。
這根衰老曲線很可能在某一節點出問題而突然向下。我們探討高齡養生根本目的,就是預防意外突然向下的病變,期望自然、平穩、緩慢下行的老終,享受天年。
這是理想的境界,也是高齡老人向往的目標。晚霞也可以是美麗的!
三、走勢探討
1、“服老是一種明智之舉”
高齡老人的體力、精力和腦力從整體看,處在逐漸衰老,呈下利走勢,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必須清醒地認識它,了解尊重規律,順應規律,推動高齡養生才是我們能做的事。
2、與病共舞、帶病養生
高齡老人多數患有老年病、多發病。有的同時有多種病痛,時好時壞。高齡養生就是人們不斷與各種疾痛作鬥爭的過程。各人情況不同程度差異。老人要建立與病共舞,帶病養生的觀點,一定要有這個思想準備。
3、意外突發事故的幾率增加
對某些體症不夠重視,過分勞累情緒緊張,意外傷害,摔倒等引起高齡老人傷殘甚至猝死的事故時有發生,對老人的健康長壽構成很大威脅。不要盲目過分自信,更不能逞能好強,要小心謹慎,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的身體。
4、平均壽命提高
隨著社會發展,人的平均壽命正體迅速提高,南京市預計平均壽命已達78周齡,接近80高齡了,說明已經有比較多人群將進入高齡。人的平均壽命提高為健康、長壽多活20年創造有利條件,要充分利用好寶貴的20-30年。
5、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房改、醫療、養老退休製度的健全,絕大部分老人退休後能過著平靜的生活。而醫保製度完善和醫療技術進步對治療疾病減少痛苦,延長壽命起重要作用,對高齡養老十分有利。
6、青春可以延長,衰老不可抗拒。
如果老天恩賜,高齡注意養生,日複一日享受生活,年複一年度過時光。一旦細胞分裂到時,新陳代謝漸止。老人會有極度疲乏、筋疲力盡,極需安靜、休息的感覺。人的一切意願都來自本身內在的需要。倘若能順應自然,享受天命,較少痛苦,安然離去,也算是完善地劃上了句號,回歸自然。
四、實踐探討
1、減少消耗
高齡老人大都體力、精力、腦力衰退,並仍在繼續衰退之中,疲勞後恢複過程緩慢,因此為了盡量保持身體的精、氣、神,避免過度消耗是高齡老人應重視的問題。做到“少事、少思負擔輕。”堅持“還未感到累就休息。”適度靜坐、靜臥、靜養有益。
2、氣血流通
“一個人衰老程度決定於他的動脈,”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保持血脈循環、經絡通暢是老人養生關鍵。通過有規律生活,飲食調整,適當運動及經絡疏通等方法,舒筋活血,通脈化瘀,預防衰退。
3、飲食調理
“上了年紀的人,飲食比運動更重要,”飲食是人體供給營養,維持運轉的源泉,年齡大了,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更需要補充營養,飲食調理應成為高齡老人日常養生活動的重要內容。
4、防治老年病
預防控製嚴重危害老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根據自己病症製訂預防、維護,醫療方案並執行,同時患有多種病症時,分清主次治療並考慮相互影響。
5、預防意外
摔倒是老年人致病、致殘最主要意外事故之一,防止老人摔倒要十分重視,當今交通事故驟壇,老人外出安全要記牢,遺忘是老人普遍現象,由遺忘引發火災、水患、煤氣及丟錢忘物屢見不鮮,老人特別注意情緒穩定,不能有大起大落。
6、親友關愛
老人應自尊、自重、自信,盡量自力更生。但畢究年齡大了,有時力不從心了。家庭或親人(包括機構的醫務人士)的關照至關重要,有時是必不可少的,應該有所準備。
7、天人合一,適者有壽
老人必須能和周圍生活環境相協調,同社會人際關係和諧相處,保持體內各係統、髒器及之間平衡。隻有適應環境、感恩社會,珍惜生命,重視季節養生我們才能平穩、愉快地生活,向健康、長壽邁進。
五、我思我行
1、在生活能自理的情況選擇家庭養老、共同養老,一起養生的方式。互幫互助,共同依存,這是影響全局的根本,一是要做好。
2、避免過度消耗。盡量避免出現“疲勞”和“乏力”,堅持“還未感到累就休息,”自覺地適度的向“少事少思負擔輕,”努力,維持平靜,安祥、輕鬆生活環境和愉快的心情。
3、做好膳食平衡,在飲食調理方麵下功夫。確保易消化能吸收,保證身體營養供給,又不給脾腸增加過重負擔。
4為使身體各腸器得到充分休複,維持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要重視睡眠的質量和充分休息。並堅持適度運動。
5、心腦血管病變仍是薄弱環節,重視預防和急救。
6、關注體症變化,正視自己的短板。如老年性睡眠障礙,腸胃功能偏弱,心律不齊,時有便秘等。
7、每1-2年體檢,項目根據需要增減要有針對性。
8、預防意外傷亡,交通事故。
9、保持情緒穩定。對周圍發生的人與事要淡定,對突發衝擊能挺住。
10、運用科技、社會力量為老年養生給力
如醫保、門慢、社區醫院;手機、電腦信息技術;網購、郵購、外送等代勞服務;代扣、代辦等中介機構及小區、社區等友鄰互助。
這是一個非專業退休人員對高齡養生問題的觀察和思索,並在寧電俱樂部第四次養生座談會上作交流。
很不成熟,拋磚引玉,能引起各位關注就十分感謝了。
吳海星
0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Sweetie遐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收藏了。
ily 回複 悄悄話 大量有用的知識,謝謝!
gweipwu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閱高文長見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